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96244发布日期:2023-08-03 23:1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器,具体为一种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1、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现有的热交换器常采用温差较大的管式流动设置的换热媒液以及待换热液进行导向换热,其中热交换器内部的合金导热板或紫铜管的散热性能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两者流体的换热效果。

2、现有的热交换器内部常采用与机壳内部固定式的合金导热板或紫铜管组件,在两者流体导流散热时,由于合金导热板或紫铜管本身的导热能力有限,导致热交换的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热交换器内部常采用与机壳内部固定式的合金导热板或紫铜管组件,在两者流体导流散热时,由于合金导热板或紫铜管本身的导热能力有限,导致热交换的效率不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器,包括第一腔管板以及第二腔管板,所述第一腔管板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腔管板,所述第一腔管板以及第二腔管板左右两端外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扣管以及卡垫,所述卡垫左右两端外侧固定设置有分隔板,所述第一腔管板以及第二腔管板夹层内侧之间固定设置有紫铜导热板,所述紫铜导热板内部嵌合固定设置有紫铜管,所述紫铜导热板前后两端外侧以及紫铜管外侧固定设置有层垫环。

4、优选的,所述扣管外侧、分隔板左右两端外侧、层垫环前后两端外侧以及紫铜管外侧固定设置有机壳,所述机壳前端固定设置有排流腔盖,所述机壳左右两端外侧固定设置有换热腔盖,所述机壳底端固定设置有流箱,所述流箱顶端固定设置有折管。

5、优选的,所述第一腔管板、第二腔管板以及紫铜导热板呈平行叠层结构,所述第一腔管板以及第二腔管板左右外侧设置的扣管为中空腔道结构。

6、优选的,所述换热腔盖外侧嵌合设置有两个管口,且管口分别与换热媒液以及待换热液的固定连通。

7、优选的,所述第一腔管板内部开设有第一导流腔道,所述第二腔管板内部开设有第二导流腔道,所述折管内部固定设置有水泵。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一腔管板、第二腔管板、扣管、卡垫、分隔板、紫铜导热板、紫铜管以及层垫环,扣管、第二腔管板以及第二导流腔道形成对换热液的管腔流动,通过与机壳形成的隔室起到对换热媒液以及换热液的分隔导流输入以及排出,其中紫铜导热板以及紫铜管形成对组合换热单位的夹层贴覆导热,用于提高装置的导热换热效果,提高热交换效率,以解决上述提出的现有的热交换器内部常采用与机壳内部固定式的合金导热板或紫铜管组件,在两者流体导流散热时,由于合金导热板或紫铜管本身的导热能力有限,导致热交换的效率不高的问题;

10、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机壳、排流腔盖、换热腔盖、流箱、折管、第一导流腔道、第二导流腔道以及水泵,换热腔盖内部设置的两个管口分别与换热媒液以及待换热液进行固定连通,其中紫铜导热板、紫铜管、层垫环、排流腔盖、流箱以及折管形成对夹层冷却液的循环结构,通过流箱内部设置的水泵形成泵压循环用以加快对第一腔管板以及第二腔管板的换热冷却。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器,包括第一腔管板(1)以及第二腔管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管板(1)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腔管板(2),所述第一腔管板(1)以及第二腔管板(2)左右两端外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扣管(3)以及卡垫(4),所述卡垫(4)左右两端外侧固定设置有分隔板(5),所述第一腔管板(1)以及第二腔管板(2)夹层内侧之间固定设置有紫铜导热板(6),所述紫铜导热板(6)内部嵌合固定设置有紫铜管(7),所述紫铜导热板(6)前后两端外侧以及紫铜管(7)外侧固定设置有层垫环(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管(3)外侧、分隔板(5)左右两端外侧、层垫环(8)前后两端外侧以及紫铜管(7)外侧固定设置有机壳(9),所述机壳(9)前端固定设置有排流腔盖(10),所述机壳(9)左右两端外侧固定设置有换热腔盖(11),所述机壳(9)底端固定设置有流箱(12),所述流箱(12)顶端固定设置有折管(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管板(1)、第二腔管板(2)以及紫铜导热板(6)呈平行叠层结构,所述第一腔管板(1)以及第二腔管板(2)左右外侧设置的扣管(3)为中空腔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盖(11)外侧嵌合设置有两个管口,且管口分别与换热媒液以及待换热液的固定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管板(1)内部开设有第一导流腔道(14),所述第二腔管板(2)内部开设有第二导流腔道(15),所述折管(13)内部固定设置有水泵(1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提高交换效率的热交换器,包括第一腔管板以及第二腔管板,所述第一腔管板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腔管板,所述第一腔管板以及第二腔管板左右两端外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扣管以及卡垫,所述卡垫左右两端外侧固定设置有分隔板,所述第一腔管板以及第二腔管板夹层内侧之间固定设置有紫铜导热板,所述紫铜导热板内部嵌合固定设置有紫铜管,所述紫铜导热板前后两端外侧以及紫铜管外侧固定设置有层垫环,本技术通过第一腔管板、第二腔管板、扣管、卡垫、分隔板、紫铜导热板、紫铜管以及层垫环起到对液体与换热媒液的导热流动换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陆彩萍,王兵,陈庆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能邦(苏州)换热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