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蜗壳结构及暖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8117发布日期:2023-04-19 21:4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防水蜗壳结构及暖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防水结构,特别地涉及一种防水蜗壳结构及暖风机。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的居浴两用的壁挂式暖风机,通常需要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而暖风机的上盖与后壳在装配时存在无法规避的微小间隙,并且传统的暖风机的蜗壳表面光滑,当机体处于潮湿环境或者机内进水时,水滴会经过暖风机上的间隙进入蜗壳表面,并顺着光滑的蜗壳表面肆意流淌。蜗壳的表面呈弧形,由于水具有表面张力,水珠不会主动在圆弧形的下半部分做自由落体,而是会顺着弧面滑动到弧面的最底端,在蜗壳的最底端下方一般具有限温器等带电原件,流动的水珠一旦接触到机内带电原件,则会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亟待一种可以抵抗水滴流至蜗壳底端近电路处的蜗壳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蜗壳结构及暖风机,能够对进入到暖风机内的水进行引导,避免水从蜗壳的最底端处脱离后与带电原件接触而产生安全隐患。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蜗壳结构,包括蜗壳单元,所述蜗壳单元包括蜗壳本体,所述蜗壳本体的外壁为倾斜的导水面,所述导水面上设置有第一挡水筋,所述第一挡水筋包括沿所述蜗壳本体侧边边缘纵向延伸的第一挡水段以及与所述第一挡水段的底端连接并横向延伸的第二挡水段,所述第二挡水段所在竖直平面与所述蜗壳本体的底端所在竖直平面之间具有间隔距离。

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水面上还设置有沿其表面向下延伸的引水槽单元,所述第一挡水段位于所述引水槽单元的外侧,所述第二挡水段位于所述引水槽单元的下端。通过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引水槽单元,对蜗壳本体表面上附着的水滴起到引流作用,保证蜗壳本体表面附着的水滴能够顺着引水槽移动到第二挡水段处。

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水槽单元包括沿所述蜗壳本体横向方向排列的多个引水槽,最外侧的两个所述引水槽之间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蜗壳本体的横向长度的70%、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蜗壳本体的横向长度的88%。通过本实施方式,通过对引水槽的最大宽度进行限定,保证引水槽能够对蜗壳本体边缘部分起到导流作用。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挡水段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挡水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7°。通过本实施方式,使聚集在第二挡水段处的水能够沿着第二挡水筋横向移动,避免水长时间停留在第二挡水筋处。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蜗壳本体外壁还设置有低于所述第二挡水段的第三挡水筋,所述第三挡水筋条设置于所述蜗壳本体上距离所述蜗壳本体的底端所在竖直平面最远的位置。通过本实施方式,第三挡水筋起到阻挡水流顺蜗壳本体流下的作用,当水流冲下时受到第三挡水筋阻挡,改变流向后则会从竖直方向垂直落下。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蜗壳单元,相邻两个所述蜗壳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两端沿靠近所述蜗壳单元的方向向下倾斜。通过本实施方式,避免水进入到两个蜗壳单元之间的间隙内,减少安全隐患。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蜗壳单元之间还设置有定位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凸起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所述第一导流板沿背离所述定位板的方向向上倾斜。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蜗壳本体的外壁还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一导流板的第二挡水筋,所述第二挡水筋与所述第一挡水段形成导流通道,所述第二挡水筋的最低端与所述第二挡水段之间具有距离。通过本实施方式,当第一导流板上的水进入到蜗壳本体上时,通过第二挡水筋对水流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水流从蜗壳本体的侧面溢流。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蜗壳单元的上端设置有倾斜的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倾斜方向与所述蜗壳本体的倾斜方向相同。通过本实施方式,当通过设备壳体上的间隙进入到设备壳体内时,能够通过第二导流板起到汇流的作用,保证能够通过第二导流板使水滴能够顺利流动到蜗壳本体上进行导流排出。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中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隔水仓,所述隔水仓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上方。通过本实施方式,部分水流蓄积在隔水仓内,提升设备的安全性。

12、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暖风机,包括上述的防水蜗壳结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蜗壳本体表面设置第一挡水筋结构,对蜗壳本体上的水流起到引流和隔绝作用,使蜗壳本体上的水流引导至两边,避开罩极电机防止漏电产生的安全隐患;使蜗壳本体表面的水能够在弧面的中部脱离蜗壳本体,避免水从蜗壳的最底端处脱离后与带电原件接触而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单元,所述蜗壳单元包括蜗壳本体,所述蜗壳本体的外壁为倾斜的导水面,所述导水面上设置有第一挡水筋,所述第一挡水筋包括沿所述蜗壳本体侧边边缘纵向延伸的第一挡水段以及与所述第一挡水段的底端连接并横向延伸的第二挡水段,所述第二挡水段所在竖直平面与所述蜗壳本体的底端所在竖直平面之间具有间隔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面上还设置有沿其表面向下延伸的引水槽单元,所述第一挡水段位于所述引水槽单元的外侧,所述第二挡水段位于所述引水槽单元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槽单元包括沿所述蜗壳本体横向方向排列的多个引水槽,最外侧的两个所述引水槽之间的间距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蜗壳本体的横向长度的70%、小于或者等于所述蜗壳本体的横向长度的8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水段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挡水段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本体外壁还设置有低于所述第二挡水段的第三挡水筋,所述第三挡水筋条设置于所述蜗壳本体上距离所述蜗壳本体的底端所在竖直平面最远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水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所述蜗壳单元,相邻两个所述蜗壳单元之间连接有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两端沿靠近所述蜗壳单元的方向向下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蜗壳单元之间还设置有定位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凸起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所述第一导流板沿背离所述定位板的方向向上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本体的外壁还设置有靠近所述第一导流板的第二挡水筋,所述第二挡水筋与所述第一挡水段形成导流通道,所述第二挡水筋的最低端与所述第二挡水段之间具有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蜗壳单元的上端设置有倾斜的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的倾斜方向与所述蜗壳本体的倾斜方向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水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板的中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隔水仓,所述隔水仓位于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上方。

11.一种暖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防水蜗壳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水蜗壳结构及暖风机,涉及防水结构技术领域。本技术的防水蜗壳结构,包括蜗壳单元,所述蜗壳单元包括蜗壳本体,所述蜗壳本体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挡水筋,所述第一挡水筋包括沿所述蜗壳本体侧边边缘延伸的第一挡水段、以及横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挡水段连接的第二挡水段,所述第二挡水段的最低端所在竖直平面与所述蜗壳本体的底端所在竖直平面之间具有距离。能够对进入到暖风机内的水进行引导,避免水从蜗壳的最底端处脱离后与带电原件接触而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齐,贺雷,张俊强,张毅,沈钊,杨良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