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16030发布日期:2023-04-21 18:0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公开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新风空调通常会外接一条管道,让外接的管道通向室外环境,通过管道将室外的新鲜空气输往空调内,再将新鲜空气输往室内环境。

2、对于新风空调来说,室外空气属于新风,而室内空气经新风空调降温为空调风。其中,新风和空调风的温度属性相反,很多空调都没法对新风和空调风进行有效管理,导致“夏天吹热风,冬天吹冷风”成为许多款式新风空调都存在的缺点,严重影响用户使用时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很多空调都没法对新风和空调风进行有效管理,空调吹出开的新风的温度跟外界环境温度接近。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外壳、换热器、第一出风机构以及新风模块;所述外壳包括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所述换热器配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气流经所述进风口进入至所述外壳内并经所述换热器换热后由所述出风口流出;所述第一出风机构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一风腔,所述第一风腔配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风腔分别与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出风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风扇位于所述第一风腔内,所述第一风扇配置为朝向所述出风口吹送与所述换热器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所述新风模块包括新风风机和新风通道,所述新风风机通过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第一风腔相连通,所述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第一风腔位于同一气流流向上,所述新风风机配置为朝向所述第一风腔吹送室外的新风。

3、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广角出风筒和第二出风机构,所述第二出风机构包括第二风扇和第二风腔,气流经所述换热器换热后,部分气流流向所述第一风腔,部分气流流向所述第二风腔;所述广角出风筒配置在所述外壳的顶端,所述第二风腔配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气流从所述第二风腔流向所述广角出风筒,所述第二风扇位于所述第二风腔内,所述第二风扇配置为朝向所述广角出风筒吹送与所述换热器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通过第二风扇配合第二风扇将换热器降温后室内空气吹往室内环境,可以将增加所述空调器的出风量,提高降温的效果。

4、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广角出风筒与所述外壳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外壳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广角出风筒相连,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广角出风筒相对所述外壳旋转。通过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广角出风筒旋转,可以提高所述空调器的送风范围,使室内环境降温更加均匀。

5、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扇位于所述第一风扇的上方,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通过隔板相隔开。

6、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风机包括机壳、新风电机和双联风扇,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机壳相连通,所述新风电机和所述双联风扇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新风电机与所述双联风扇相连,所述新风电机驱动所述双联风扇旋转,所述双联风扇用于将所述机壳内部的风输往新风通道。

7、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联风扇包括轴向风扇和径向风扇,所述轴向风扇和所述径向风扇同轴设置,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轴向风扇和所述径向风扇同步旋转,所述新风进口朝向所述轴向风扇,所述新风通道配置在所述径向风扇的旋转方向上;

8、当所述轴向风扇和所述径向风扇旋转时,所述新风进口的风经过所述轴向风扇输往所述径向风扇,再沿所述径向风扇的径向输往所述新风通道。

9、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通道包括集风管、延长管和输送管,所述集风管的一端与所述延长管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延长管自下而上延伸,所述延长管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延长管的顶端相连通,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风腔相连通,所述新风风机吹送的新风依次经过所述集风管、所述延长管、所述输送管后到达所述第一风腔。

10、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扇为离心风扇,所述第一风腔的侧面开设有吹风孔,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外壳的侧面,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吹风孔相向设置,所述第一风扇通过所述吹风孔向所述出风口送风。

1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腔的侧面设有多个导流板,相邻两个所述导流板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吹风孔,所述第一风扇通过所述导流板将风导向所述外壳的前方。

12、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腔的底部设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朝向所述第一风扇的扇叶的一侧设有弧面,所述弧面的弧度与所述第一风扇的旋转方向相匹配。当所述第一风扇旋转时,导流部可以使在第一风扇内流动的气流更加顺畅,从而使第一风扇吹出来的混合气体风力更强。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空调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新风通道将所述新风风机和第一风扇连通一起,再配合换热器往第一风腔送风,利用第一风扇将新风通道输送的新风与换热器输送的空调风充分混合,避免出风口吹出来的风温度接近室外温度,保证空调器冬天制暖时,出风口可以吹出暖风,夏天制冷时,吹风口可以吹出冷风,且无论冬天还是夏天第一风扇都可以将新鲜空气输往室内环境,提高室内环境中用户的舒适感,也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广角出风筒和第二出风机构,所述第二出风机构包括第二风扇和第二风腔,气流经所述换热器换热后,部分气流流向所述第一风腔,部分气流流向所述第二风腔;所述广角出风筒配置在所述外壳的顶端,所述第二风腔配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气流从所述第二风腔流向所述广角出风筒,所述第二风扇位于所述第二风腔内,所述第二风扇配置为朝向所述广角出风筒吹送与所述换热器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出风筒与所述外壳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外壳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广角出风筒相连,所述旋转电机驱动所述广角出风筒相对所述外壳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扇位于所述第一风扇的上方,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之间设有隔板,所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通过隔板相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机包括机壳、新风电机和双联风扇,所述新风通道与所述机壳相连通,所述新风电机和所述双联风扇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新风电机与所述双联风扇相连,所述新风电机驱动所述双联风扇旋转,所述双联风扇用于将所述机壳内部的风输往新风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风扇包括轴向风扇和径向风扇,所述轴向风扇和所述径向风扇同轴设置,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轴向风扇和所述径向风扇同步旋转,所述机壳设有新风进口,所述新风进口朝向所述轴向风扇,所述新风通道配置在所述径向风扇的旋转方向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通道包括集风管、延长管和输送管,所述集风管的一端与所述延长管的底端相连通,所述延长管自下而上延伸,所述延长管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延长管的顶端相连通,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风腔相连通,所述新风风机吹送的新风依次经过所述集风管、所述延长管、所述输送管后到达所述第一风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为离心风扇,所述第一风腔的侧面开设有吹风孔,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外壳的侧面,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吹风孔相向设置,所述第一风扇通过所述吹风孔向所述出风口送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腔的侧面设有多个导流板,相邻两个所述导流板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吹风孔,所述第一风扇通过所述导流板将风导向所述外壳的前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腔的底部内设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朝向所述第一风扇的扇叶的一侧设有弧面,所述弧面的弧度与所述第一风扇的旋转方向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外壳、换热器、第一出风机构以及新风模块;外壳包括进风口和多个出风口;换热器配置在外壳的内部,气流经进风口进入至外壳内并经换热器换热后由出风口流出;第一送风机构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一风腔,第一风腔配置在外壳内,第一风腔分别与换热器和出风口相连通,第一风扇位于第一风腔内,第一风扇配置为朝向出风口吹送与换热器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新风模块包括新风风机和新风通道,新风风机通过新风通道与第一风腔相连通,新风风机、新风通道与第一风腔位于同一气流流向上,新风风机配置为朝向第一风腔吹送室外的新风,在保证第一风扇吹出冷风的前提下,第一风扇还可以将新鲜空气输往室内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逯成林,孙合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5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