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油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08903发布日期:2022-12-28 00:40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漏油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漏油保护技术,尤其是一种漏油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回转窑是水泥厂的心脏设备,要求连续运转,且集低速、重载、高温、倾斜、粉尘环境等众多特点于一身,尤其是其传动机构中的大小齿轮,受热膨胀影响大,更是设备管理的重中之重。
3.随着润滑技术的发展进步,大型回转窑主传动齿轮的润滑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浸入式流体润滑脂润滑被认为是可靠成熟的方案。但是,流体润滑脂由于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容易产生漏油问题,从而造成润滑剂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更严重的是,油脂若落到高温筒体上,容易起火,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漏油处理装置,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油处理装置,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漏油处理装置,包括密封罩和齿轮轴和底座,所述密封罩上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两端开设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内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底座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固定板靠近底座的下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分别套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通过连接带固定连接。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漏油处理装置,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套圈和第二套圈。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包括固定环a和固定环b,所述固定环a和固定环b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9.进一步地,所述齿轮轴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密封罩的内部。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贴合所述密封罩的外侧。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和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成套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由吸油层和垫片层组成。
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插孔,所述横杆贯穿插孔。
14.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密封罩上套设有固定环,通过固定环上的固定板套设密封圈,使得密封圈贴合密封罩的底座上下两端,起到密封作用,一旦润滑油从齿轮轴和底座的衔接处溢出,通过密封圈及时吸收,并且工作人员看到密封圈颜色发生变化,及时进行维修处理,从而解决因为漏油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密封圈通过套圈固定在固定板上,方便安装和拆卸,提高漏油检测的效率;并且本装置制造成本低,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9.如图1至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漏油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实施例的漏油处理装置,包括密封罩1和齿轮轴2和底座3,齿轮轴2上设置有齿轮,齿轮轴2贯穿底座3并延伸至密封罩1的内部,底座3固定在密封罩1的上端,密封罩1上套设有固定环4,固定环4贴合密封罩1的外侧,固定环4的两端开设有内凹槽411,内凹槽411内设置有横杆5,横杆5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靠近底座3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7,固定板6靠近底座3的下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8,第一限位槽7和第二限位槽8分别套设有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0,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0之间通过连接带13固定连接,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0自身具备一定弹性,用力将第二密封圈10撑大穿过底座3,并贴合底座3的下端,通过弹力收缩使得第二密封圈10牢牢固定在底座3的下端,从而使得第一密封圈9固定在底座3的上端,通过将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0分别套设在底座3的上端和下端,使得密封圈牢牢套设在底座3上,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0由吸油层和垫片层组成,吸油层位于下层,用于吸附漏出的润滑油,垫片位于上层用于贴合底座3的边沿处,吸油层一旦吸附润滑油,避免颜色会从白色转变成黄色,维修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密封罩1上套设有固定环4,通过固定环4上的固定板6套设密封圈,使得密封圈贴合密封罩1的底座3上下两端,起到密封作用,一旦润滑油从齿轮轴2和底座3的衔接处溢出,通过密封圈及时吸收,并且工作人员看到密封圈颜色发生变化,及时进行维修处理,从而解决因为漏油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密封圈通过套圈固定在固定板6上,方便安装和拆卸,提高漏油检测的效率;并且本装置制造成本低,适合推广应用。
20.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0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套圈11和第二套圈12,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0和第一限位槽7和第二限位槽8成套设置。
21.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固定环4包括固定环a和固定环b,固定环a和固定环b之间通过螺栓401固定。
22.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固定板6的底部开设有插孔611,横杆5贯穿插孔611,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6和横杆5之间具有一定摩擦力,人为操作才可以将固定板6转动。
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漏油处理装置,包括密封罩(1)和齿轮轴(2)和底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1)上套设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的两端开设有内凹槽(411),所述内凹槽(411)内设置有横杆(5),所述横杆(5)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靠近底座(3)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7),所述固定板(6)靠近底座(3)的下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8),所述第一限位槽(7)和第二限位槽(8)分别套设有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0),所述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0)之间通过连接带(1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油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0)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套圈(11)和第二套圈(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油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4)包括固定环a和固定环b,所述固定环a和固定环b之间通过螺栓(401)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油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2)贯穿底座(3)并延伸至密封罩(1)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油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4)贴合所述密封罩(1)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油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0)和第一限位槽(7)和第二限位槽(8)成套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油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9)和第二密封圈(10)由吸油层和垫片层组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油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的底部开设有插孔(611),所述横杆(5)贯穿插孔(6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油处理装置,包括密封罩和齿轮轴和底座,所述密封罩上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两端开设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内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底座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固定板靠近底座的下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分别套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


技术研发人员:裴洪 赵光辉 张立谦 党建哲 王海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黄河同力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6
技术公布日:2022/1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