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板及回转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04211发布日期:2023-04-29 19:49阅读:90来源:国知局
抄板及回转窑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热脱附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抄板及回转窑。


背景技术:

1、间接热脱附回转窑设备采用燃烧腔底部的多个燃烧器通过中间回转筒体对内部物料进行加热,且各种传热机制中以辐射传热量为主导、占比达80%以上,决定了设备整体传热效率,而物料在筒体内的料层状态则直接影响辐射传热。

2、当前回转窑设备通常采用抄板结构对物料进行搅拌,抄板的开口方向沿筒体圆周排布一致,可随着筒体转动将物料提升至筒体的水平中位线以上,当物料颗粒到达一定高度后将逐渐撒落,因而会在筒体对侧形成一个料层空缺区,一方面减少了物料颗粒与高温筒壁的直接接触面积、限制了辐射传热量,另一方面导致物料无法沿筒体圆周均匀薄层分布、而集中于筒体底部堆积、增大了料层厚度与导热热阻,综合影响了设备传热量的提升。尤其当待处理的物料需要较高的加热温度时,对筒体内直接接触传热面积的依赖性会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抄板及回转窑,该抄板能在回转窑旋转时提高物料与回转筒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回转窑的产能。

2、为此,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抄板,设置于回转筒内,所述抄板包括:第一板,设置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所述回转筒内壁连接;第二板,设置有相对的第三端与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一板连接,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第一板的第二端相互远离。

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回转筒内壁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一端连接。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二端连接。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三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一端连接。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三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板的中部连接。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回转筒在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处设置有切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切线的内夹角a小于或等于45°;和/或,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的内夹角b小于或等于45°;所述第二板与所述切线的内夹角c小于或等于45°。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板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与所述第一板的内夹角为钝角。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板的第三端设置有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远离所述第二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连接,所述第二延伸板与所述第二板的内夹角为钝角;和/或所述第二板的第四端设置有第三延伸板。

10、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转窑,包括回转筒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抄板,所述抄板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抄板沿所述回转筒的轴向间隔排布,每组所述抄板设置有多个,每组内的多个所述抄板沿所述回转筒的周向间隔排布。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组所述抄板的数量为6个-12个。

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抄板及回转窑,其中,抄板设置于回转筒内,抄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设置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用于与回转筒内壁连接;第二板设置有相对的第三端与第四端,第三端与第一板连接,第二板的第四端与第一板的第二端相互远离。第一板与回转筒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夹持腔,第二板与第一板形成有第二夹持腔,或第二板与回转筒的内壁形成有第三夹持腔,回转筒进行转动时,物料可从进入第一夹持腔和第二夹持腔或第三夹持腔,第一板和第二板可对物料进行阻挡,减少物料脱离回转筒的内壁,提高回转筒对物料的加热效果,提高设备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抄板,设置于回转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抄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抄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回转筒内壁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三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二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三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三端用于与所述第一板的中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筒在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处设置有切线,所述第一板与所述切线的内夹角a小于或等于45°;和/或,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的内夹角b小于或等于45°;所述第二板与所述切线的内夹角c小于或等于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延伸板,所述第一延伸板与所述第一板的内夹角为钝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的第三端设置有第二延伸板,所述第二延伸板远离所述第二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连接,所述第二延伸板与所述第二板的内夹角为钝角;和/或所述第二板的第四端设置有第三延伸板。

9.一种回转窑,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筒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抄板,所述抄板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抄板沿所述回转筒的轴向间隔排布,每组所述抄板设置有多个,每组内的多个所述抄板沿所述回转筒的周向间隔排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回转窑,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抄板的数量为6个-12个。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抄板及回转窑,其中,抄板设置于回转筒内,抄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第一板设置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用于与回转筒内壁连接;第二板设置有相对的第三端与第四端,第三端与第一板连接,第二板的第四端与第一板的第二端相互远离。第一板与回转筒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夹持腔,第二板与第一板形成有第二夹持腔,或第二板与回转筒的内壁形成有第三夹持腔,回转筒进行转动时,物料可从进入第一夹持腔和第二夹持腔或第三夹持腔,第一板和第二板可对物料进行阻挡,减少物料脱离回转筒的内壁,提高回转筒对物料的加热效果,提高设备产能。

技术研发人员:林慧丽,金兆迪,王帅,王之学,王伟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杰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8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