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雾挡水消音结构及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79818发布日期:2023-06-15 14:45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出雾挡水消音结构及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加湿器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出雾挡水消音结构及加湿器。


背景技术:

1、加湿器在加湿过程中,需要雾化器振起水柱,并将振起水柱所形成的水雾从水箱风道吹出,从而对空气进行加湿。

2、现有的加湿器中,雾化水槽内的水被高频震荡或加热雾化后产生水雾和水珠,水雾会沿着出雾通道往上送出,而水珠则沿出雾通道向上冲起一定高度后滴落回到雾化水槽中,水珠滴落回雾化水槽时,会与雾化水槽的液面发生碰撞产生明显的打水噪音。现有技术一般设置挡水结构来对出雾通道内的水珠进行一定的阻挡效果,以减缓滴水声,但是现有的挡水结构都是采用硬质的材料,水珠垂直滴落在挡水结构上时,还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对于出雾通道内周壁往下滴落的水滴,现有的挡水结构难以全部接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雾挡水消音结构及加湿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3、首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雾挡水消音结构,其包括:由侧壁围合而成的主体,在所述主体两端形成有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上开口和下开口连通形成雾气通道,所述雾气通道的截面积从上开口朝下开口的方向逐渐减小,在所述雾气通道的内周壁贴附有软层。

4、本出雾挡水消音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主体安装于出雾通道下端内,被雾化组件打起水珠会掉落在雾气通道内周的软层上,而出雾通道上部内周壁上冷凝形成的水珠也滴落在软层上,并沿雾气通道的斜面汇聚在一起,软层降低水珠直接撞击硬质平面而产生的噪音,而出雾通道的斜面汇聚水珠并引流回到雾化槽内,避免滴水声的产生。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壁设有过气孔。雾化组件所产生的雾气不单通过下开口经过雾气通道流出,还可通过过气孔进入雾气通道,之后一起从上开口往上喷,提高出雾量。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气孔为多个,多个所述过气孔环形间隔设置。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气孔为沿雾气通道延伸的长孔。其中本方案中的过气孔为长孔结构,并且沿雾气通道延伸,这样一来可提高出雾的流通面积,二来也保持雾气通道的导流面积。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的外周设置有若干个卡接部。

9、本方案的主体通过若干个卡接部进行卡接安装,以便于出厂组装。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呈漏斗状,所述卡接部为沿主体轴向延伸的卡板,所述卡板的一端与上开口的外沿固定连接,所述卡板另一端设置有卡钩。呈漏斗状的主体在结构上更加紧凑,同时减少材料的使用,降低制造的成本,而卡接部通过卡钩来与雾气通道上的卡口卡接。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雾气通道内周面为倒圆锥面。

12、这样倒圆锥面可覆盖的接水面积更加广,对水的汇聚效果更佳。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上开口的外沿设置有周向定位部。主体通过周向定位部来与出雾通道上的导向定位部匹配,以实现主体与出雾通道在周向上的定位,使得卡钩与卡口对准卡接。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周向定位部包括多个凹口。

15、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加湿器,其包括上述的出雾挡水消音结构,还包括雾化槽、其进气口设置于雾化槽上方的出雾通道,所述主体安装于进气口内。

16、在使用时,雾化槽内设置有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对雾化槽内的水进行雾化,而激起的水珠会从下开口往上打起,水珠会掉落在雾气通道内周的软层上,降低水珠直接撞击硬质平面而产生的噪音,而出雾通道的斜面汇聚水珠并引流回到雾化槽内,避免滴水声的产生。



技术特征:

1.一种出雾挡水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侧壁围合而成的主体(100),在所述主体(100)两端形成有上开口(110)和下开口(120),所述上开口(110)和下开口(120)连通形成雾气通道(130),所述雾气通道(130)的截面积从上开口(110)朝下开口(120)的方向逐渐减小,在所述雾气通道(130)的内周壁贴附有软层(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雾挡水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设有过气孔(1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出雾挡水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气孔(140)为多个,多个所述过气孔(140)环形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出雾挡水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气孔(140)为沿雾气通道(130)延伸的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雾挡水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的外周设置有若干个卡接部(1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出雾挡水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0)呈漏斗状,所述卡接部(150)为沿主体(100)轴向延伸的卡板(151),所述卡板(151)的一端与上开口(110)的外沿固定连接,所述卡板(151)另一端设置有卡钩(15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雾挡水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气通道(130)内周面为倒圆锥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雾挡水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开口(110)的外沿设置有周向定位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出雾挡水消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定位部包括多个凹口(111)。

10.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出雾挡水消音结构,还包括雾化槽、其进气口(310)设置于雾化槽上方的出雾通道(300),所述主体(100)安装于进气口(310)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出雾挡水消音结构及加湿器,出雾挡水消音结构包括由侧壁围合而成的主体,在主体两端形成有上开口和下开口,上开口和下开口连通形成雾气通道,雾气通道的截面积从上开口朝下开口的方向逐渐减小,在雾气通道的内周壁贴附有软层,而加湿器包括上述的出雾挡水消音结构,还包括雾化槽、其进气口设置于雾化槽上方的出雾通道,主体安装于进气口内。在使用时,雾化槽内设置有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对雾化槽内的水进行雾化,而激起的水珠会从下开口往上打起,水珠会掉落在雾气通道内周的软层上,降低水珠直接撞击硬质平面而产生的噪音,而出雾通道的斜面汇聚水珠并引流回到雾化槽内,避免滴水声的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汪静,汪成,王晓华,陈超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思迈乐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