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热水降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82285发布日期:2023-06-28 14:3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循环热水降温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介质传热,涉及热介质冷却技术,具体为循环热水降温器。


背景技术:

1、在发电厂、化工厂等大型工厂中,许多工艺环节中都会发生放热,例如:各种反应器、锅炉、蒸汽机等设备,一般情况下,为了保持这些放热设备的正常工作环境,会采用冷却水进行冷却,冷却水在冷却降温后形成循环热水,循环热水会集中在储水池内进行集中散热,散热完成后形成冷却水进行循环使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循环热水进行集中散热时,存在散热不彻底,影响后续设备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所描述的循环热水在散热时存在散热不彻底,影响后续的冷却效果,同时在循环热水中携带的杂质、碎屑容易堵塞管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循环热水降温器。

2、本实用新型使用降温桶,在降温桶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孔,循环热水的热水进水管从降温桶的顶部进入降温桶,在降温桶的底部缓冲、沉淀后,将循环热水中的杂质、碎屑沉淀在降温桶的底部,同时在降温桶内通过筒壁与空气进行换热,进行初步换热,降温,在降温桶内的水位到达出水孔的位置时,初步换热后的循环热水沿着出水孔从降温桶内排至储水池内,在从降温桶排至储水池的过程中,循环热水与空气充分接触,进行进一步散热,之后集中在储水池内进行散热;既实现了循环热水的散热,又实现了循环热水中杂质、碎屑的去除;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循环热水降温器,包括储水池、冷水出水管、热水进水管和降温桶,所述降温桶设置在储水池进水口的上方,所述冷水出水管与储水池连通,所述热水进水管从降温桶的顶部延伸至降温桶的内腔中与降温桶连通,所述降温桶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降温桶通过出水孔与储水池的进水口连通。

4、进一步限定,且所述出水孔的设置高度大于降温桶高度的1/2。

5、进一步限定,所述降温桶的内腔中设置有螺旋降温管,所述螺旋降温管与降温桶同轴设置,所述螺旋降温管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螺旋降温管上出水孔的设置位置与降温桶上出水孔的设置位置对应,所述热水进水管与螺旋降温管连通。

6、进一步限定,所述循环热水降温器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储水池的进水口,所述降温桶放置在支撑架的上方。

7、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架包括纵向支撑杆和横向支撑杆,所述纵向支撑杆和横向支撑杆呈十字交叉状设置在储水池的进水口,所述降温桶设置在纵向支撑杆的上方和横向支撑杆的上方。

8、进一步限定,所述循环热水降温器还包括多级冷却桶体,每级冷却桶体设置有多个降温桶,上一级冷却桶体设置在下一级冷却桶体的上方,且上一级冷却桶体通过降温桶上的出水孔与下一级冷却桶体的进水口连通,第一级冷却桶体对应的降温桶与热水进水管连通,末级冷却桶体通过降温桶上的出水孔与储水池的进水口连通。

9、进一步限定,所述降温桶为金属桶。

10、进一步限定,所述降温桶的筒壁外侧环绕有散热翅片。

11、进一步限定,所述储水池内设置有扰动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本实用新型循环热水降温器,其包括储水池、冷水出水管、热水进水管和降温桶,降完温形成的循环热水沿着热水进水管从降温桶的顶部进入降温桶内,在降温桶的底部缓冲、沉淀后,将循环热水中的杂质、碎屑沉淀在降温桶的底部,同时进入降温桶内的循环热水,通过降温桶的桶壁与空气进行换热,进行初步降温;在降温桶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孔,当降温桶内的水位到达出水孔的位置时,初步降温后的循环热水沿着出水孔从降温桶内排至储水池内,在从降温桶排至储水池的过程中,循环热水与空气充分接触,进行进一步散热,之后集中在储水池内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既实现了循环热水的散热,又实现了循环热水中杂质、碎屑的去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循环热水在散热时存在散热不彻底,影响后续的冷却效果,同时在循环热水中携带的杂质、碎屑容易堵塞管道的技术问题。

14、2、出水孔的设置高度大于降温桶高度的1/2,有助于循环热水在降温桶内与降温桶的桶壁进行充分换热。

15、3、在降温桶的内腔中设置有螺旋降温管,从热水进水管排出的循环热水先进入螺旋降温管,螺旋降温管能够增大换热面积,使得循环热水在降温桶内充分换热,在螺旋降温管内沉淀降温后沿着螺旋降温管上的出水孔和降温桶上的出水孔与储水池的进水口连通。

16、4、在储水池的进水口设置有支撑架,通过支撑架将降温桶固定在储水池进水口的上方。

17、5、本实用新型的循环热水降温器还包括多级冷却桶体,每级冷却桶体设置有多个降温桶,上一级冷却桶体设置在下一级冷却桶体的上方,且上一级冷却桶体通过降温桶上的出水孔与下一级冷却桶体的进水口连通,在循环热水从上一级冷却桶体下落至下一级冷却桶体中时能够与空气充分换热,提高散热效果;同时在每一级冷却桶体的降温桶底部进行缓冲和沉淀,去除杂质和碎屑。

18、6、降温桶为金属桶,金属桶的筒壁导热效果好,能够提高循环热水的散热效果。

19、7、降温桶的筒壁外侧环绕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能够增加降温桶桶壁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20、8、储水池内设置有扰动桨,通过扰动桨对储水池内的循环热水进行扰动,使得储水池内的循环热水与空气充分接触,提高了散热效果。



技术特征:

1.循环热水降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池(1)、冷水出水管(2)、热水进水管(3)和降温桶(4),所述降温桶(4)设置在储水池(1)进水口的上方,所述冷水出水管(2)与储水池(1)连通,所述热水进水管(3)从降温桶(4)的顶部延伸至降温桶(4)的内腔中与降温桶(4)连通,所述降温桶(4)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孔(41),所述降温桶(4)通过出水孔(41)与储水池(1)的进水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热水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41)的设置高度大于降温桶(4)高度的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热水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桶(4)的内腔中设置有螺旋降温管(42),所述螺旋降温管(42)与降温桶(4)同轴设置,所述螺旋降温管(42)上设置有出水孔(41),所述螺旋降温管(42)上出水孔(41)的设置位置与降温桶(4)上出水孔(41)的设置位置对应,所述热水进水管(3)与螺旋降温管(42)连通。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循环热水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热水降温器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储水池(1)的进水口,所述降温桶(4)放置在支撑架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热水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纵向支撑杆(5)和横向支撑杆(6),所述纵向支撑杆(5)和横向支撑杆(6)呈十字交叉状设置在储水池(1)的进水口,所述降温桶(4)设置在纵向支撑杆(5)的上方和横向支撑杆(6)的上方。

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循环热水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热水降温器还包括多级冷却桶体,每级冷却桶体设置有多个降温桶(4),上一级冷却桶体设置在下一级冷却桶体的上方,且上一级冷却桶体通过降温桶(4)上的出水孔(41)与下一级冷却桶体的进水口连通,第一级冷却桶体对应的降温桶(4)与热水进水管(3)连通,末级冷却桶体通过降温桶(4)上的出水孔(41)与储水池(1)的进水口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循环热水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桶(4)为金属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循环热水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桶(4)的筒壁外侧环绕有散热翅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热水降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1)内设置有扰动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了循环热水降温器,属于介质传热技术领域,其包括储水池、冷水出水管、热水进水管和降温桶,降温桶设置在储水池进水口的上方,冷水出水管与储水池连通,热水进水管从降温桶的顶部延伸至降温桶的内腔中与降温桶连通,降温桶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孔,降温桶通过出水孔与储水池的进水口连通。本技术既实现了循环热水的散热,又实现了循环热水中杂质、碎屑的去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循环热水在散热时存在散热不彻底,影响后续的冷却效果,同时在循环热水中携带的杂质、碎屑容易堵塞管道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梁延龙,曹义平,张向辉,赵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延长石油压裂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