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温差换热的立式高效绕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19626发布日期:2023-06-01 01:02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大温差换热的立式高效绕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热交换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大温差换热的立式高效绕管换热器,属于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1、空分装置冷箱内的换热设备通常使用铝制板翅式热交换器,属间壁式热交换器。该结构的热交换器由两股及以上流体进行换热,在流体流向的每个截面均存在传热温差。根据制造工艺及材料性能等特点,相关标准规定该类热交换器的最大温差不超过30k。一旦超过该温差,热交换器被拉裂的风险大大提高。而冷箱内的换热设备由于被珠光砂填埋,不易发现故障,检修成本大。泄露的低温介质大大增加了整个空分装置的运行风险。

2、因此,存在大温差的热交换器采用绕管式热交换器来避免该问题,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为此设计了一种用于大温差换热的立式高效绕管换热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解决大温差产生的温差应力给铝制板翅式热交换器带来的拉裂泄露风险,并提供一种热效果好,结构紧凑,拥有温度补偿能力的用于大温差换热的立式高效绕管换热器。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用于大温差换热的立式高效绕管换热器,它包括中心管和壳体组成,所述中心管架设在支撑板上,该支撑板焊接在壳体内侧,该中心管分别由中心筒、中心筒上封头、中心筒下封头组成,其中中心筒上封头和中心筒下封头分别连接有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并在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上分别设置有管接头,上下两个管接头通过缠绕在中心筒上的换热管连接,所述上连接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还设置有上缩节和下缩节。

3、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分别与上封头、下封头连接,形成的封闭腔供正流流体使用,壳体靠上端位置设置有正流进口接管,在下封头靠近中心位置设置有正流出口接管设置,方便正流流体流出,所述上封头和下封头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分别用于将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穿插通过。

4、作为优选:所述下连接管中还设置有分隔板,用于将反流流体的冷热端进行隔断。

5、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外侧还设置支座,用于设备的安装。

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其一是保证换热效果;其二是换热设备内流体分布均匀;其三是解决由大温差产生的温差应力带来拉裂铝制板翅式热交换器的困境;第四取消固定管板结构,采用多个管接头与换热管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大温差换热的立式高效绕管换热器,它包括中心管和壳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架设在支撑板上,该支撑板焊接在壳体内侧,该中心管分别由中心筒、中心筒上封头、中心筒下封头组成,其中中心筒上封头和中心筒下封头分别连接有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并在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上分别设置有管接头,上下两个管接头通过缠绕在中心筒上的换热管连接,所述上连接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还设置有上缩节和下缩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温差换热的立式高效绕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分别与上封头、下封头连接,形成的封闭腔供正流流体使用,壳体靠上端位置设置有正流进口接管,在下封头靠近中心位置设置有正流出口接管设置,方便正流流体流出,所述上封头和下封头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分别用于将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穿插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温差换热的立式高效绕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管中还设置有分隔板,用于将反流流体的冷热端进行隔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大温差换热的立式高效绕管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还设置支座,用于设备的安装。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大温差换热的立式高效绕管换热器,它包括中心管和壳体组成,所述中心管架设在支撑板上,该支撑板焊接在壳体内侧,该中心管分别由中心筒、中心筒上封头、中心筒下封头组成,其中中心筒上封头和中心筒下封头分别连接有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并在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上分别设置有管接头,上下两个管接头通过缠绕在中心筒上的换热管连接,所述上连接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还设置有上缩节和下缩节。本技术解决了大温差产生的温差应力给铝制板翅式热交换器带来的拉裂泄露风险,具有热效果好,结构紧凑,拥有温度补偿能力等诸多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忠,高毅,康康,彭旭东,谢伟,金蒙蒙,洪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