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效风道加热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5712发布日期:2023-04-20 00:51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效风道加热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风道空气加热器,尤其涉及一种中效风道加热器结构。


背景技术:

1、空气加热器是主要对气体流进行加热的电加热设备。空气加热器的加热元件不锈钢加热管,是在无缝钢管内装入电热丝,空隙部分填满有良好导热性和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后缩管而成的。当电流通过高温电阻丝的时候,产生的热通过结晶氧化镁粉向加热管表面扩散,再传递到被加热空气中去,以达到加热的目的。

2、申请号:cn202122351277.7公开了一种可均匀加热的风道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加热管道、加热组件、风机、进风管道、管道基座,所述加热管道具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加热管道的内部,所述加热管道连接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连接风机,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平行加热组件和螺旋加热组件,所述平行加热组件连接螺旋加热组件,所述螺旋加热组件为螺旋加热管,螺旋加热管的两端具有固定部,固定部连接于加热管道的内壁上,采用螺旋加热管和平行加热管的结合能够大幅提高加热管道的加热效率,螺旋加热管能够提升内部风速,结合加热管道提高加热均匀度。

3、但是上述装置使用时,在风道空气加热器在对空气进行加热过程中,由于风道空气加热器缺乏空气过滤功能,灰尘长时间堆积在风道空气加热器内,容易降低风道加热器使用耐久性,同时风道空气加热器对空气的加热长度较长,使得装置整体较大。因此,需要提出一种中效风道加热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效风道加热器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中效风道加热器结构,包括装置主筒,所述装置主筒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排气封板和进气封板,所述装置主筒内侧设置有第二内筒,所述第二内筒内设置有第一内筒,所述第一内筒内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螺旋加热管,所述螺旋加热管两端均固定安装在第一内筒内侧壁,所述第一内筒外侧壁与第二内筒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电加热管,所进气封板外侧壁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装置主筒内侧壁固定安装有保温层。

4、优选地,所述第一内筒两端固定安装在排气封板和进气封板内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内筒两端固定安装在排气封板和进气封板内侧壁之间,若干所述电加热管固定安装在排气封板和进气封板内侧壁之间。

5、优选地,所述排气封板上开设有出气孔,所述进气封板上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第一内筒连通,所述出气孔与装置主筒内侧壁与第二内筒外侧壁之间连通。

6、优选地,所述第一内筒靠近排气封板一端等距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贯通孔,所述第二内筒中段等距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连通第一内筒内部和第一内筒外侧壁与第二内筒之间,所述第二贯通孔连通第一内筒外侧壁与第二内筒之间和第二内筒外侧壁与装置主筒内侧壁之间。

7、优选地,所述第一贯通孔对着电加热管之间,所述第二贯通孔正对电加热管。

8、优选地,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安装框、过滤网和紧固螺栓,所述安装框通过紧固螺栓与进气封板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内侧壁之间固定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安装框设置在进气孔外侧壁。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通过设置过滤机构,对进入装置内空气进行过滤,避免灰尘长时间堆积在风道空气加热器内,进而增加装置使用时的耐久性。

11、2、通过设置螺旋加热管,使得从进气孔进入的空气进入第一内筒内,螺旋加热管能够提升内部风速,增加装置的加热效率。

12、3、通过将螺旋加热管与电加热管并排设置,经过螺旋加热管将空气加速加热后从第一贯通孔进入第一内筒外侧壁和第二内筒内侧壁之间,再通过第二贯通孔进入装置主筒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中效风道加热器结构,包括装置主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筒(1)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排气封板(2)和进气封板(3),所述装置主筒(1)内侧设置有第二内筒(5),所述第二内筒(5)内设置有第一内筒(4),所述第一内筒(4)内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螺旋加热管(6),所述螺旋加热管(6)两端均固定安装在第一内筒(4)内侧壁,所述第一内筒(4)外侧壁与第二内筒(5)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电加热管(7),所进气封板(3)外侧壁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装置主筒(1)内侧壁固定安装有保温层(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效风道加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筒(4)两端固定安装在排气封板(2)和进气封板(3)内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内筒(5)两端固定安装在排气封板(2)和进气封板(3)内侧壁之间,若干所述电加热管(7)固定安装在排气封板(2)和进气封板(3)内侧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效风道加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封板(2)上开设有出气孔(11),所述进气封板(3)上开设有进气孔(10),所述进气孔(10)与第一内筒(4)连通,所述出气孔(11)与装置主筒(1)内侧壁与第二内筒(5)外侧壁之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效风道加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筒(4)靠近排气封板(2)一端等距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贯通孔(8),所述第二内筒(5)中段等距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二贯通孔(9),所述第一贯通孔(8)连通第一内筒(4)内部和第一内筒(4)外侧壁与第二内筒(5)之间,所述第二贯通孔(9)连通第一内筒(4)外侧壁与第二内筒(5)之间和第二内筒(5)外侧壁与装置主筒(1)内侧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效风道加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通孔(8)对着电加热管(7)之间,所述第二贯通孔(9)正对电加热管(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效风道加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安装框(12)、过滤网(13)和紧固螺栓(14),所述安装框(12)通过紧固螺栓(14)与进气封板(3)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12)内侧壁之间固定设置有过滤网(13),所述安装框(12)设置在进气孔(10)外侧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效风道加热器结构,包括装置主筒,其特征在于,装置主筒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排气封板和进气封板,装置主筒内侧设置有第二内筒,第二内筒内设置有第一内筒,第一内筒内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螺旋加热管,螺旋加热管两端均固定安装在第一内筒内侧壁,第一内筒外侧壁与第二内筒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电加热管,装置主筒内侧壁固定安装有保温层。通过设置过滤机构,对进入装置内空气进行过滤,避免灰尘长时间堆积在风道空气加热器内,进而增加装置使用时的耐久性,通过设置螺旋加热管,使得从进气孔进入的空气进入第一内筒内,螺旋加热管能够提升内部风速,增加装置的加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肖尚宝,王帮荣,张友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市蓝江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