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69813发布日期:2023-06-28 11:4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液体热交换的,具体为一种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1、液体的热交换领域中,较为常见的器件为泵体结构,泵体依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输送液体,同时,在泵体内部通过设置有加热装置,使得液体在循环过程中进行热量交换;泵体在启动前,其内部和吸水管充满水,在启动电机后,泵体内部的轴体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运动,水发生离心运动,被甩向叶轮外缘。

2、现有技术中,采用的热交换装置(即泵体)由于其加热装置的导热膜体均是凸出于定子的结构设计,这就使得装置整体的长度较长,为了将泵体的整体长度限制在合理的区间范围内,使其不会过长,不得不采用钕铁硼材质来配合泵体的长度优化,以达到控制泵体尺寸的需求,这就导致材料成本显著提高变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具体为一种热交换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基座和外壳,所述基座的一侧轴线上同轴设置有定子,所述外壳同轴套设于定子外侧,所述外壳具有内壁,所述定子具有外壁,外壳在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形成有进水口,所述内壁在朝向进水口一侧形成有位于其壁上的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具有沿外壳径向延伸的台阶面,于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安装有加热膜,所述加热膜的一端密封连接在台阶面上,另一端密封连接在基座的壁上;其中,所述加热膜与外壁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进水口的液体流通路径,所述加热膜用于对该液体流通路径中流通的液体加热。

3、所述加热膜与内壁之间形成有预设大小的间隙。

4、所述加热膜具有加热膜本体和设置在加热膜本体外壁的电气连接端,所述加热膜本体用于对该液体流通路径中流通的液体加热,所述电气连接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以供加热膜本体进行电加热。

5、所述加热膜本体设置为圆环形结构,并套设于定子外侧。

6、所述加热膜本体具有位于一端环形布置的第一端,以及远离该端的并环形布置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顶部密封连接在台阶面上,所述第二端的顶部密封连接在基座的壁上。

7、还包括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基座于壁上开设有环形的槽口一,所述第一密封圈环形设置,其横截面设置为v字形结构,并形成有可供第二端插接于内的槽口二。

8、所述第二密封圈与第一密封圈为相同结构,所述第二密封圈形成有可供第一端插接于内的槽口三,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底部抵靠于台阶面上。

9、所述加热膜的轴向长度小于定子的外壁轴向长度。

10、所述加热膜与外壁之间的间距为2-12mm。

11、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位于定子的外围包裹设置有加热膜,并在其与定子的外壁之间形成供液体流通的液体流通路径,从而实现对液体的加热效果,该种设计方案有效的减小了装置的轴向长度,实现小型化,同时加热效果得到提升,提高了其使用效率;并且轴向长度的减小,进一步的于空间上可避开采用钕铁硼材质的设计方案,有效的降低了装置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基座(300)和外壳(100),所述基座(300)的一侧轴线上同轴设置有定子(400),所述外壳(100)同轴套设于定子(400)外侧,所述外壳(100)具有内壁(120),所述定子(400)具有外壁(410),外壳(100)在远离所述基座(300)的一端形成有进水口(10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200)与内壁(120)之间形成有预设大小的间隙(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200)具有加热膜本体(210)和设置在加热膜本体(210)外壁的电气连接端(220),所述加热膜本体(210)用于对该液体流通路径(002)中流通的液体加热,所述电气连接端(220)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以供加热膜本体(210)进行电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本体(210)设置为圆环形结构,并套设于定子(400)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本体(210)具有位于一端环形布置的第一端(211),以及远离该端的并环形布置的第二端(212);所述第一端(211)的顶部密封连接在台阶面(111)上,所述第二端(212)的顶部密封连接在基座(300)的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一密封圈(500),所述基座(300)于壁上开设有环形的槽口一(310),所述第一密封圈(500)环形设置,其横截面设置为v字形结构,并形成有可供第二端(212)插接于内的槽口二(5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密封圈(600)与第一密封圈(500)为相同结构,所述第二密封圈(600)形成有可供第一端(211)插接于内的槽口三(610),所述第二密封圈(600)的底部抵靠于台阶面(1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200)的轴向长度小于定子(400)的外壁轴向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200)与外壁(410)之间的间距为2-12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交换装置,内壁在朝向进水口一侧形成有位于其壁上的台阶部,台阶部具有沿外壳径向延伸的台阶面,于内壁和外壁之间安装有加热膜,加热膜的一端密封连接在台阶面上,另一端密封连接在基座的壁上;其中,加热膜与外壁之间形成有连通进水口的液体流通路径,加热膜用于对该液体流通路径中流通的液体加热。本技术采用在位于定子的外围包裹设置有加热膜,并在其与定子的外壁之间形成供液体流通的液体流通路径,从而实现对液体的加热效果,该种设计方案有效的减小了装置的轴向长度,实现小型化,同时加热效果得到提升,提高了其使用效率;进一步的于空间上可避开采用钕铁硼材质的设计方案,降低了装置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赵佳峰,周福胜,邵然,钟良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