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装置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42012发布日期:2023-05-13 10:0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换热装置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1、对于螺杆机组来说,冷冻油的流量和油温控制是保证机组能够稳定运行的两个关键因素,特别是油温控制,目前常见的是采用板式换热器利用系统中循环的冷媒来对系统的油进行换热,从而达到降低机组油温的目的。

2、但对于机型较小的机组而言,采用独立的板式换热器用来控制油温有下面问题无法解决,影响机组的油冷效果。首先,普通的油冷设备需要一定的压力差才能使冷媒进入油冷却器中换热。但对于小型机组来说,由于其本身结构较为紧凑,无法实现足够的压差来保证油冷过程中冷媒的供应。其次,常规油冷系统采用系统中的冷媒进行换热,由于机组运行过程中冷凝组件内冷媒本身温度较高,从而导致进入油冷却器中的冷媒温度较高,无法达到预想中换热的效果。并且,由于机组在不同水温下运行工况不同,冷凝组件中冷媒的温度和压力不同,在某些恶劣的工况时冷媒温度比常规情况下高,冷冻油冷却效果进一步减弱,油温相对较高,影响机组安全可靠运行和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冷却冷冻油的冷却冷媒温度更低且所需压差更小的换热装置及空调。

2、一种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用于空调中冷却压缩机排出的冷冻油,所述冷却组件包括:

3、第一换热部件,设于所述冷冻油的流经管道上;及

4、第二换热部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部件;

5、其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及所述第二换热部件之中填充有冷却冷媒,所述冷却冷媒在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与所述第二换热部件之间循环且不流通至所述压缩机。

6、上述换热装置,具有专门用于冷却冷冻油的冷却组件,冷却组件中的冷却冷媒并不取自于压缩机产生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冷媒,而是另外独立循环的冷却冷媒。冷却冷媒不进入压缩机,不需要参与空调的制冷循环,相比于制冷冷媒而言,冷却冷媒对冷冻油进行冷却循环所需要的压差明显减小,冷却冷媒的温度也会更低,冷却效果更佳。此外,冷却冷媒受空调的工况的影响更小。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相互隔断的第一管段及第二管段;

8、其中,所述第一管段作为所述第二换热部件,用于流通所述冷却冷媒,所述第二管段与所述压缩机连通,用于流通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冷媒。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包括回油管件,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冻油经所述回油管件回流至所述压缩机;

10、所述第一换热部件设于所述回油管件上。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油管件包括油分离器及管路,所述油分离器具有进口、第一出口以及第二出口,并通过所述进口连通所述压缩机,所述油分离器用于将所述压缩机排出的所述制冷冷媒和所述冷冻油分离;

12、其中,分离后的所述冷冻油经所述第一出口及所述管路回流至所述压缩机,分离后的所述制冷冷媒由所述第二出口流入所述第二管段。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设置于所述管路上,且在所述冷冻油的流动路径上,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油换热件和冷媒换热件,所述油换热件连通于所述回油管件中,并供所述冷冻油流过,所述冷媒换热件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部件,并供所述冷却冷媒流过;

15、流过所述油换热件的所述冷冻油和流过所述冷媒换热件的所述冷却冷媒换热。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设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与所述第二换热部件之间;

17、所述冷却冷媒经所述第一连通管由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流向所述第二换热部件,经所述第二连通管由所述第二换热部件流向所述第一换热部件;

18、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二换热部件。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与所述第二换热部件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冷却冷媒沿单一流向在两者之间循环。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部件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

21、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换热装置。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100)包括冷却组件(10),所述冷却组件(10)用于空调中冷却压缩机(210)排出的冷冻油,所述冷却组件(1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组件(30),所述冷凝组件(30)包括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包括相互隔断的第一管段(31)及第二管段(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回油管件(230),所述压缩机(210)排出的冷冻油经所述回油管件(230)回流至所述压缩机(2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件(230)包括油分离器(231)及管路(233),所述油分离器(231)具有进口、第一出口以及第二出口,并通过所述进口连通所述压缩机(210),所述油分离器(231)用于将所述压缩机(210)排出的所述制冷冷媒和所述冷冻油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11)设置于所述管路(233)上,且在所述冷冻油的流动路径上,所述第一换热部件(11)位于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压缩机(21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11)包括油换热件(111)和冷媒换热件(113),所述油换热件(111)连通于所述回油管件(230)中,并供所述冷冻油流过,所述冷媒换热件(113)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部件(13),并供所述冷却冷媒流过;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10)还包括第一连通管(15)和第二连通管(17),所述第一连通管(15)和所述第二连通管(17)设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11)与所述第二换热部件(1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11)与所述第二换热部件(13)之间设置有单向阀(19),所述冷却冷媒沿单一流向在两者之间循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部件(13)在重力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11)。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10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及空调。换热装置包括冷却组件,冷却组件用于冷却空调中压缩机排出的冷冻油。冷却组件包括第一换热部件及第二换热部件。第一换热部件设于所述冷冻油的流经管道上,第二换热部件连通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其中,第一换热部件及第二换热部件之中填充有冷却冷媒,冷却冷媒在第一换热部件与第二换热部件之间循环且不流通至压缩机。上述换热装置,具有专门用于冷却冷冻油的冷却组件,其中的冷却冷媒并不取自于压缩机产生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冷媒,而是另外的冷却冷媒。冷却冷媒不进入压缩机,不需要参与空调的制冷循环,相比于制冷冷媒而言,其循环所需要的压差明显减小,温度也会更低,冷却效果更佳,受空调工况的影响更小。

技术研发人员:龙忠铿,杨友照,练浩民,陈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