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极材料隧道碳化炉之间壁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72138发布日期:2023-03-29 14:32阅读:26来源:国知局
负极材料隧道碳化炉之间壁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负极材料隧道碳化炉之间壁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隧道碳化炉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一种新型的负极材料隧道碳化炉出现在世人面前。石墨化产品广泛应用在锂电行业,负极材料通过隧道碳化炉的焙烧,形成石墨化产品,为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服务,前途十分光明。目前隧道碳化炉的冷却带通过风冷、水冷等方式冷却后的余热烟气大都通过抽余热风机排入大气空间,有的企业为了节省能源将冷却废气送入预热带,虽然实现了部分余热利用,但是大部分余热还是被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使用安全、节省能源的负极材料隧道碳化炉之间壁冷却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冷却带缓冷区域1050~600℃区间两侧炉墙增设间壁冷却装置,该间壁冷却装置是由内墙、外墙、间壁、通风通道和冷风入口等构成,内墙和外墙通过间壁隔离开,中间夹层为空心形成通风通道,通风通道通过设置在外墙上的冷风入口与炉外大气相通。在两侧炉墙顶部通风通道上方设置了热风支管和热风主管,热风主管通过助燃风机,将间壁中的热空气从顶部引至焙烧带烧嘴内辅助燃烧。
5.进一步的,所述热风支管上设置了风量调节阀门。
6.进一步的,所述间壁装置的内墙是由内层耐火砖、中层轻质粘土砖和外层红砖砌筑而成。
7.更进一步的,在炉墙设置间壁冷装置区域后下方设置了炉内散热孔,并在炉底下方设置了车底散热孔。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冷却段的缓冷区域1050~600℃区间增设了间壁冷却装置,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使间壁中的空气加热至150℃左右;通过助燃风机,将间壁中的热空气从顶部引至焙烧带烧嘴内辅助燃烧,达到节能目的。具有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使用安全、节省能源等优点,不仅能缓慢冷却炉墙,进而冷却炉内产品,而且此热空气没有掺进炉内易燃易爆的废气,是干净的气体,没有使助燃风机引爆的风险,能为烧嘴提供热能。
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2.图中:1为炉墙,2为炉顶,3为炉底,4为炉内散热孔,5为冷风入口,6为热风主管,7
为热风支管,8为风量调节阀门,9为内墙,10为外墙,11为间壁,12为通风通道,13为车底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13.如图所示,负极材料隧道碳化炉之间壁冷却装置是,在冷却带缓冷区域1050~600℃区间两侧炉墙1增设间壁冷却装置,该间壁冷却装置是由内墙9、外墙10、间壁11、通风通道12和冷风入口5等构成,内墙9和外墙10通过间壁11隔离开,中间夹层为空心形成通风通道12,通风通道12通过设置在外墙上的冷风入口5与炉外大气相通。内墙是由230mm内层耐火砖、230mm中层轻质粘土砖和250mm外层红砖砌筑而成。在两侧炉墙1顶部通风通道12上方设置了热风支管7和热风主管6,并在热风支管7上设置了风量调节阀门8。热风主管6通过助燃风机,将间壁中的热空气从顶部引至焙烧带烧嘴内辅助燃烧。在炉墙1设置间壁冷却装置区域后下方设置了炉内散热孔4,并在炉底3下方设置了车底散热孔13。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在冷却带缓冷区域1050~600℃区间炉墙两侧,做成孔洞式间接冷却壁11,间壁通风通道12与炉内完全隔离开,通过冷风入口5与外部相通;外部冷空气通过冷风入口5进入间壁11中间,通过热传导使冷空气变成热空气;在炉墙顶部设助燃风机引入口,通过助燃风机抽取间壁内部热空气,将设置于炉顶2上方热风主管6将热空气送入烧嘴辅助燃烧;此举能缓慢冷却炉墙,进而冷却炉内产品,又能为烧嘴提供热能,节能效果好。
1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负极材料隧道碳化炉之间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冷却带缓冷区域1050~600℃区间两侧炉墙(1)增设间壁冷却装置,该间壁冷却装置是由内墙(9)、外墙(10)、间壁(11)、通风通道(12)和冷风入口(5)构成,内墙(9)和外墙(10)通过间壁(11)隔离开,中间夹层为空心形成通风通道(12),通风通道(12)通过设置在外墙上的冷风入口(5)与炉外大气相通;并在两侧炉墙(1)顶部通风通道(12)上方设置了热风支管(7)和热风主管(6),热风主管(6)通过助燃风机,将间壁中的热空气从顶部引至焙烧带烧嘴内辅助燃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材料隧道碳化炉之间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支管(7)上设置了风量调节阀门(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材料隧道碳化炉之间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壁装置的内墙是由内层耐火砖、中层轻质粘土砖和外层红砖砌筑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极材料隧道碳化炉之间壁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炉墙(1)设置间壁冷装置区域后下方设置了炉内散热孔(4),并在炉底(3)下方设置了车底散热孔(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极材料隧道碳化炉之间壁冷却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冷却段大量余热浪费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在冷却带两侧炉墙(1)增设间壁冷却装置,该间壁冷却装置是由内墙(9)、外墙(10)、间壁(11)、通风通道(12)和冷风入口(5)构成,并在两侧炉墙(1)顶部通风通道(12)上方设置了热风支管(7)和热风主管(6),热风主管(6)通过助燃风机,将间壁中的热空气从顶部引至焙烧带烧嘴内辅助燃烧。具有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使用安全、节省能源等优点,不仅能缓慢冷却炉墙,进而冷却炉内产品,而且此热空气没有掺进炉内易燃易爆的废气,是干净的气体,没有使助燃风机引爆的风险,能为烧嘴提供热能。嘴提供热能。嘴提供热能。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东 陈泽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冈市中基窑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6
技术公布日:2023/3/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