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干燥机的余热回收装置

文档序号:34261947发布日期:2023-05-25 04:56阅读:43来源:国知局
热泵干燥机的余热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装置,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泵干燥机的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热泵实质上是一种热量提升装置,高温热泵烘干机组利用逆卡诺原理,从周围环境中吸取热量,并把它传递给被加热的对象(温度较高的物体),其工作原理与制冷机相同,都是按照逆卡诺循环工作的,所不同的只是工作温度范围不一样。

2、中国实用新型公开说明书cn107525392a公开了一种热泵干燥机的余热回收装置,此设备由包括连接于热泵干燥机的室外蒸发器的换热器3,所述换热器3内部设置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所述热风通道的进口设置有用于抽走湿热空气的抽风风机31,所述热风通道的出口靠近热泵干燥机的室外蒸发器的进风侧;所述冷风通道的进口布置在热泵干燥机的外部,所述冷风通道的出口朝向热泵干燥机的室内冷凝器的进风侧。通过抽风风机将干燥作业产生的湿热空气抽入换热器,经过热风通道吹向室外蒸发器,冷风经过冷风通道吹向室内冷凝器,在换热器内冷风与湿热空气进行热交换,提高冷风的温度,利用了湿热空气的余热;室外蒸发器的第一风机工作,在室外蒸发器的进风侧产生负压吸力将热风通道中流出的湿热空气抽入室外蒸发器再排到室外,利用湿热空气的余热为冷媒液体蒸发供热,同样利用了湿热空气的余热。其湿热空气的余热在经过风机进入循环时,湿热空气中包含有较多的水汽,在进入干燥室对物体干燥时,导致内部气体湿度过大,其次是对于干燥室,热量流失较快,未采用任何保温措施,以及管道与干燥室的接装位置处,会进行气体交流,进而导致热量散失。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热泵干燥机的余热回收装置,通过在干燥外室的内壁贴合有外室贴合气囊,在干燥内室的外壁贴合有内室贴合气囊,且内室贴合气囊和外室贴合气囊的内部留有容纳腔,用于对干燥内室的内腔进行保温,同时利用外室贴合气囊和内室贴合气囊受热膨胀的特性,进而挤压一组密封圈一和密封圈二,促使另一组密封圈一和密封圈二对耐高热管道贴合干燥外室和干燥内室的连通处、热风通道贴合干燥外室和干燥内室的连通处进行密封,防止气流交换,进而热量散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泵干燥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干燥外室,所述干燥外室的顶端插装有顶盖,所述干燥外室和顶盖的表面贯穿有多个管道通口,所述干燥外室的外壁挂装有室外蒸发器,所述室外蒸发器远离干燥外室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风机,所述室外蒸发器的出风口位置处连通有两组冷风通道,两组所述冷风通道的一端连通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冷风通道和热风通道,所述热风通道的一端穿过管道通口连通有干燥内室;

3、所述换热器的底端连通有送风管道,所述换热器通过送风管道与压缩机之间呈连通状态设置,所述压缩机的表面连通有一组耐高热管道,所述耐高热管道贯穿干燥外室和干燥内室的一端连通有室内冷凝器,所述室内冷凝器朝向干燥外室内腔的一面安装有送风风机,所述热风通道与干燥内室内腔的连接处设置有抽风风机;

4、所述耐高热管道和热风通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密封圈一,一组所述密封圈一贴合于干燥内室的内壁,一组所述密封圈一贴合于干燥外室的外壁,且两组密封圈一之间的距离为干燥外室的外壁和干燥内室的内壁之间的距离。

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的内腔沿着干燥外室的宽度方向分为三个腔室,三个所述腔室分别为冷腔、热腔以及冷腔,三个所述腔室之间互不连通,两组所述冷风通道和一组送风管道分别连通于两个冷腔。

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位于热腔的底端连通有湿热循环管道,所述湿热循环管道呈环状螺旋状设置,且湿热循环管道的一端连通有第一风机。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风机的内部贴合有水箱,所述水箱固定连接于干燥外室的外壁,所述湿热循环管道的底端连通有冷凝水收集箱。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干燥外室的内壁贴合有外室贴合气囊,所述干燥内室的外壁贴合有内室贴合气囊,且内室贴合气囊和外室贴合气囊的内部留有容纳腔。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耐高热管道和热风通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密封圈二,一组所述密封圈二贴合于内室贴合气囊的表面,另一组所述密封圈二贴合于外室贴合气囊的表面。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干燥内室的内壁贴合有温度感应装置,所述温度感应装置与第一风机、室外蒸发器、压缩机、换热器、抽风风机以及室内冷凝器呈电性连接设置。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干燥外室的内壁贴合有外室贴合气囊,在干燥内室的外壁贴合有内室贴合气囊,且内室贴合气囊和外室贴合气囊的内部留有容纳腔,用于对干燥内室的内腔进行保温,同时利用外室贴合气囊和内室贴合气囊受热膨胀的特性,进而挤压一组密封圈一和密封圈二,促使另一组密封圈一和密封圈二对耐高热管道贴合干燥外室和干燥内室的连通处、热风通道贴合干燥外室和干燥内室的连通处进行密封,防止气流交换,进而热量散失;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干燥内室内腔的高热高湿气体通过抽风风机进入到湿热循环管道再流入至第一风机,经过第一风机旋转产生的压力促使高热高湿气体进入循环,进而进行余热再次利用,其湿热循环管道的内部包裹有水箱,其高热气体在流动的过程中对水箱内的水体进行加热时,其高热气体温度下降,高热气体内所含的水汽液体,进而祛除部分水汽。



技术特征:

1.一种热泵干燥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干燥外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外室(1)的顶端插装有顶盖(2),所述干燥外室(1)和顶盖(2)的表面贯穿有多个管道通口(3),所述干燥外室(1)的外壁挂装有室外蒸发器(10),所述室外蒸发器(10)远离干燥外室(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风机(11),所述室外蒸发器(10)的出风口位置处连通有两组冷风通道(12),两组所述冷风通道(12)的一端连通有换热器(5),所述换热器(5)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进行热交换的冷风通道(12)和热风通道(4),所述热风通道(4)的一端穿过管道通口(3)连通有干燥内室(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干燥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5)的内腔沿着干燥外室(1)的宽度方向分为三个腔室,三个所述腔室分别为冷腔、热腔以及冷腔,三个所述腔室之间互不连通,两组所述冷风通道(12)和一组送风管道(6)分别连通于两个冷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干燥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5)位于热腔的底端连通有湿热循环管道(8),所述湿热循环管道(8)呈环状螺旋状设置,且湿热循环管道(8)的一端连通有第一风机(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干燥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11)的内部贴合有水箱(23),所述水箱(23)固定连接于干燥外室(1)的外壁,所述湿热循环管道(8)的底端连通有冷凝水收集箱(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干燥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外室(1)的内壁贴合有外室贴合气囊(20),所述干燥内室(14)的外壁贴合有内室贴合气囊(19),且内室贴合气囊(19)和外室贴合气囊(20)的内部留有容纳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泵干燥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热管道(17)和热风通道(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密封圈二(22),一组所述密封圈二(22)贴合于内室贴合气囊(19)的表面,另一组所述密封圈二(22)贴合于外室贴合气囊(20)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干燥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内室(14)的内壁贴合有温度感应装置(13),所述温度感应装置(13)与第一风机(11)、室外蒸发器(10)、压缩机(7)、换热器(5)、抽风风机(16)以及室内冷凝器(15)呈电性连接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泵干燥机的余热回收装置,具体涉及余热回收装置领域,包括干燥外室,干燥外室的顶端插装有顶盖,干燥外室和顶盖的表面贯穿有多个管道通口,其技术要点为:通过在干燥外室的内壁贴合有外室贴合气囊,在干燥内室的外壁贴合有内室贴合气囊,且内室贴合气囊和外室贴合气囊的内部留有容纳腔,用于对干燥内室的内腔进行保温,同时利用外室贴合气囊和内室贴合气囊受热膨胀的特性,进而挤压一组密封圈一和密封圈二,促使另一组密封圈一和密封圈二对耐高热管道贴合干燥外室和干燥内室的连通处、热风通道贴合干燥外室和干燥内室的连通处进行密封,防止气流交换,进而热量散失。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刘焱,郝文刚,王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1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