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4989发布日期:2023-04-19 12:15阅读:36来源:国知局
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空调,尤其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1、目前,立式空调室内机一般竖直放置在支撑面上,立式空调室内机具有形成其外观的机壳,机壳通常具有相对设置的顶端和底端,其顶端和底端可为其长度方向设置的两端,机壳上设置有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室内出风口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为了更好的营造室内环境,在立式空调室内机内增加了引入新风的模块,新风模块一般设置在机壳内,机壳上设置有供新风流出的新风出风口,新风模块将室外新风引入机壳内然后通过新风出风口流出机壳外,通常室外新风的温度与空调风的温度相差较大,即夏天吹热风,冬天吹冷风。因此与室内温差较大的室外新风吹向用户时会造成用户不适,用户体验较差。但是,目前的立式空调,其新风出风口流出的新风通常与室内出风口流出的新风在机壳外侧进行混风,其混风后的新风与室内风的温差改变速率较低,仍会使用户感受到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3、机壳,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的顶端和底端,机壳上设有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

4、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机壳内;

5、室内风机,设置于机壳内且驱动室内风经室内进风口进入机壳内与室内换热器换热,换热后的室内风经室内出风口流出;

6、第一新风出风口,设置于机壳上且位于室内出风口的上侧或下侧;

7、新风模块,包括设置于机壳内的新风风机腔和设置于新风风机腔内的新风风机,新风风机腔与室外和第一新风出风口连通,新风风机驱动室外新风进入新风风机腔内,新风风机腔内的新风从第一新风出风口流出;

8、新风出风风道,设置在第一新风出风口的内侧,新风出风风道与第一新风出风口联通,新风出风风道相对于室内出风口靠近机壳的前侧设置,第一新风出风口相对于室内出风口靠近机壳的前侧设置,在机壳的长度方向上,第一新风出风口和室内出风口至少部分重合;

9、新风风机腔内的至少部分新风流至新风出风风道内,在新风出风风道内与至少部分室内出风口流出的室内风混风后由第一新风出风口吹入室内。

10、本申请通过将新风出风风道相对于室内出风口靠近机壳的前侧设置,使得第一新风出风口相对于室内出风口靠近机壳的前侧设置。在机壳的长度方向上,第一新风出风口和室内出风口至少部分重合,以使得至少部分室内出风口流出的室内风可流至新风出风风道内,在新风出风风道内与新风出风风道内的新风混风,从而实现在机壳内部实现混风的效果,可提高新风与室内风的温差的改变,减小空调室内风与新风的温差,提高新风的舒适感。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机壳上还设置有第二新风出风口,第二新风出风口和室内出风口在机壳的长度方向上至少部分对应重合设置,室内出风口流出的室内风和第二新风出风口流出的室外新风在机壳外侧混风后吹入室内。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新风出风口在机壳的长度方向上至少部分与第一新风出风口对应重合设置,至少部分第二新风出风口流出的新风在机壳外与第一新风出风口流出的新风和室内风的混风进行混风。

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新风出风口设置有导风格栅,导风格栅包括呈包围结构的导风件,导风件设置于第一新风出风口内,导风件用于将通过第一新风出风口的新风导向机壳的前侧且与机壳的前侧面呈角度设置。

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件包括两个平行的第一导风支板和两个平行的第二导风支板,其中一第二导风支板的两端与两个第一导风支板的顶端连接,另一第二导风支板的两端与两个第一导风支板的底端连接。

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格栅还包括多个连杆,至少部分连杆分别连接导风件和第一新风出风口。

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机壳内且其内设有新风风机腔的新风蜗壳;

17、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新风导风件,其与新风蜗壳连接且其内形成有与新风风机腔连通的新风导风腔,新风导风腔与新风出风风道连接且与第二新风出风口连通,通过新风导风件将新风风机腔内的新风导流至第一新风出风口和第二新风出风口处。

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机壳包括其上设有室内出风口、第一新风出风口和第二新风出风口的面板座,面板座内设有位于第一新风出风口内侧的新风出风风道,面板座上设有位于第一新风出风口内侧且将新风出风风道和新风导风腔连通的新风连通口。

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室内出风口包括左右设置的第一室内出风口和第二室内出风口,第一室内出风口和第二室内出风口的上侧或下侧分别设有左第一新风出风口和右第一新风出风口,左第一新风出风口和右第一新风出风口的内侧分别设有新风出风风道,新风导风腔包括与新风风机腔连接的第一新风导风腔、连接在第一新风导风腔和其中一个新风出风风道之间的第二新风导风腔以及连接在第一新风导风腔和另一个新风出风风道之间的第三新风导风腔,第二新风导风腔和第三新风导风腔左右设置。

2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新风出风口位于第一室内出风口和第二室内出风口之间,第二新风导风腔和第三新风导风腔的前端均设有开口,第二新风导风腔和第三新风导风腔通过其前端的开口与相对应的第二新风出风口连通。



技术特征:

1.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新风出风口设置有导风格栅,所述导风格栅包括呈包围结构的导风件,所述导风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新风出风口内,所述导风件用于将通过所述第一新风出风口的新风导向所述机壳的前侧且与所述机壳的前侧面呈角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件包括两个平行的第一导风支板和两个平行的第二导风支板,其中一所述第二导风支板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第一导风支板的顶端连接,另一所述第二导风支板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第一导风支板的底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格栅还包括多个连杆,至少部分所述连杆分别连接所述导风件和所述第一新风出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壳内且其内设有所述新风风机腔的新风蜗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其上设有所述室内出风口、第一新风出风口和第二新风出风口的面板座,所述面板座内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新风出风口内侧的所述新风出风风道,所述面板座上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新风出风口内侧且将所述新风出风风道和所述新风导风腔连通的新风连通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出风口包括左右设置的第一室内出风口和第二室内出风口,所述第一室内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室内出风口的上侧或下侧分别设有左第一新风出风口和右第一新风出风口,所述左第一新风出风口和右第一新风出风口的内侧分别设有所述新风出风风道,所述新风导风腔包括与所述新风风机腔连接的第一新风导风腔、连接在所述第一新风导风腔和其中一个所述新风出风风道之间的第二新风导风腔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新风导风腔和另一个所述新风出风风道之间的第三新风导风腔,所述第二新风导风腔和第三新风导风腔左右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一室内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室内出风口之间,所述第二新风导风腔和第三新风导风腔的前端均设有开口,所述第二新风导风腔和所述第三新风导风腔通过其前端的所述开口与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室内换热器;室内风机;第一新风出风口,设于机壳上且位于室内出风口的上侧或下侧;新风模块,包括新风风机腔,新风风机驱动室外新风进入新风风机腔内,新风风机腔内的新风从第一新风出风口和第二新风出风口流出;新风出风风道,设置在第一新风出风口的内侧,新风出风风道与第一新风出风口联通,第一新风出风口相对于室内出风口靠近机壳的前侧设置,在机壳的长度方向上,第一新风出风口和室内出风口部分重合;新风风机腔内的至少部分新风流至新风出风风道内,在新风出风风道内与至少部分室内出风口流出的室内风混风后由第一新风出风口吹入室内。提高新风出风效率,提高第一新风出风口的混风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功,赵现枫,蒋智群,曲明伟,胡继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