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有温度梯度仪的储能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84782发布日期:2023-08-20 15:1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置有温度梯度仪的储能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容器领域,尤其是一种设置有温度梯度仪的储能容器。


背景技术:

1、在目前的储能容器中,一般采用导流管使进入容器的低温介质进入容器底部、高温介质进入容积的顶部。但现有导流管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介质通过导流管进入容器,介质由于重力冲击,会对周围的介质产生不同程度的扰动,从而迫坏介质温度分层的稳定;2)一旦分层扰动,取用的水温就会发生变化,影响加热效率或用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置有温度梯度仪的储能容器,解决储能容器中介质因重力冲击造成的不同温度分层的混合,减少了交换介质在储存容器内的扰动,提高设备热交换效率和提高热利用效率的作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设置有温度梯度仪的储能容器,包括容器和设置于容器上部的容器盖,所述容器内底部固定设置有下沉式温度梯度仪,所述容器内水面上浮有上浮式温度梯度仪,所述下沉式温度梯度仪包括与进低温介质管连通的第一振动臂和与第一振动臂连通的第一减压腔,所述上浮式温度梯度仪包括与进高温介质管连通的第二振动臂、与第二振动臂连通的第二减压腔和设置于第二减压腔外上侧的浮力囊,所述第一减压腔和第二减压腔的两侧均为稳流口,所述稳流口处安装有缓冲网。

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减压腔和第二减压腔的后侧面上均焊接有与第一减压腔和第二减压腔分别连通的接口,所述接口为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一振动臂和第二振动臂与接口均为螺纹连接且连接处密封处理。

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浮力囊与第二减压腔采用卡箍连接。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减压腔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容器底部固定连接。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减压腔、第二减压腔和接口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振动臂、第二振动臂、进低温介质管和进高温介质管均采用耐高温软管。

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容易操作,解决储能容器中介质因重力冲击造成的不同温度分层的混合,根据进水温度的不同,设置下沉式温度梯度仪和上浮式温度梯度仪,使其处于储能容器内的不同高度,并且低温介质进入储能容器底部、高温介质进入储能容器的顶部,当介质流入时,通过摆动臂经接口进入减压腔内,介质在减压腔中进行减压后,通过减压腔两侧的稳流口横向平稳流出,流出的介质横向平稳流出,不会对容器内介质造成水层扰动,降低介质的重力冲击,从而保持容器内温度分层的相对稳定,可实现循环出水流速在 0.1 — 0.2 m/s平稳出水,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容器内的扰动,减少了交换介质在储存容器内的扰动,提高设备热交换效率和提高热利用效率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设置有温度梯度仪的储能容器,包括容器(1)和设置于容器(1)上部的容器盖(14),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内底部固定设置有下沉式温度梯度仪(2),所述容器(1)内水面上浮有上浮式温度梯度仪(3),所述下沉式温度梯度仪(2)包括与进低温介质管(4)连通的第一振动臂(5)和与第一振动臂(5)连通的第一减压腔(6),所述上浮式温度梯度仪(3)包括与进高温介质管(7)连通的第二振动臂(8)、与第二振动臂(8)连通的第二减压腔(9)和设置于第二减压腔(9)外上侧的浮力囊(10),所述第一减压腔(6)和第二减压腔(9)的两侧均为稳流口,所述稳流口处安装有缓冲网(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温度梯度仪的储能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压腔(6)和第二减压腔(9)的后侧面上均焊接有与第一减压腔(6)和第二减压腔(9)分别连通的接口(12),所述接口(12)为外螺纹结构,所述第一振动臂(5)和第二振动臂(8)与接口(12)均为螺纹连接且连接处密封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温度梯度仪的储能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囊(10)与第二减压腔(9)采用卡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温度梯度仪的储能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压腔(6)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架(13),所述支架(13)与容器(1)底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置有温度梯度仪的储能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压腔(6)、第二减压腔(9)和接口(12)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温度梯度仪的储能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振动臂(5)、第二振动臂(8)、进低温介质管(4)和进高温介质管(7)均采用耐高温软管。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设置有温度梯度仪的储能容器,包括容器和设置于容器上部的容器盖,所述容器内底部固定设置有下沉式温度梯度仪,所述容器内水面上浮有上浮式温度梯度仪,所述下沉式温度梯度仪包括与进低温介质管连通的第一振动臂和与第一振动臂连通的第一减压腔,所述上浮式温度梯度仪包括与进高温介质管连通的第二振动臂、与第二振动臂连通的第二减压腔和设置于第二减压腔外上侧的浮力囊,所述第一减压腔和第二减压腔的两侧均为稳流口,所述稳流口处安装有缓冲网。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容易操作,减少了交换介质在储存容器内的扰动,提高设备热交换效率和提高热利用效率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安笑蕊,李季,胡皓天,李晓玲,王佳敏,李永赛,李永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市桑迪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