一种太阳能藻类干燥装置

文档序号:33867428发布日期:2023-04-20 04:38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藻类干燥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生态处理应用,具体为一种太阳能藻类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的发展,水体污染也在逐步加剧,我国大部分湖库及河流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一些水体面临严重的富营养化,藻类水华现象时有发生。目前,已有多种技术开始对藻类进行加工再处理。现阶段的藻类干燥技术主要依靠自然晾晒,对环境依赖度高,同时需要较多的劳动力进行铺晒及采收。因此,如何高效地将藻类干燥,对方便后续处理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我国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而对藻类进行干燥处理的装置较少,也尚无利用太阳能进行藻类干燥的装置。因此开发一种用于藻类干燥的太阳能藻类干燥装置,能够大幅提高藻类处理效率,且通过利用太阳能装置可降低后续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藻类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藻类干燥装置,所述太阳能藻类干燥装置包括:

3、干燥箱;

4、隔板,所述隔板安装于干燥箱内;

5、热风进口和冷风出口,所述热风进口和冷风出口均设置于干燥箱上;以及

6、太阳能组件,所述太阳能组件与所述干燥箱相连接;其中所述太阳能组件包括太阳能加热板、进风管以及出风管,进风管用于冷风出口与太阳能加热板之间的连接,出风管用于热风进口与太阳能加热板之间的连接。

7、优选的,所述干燥箱包括干燥箱体和干燥箱门。

8、优选的,所述干燥箱体和干燥箱门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9、优选的,所述干燥箱体内还安装有用于放置隔板的隔板架。

10、优选的,所述隔板架在干燥箱体内设置有多组。

11、优选的,所述板与隔板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冷风出口上还连接有排压口。

13、优选的,所述干燥箱体上还安装有用于监测干燥箱内压力的压力表。

14、优选的,所述干燥箱门上还安装有把手。

15、优选的,所述太阳能加热板上还连接有安装支架。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藻类干燥装置,既适用于人工养殖藻类浓缩藻泥干燥,也可用于自然水体藻类较多时捞取后得到的藻泥干燥,本装置能够长时间、大量以及高效干燥藻类,节省自然晾晒工作时间,为藻类后续利用,减少藻类分解造成的二次污染提供帮助,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8、(1)本实用新型对藻类的干燥效率高,可一次放入多层样品,通过热风循环,干燥时间短,节省自然晾晒的工作时间;

19、(2)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能板提供热源,环保节能,成本较低;

20、(3)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容易操作,仅需将藻样放在隔板上后将隔板放入干燥箱,在干燥后收样即可;

21、(4)本实用新型只需放置于户外光线较好处便可工作,由于本身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藻类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藻类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包括干燥箱体(7)和干燥箱门(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藻类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体(7)和干燥箱门(8)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藻类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体(7)内还安装有用于放置隔板(11)的隔板架(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藻类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架(9)在干燥箱体(7)内设置有多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藻类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1)与隔板架(9)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藻类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出口(5)上还连接有排压口(6)。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藻类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体(7)上还安装有用于监测干燥箱内压力的压力表(10)。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藻类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门(8)上还安装有把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藻类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加热板(1)上还连接有安装支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水生态处理应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藻类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隔板,所述隔板安装于干燥箱内;热风进口和冷风出口,所述热风进口和冷风出口均设置于干燥箱上;以及太阳能组件,所述太阳能组件与所述干燥箱相连接;其中所述太阳能组件包括太阳能加热板、进风管以及出风管,进风管用于冷风出口与太阳能加热板之间的连接,出风管用于热风进口与太阳能加热板之间的连接;本技术,既适用于人工养殖藻类浓缩藻泥干燥,也可用于自然水体藻类较多时捞取后得到的藻泥干燥,本装置能够长时间、大量、高效干燥藻类,节省自然晾晒工作时间,为藻类后续利用,减少藻类分解造成的二次污染提供帮助。

技术研发人员:胡红娟,胡胜华,孙紫童,吴中奎,敖鸿毅,吴辰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8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