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水泥窑窑尾余热的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47651发布日期:2023-04-20 01:11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水泥窑窑尾余热的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水泥窑余热发电,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水泥窑窑尾余热的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水泥窑分解炉余热发电的过程为图1所示,水泥窑分解炉内的含尘高温气体会依次经过各级旋风筒(从c4级逐步到c1级)与物料进行换热,逐级换热后,温度从880℃降低到330±30℃,从c1出口出来后进入余热发电锅炉进行热交换,产生蒸汽带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由于c1出口的温度只有330±30℃,导致余热发电锅炉的热交换效率较低,余热发电效率整体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提高水泥窑窑尾余热的发电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泥窑分解炉内的含尘高温气体依次经过各级旋风筒逐级与物料进行换热后,直接将c1出口的气体通入余热发电锅炉进行发电,导致余热发电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够对通入余热发电锅炉的气体的温度进行提高,有效提高了整体的余热发电效率。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提高水泥窑窑尾余热的发电装置,包括水泥窑分解炉、高温烟尘分离器、c1出口管道和余热发电锅炉;所述高温烟尘分离器上设置有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所述输入管道与所述水泥窑分解炉连通,能够将所述水泥窑分解炉中的含尘高温气体输送至所述高温烟尘分离器中;所述输出管道与所述余热发电锅炉连通,所述c1出口管道与所述余热发电锅炉连通。

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出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c1出口管道连通,所述c1出口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余热发电锅炉连通。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出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输入端与所述高温烟尘分离器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为盲端,所述第二管道套设于所述c1出口管道的外部,且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余热发电锅炉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输出端设置于所述第二管道靠近所述盲端的外侧,并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高温烟尘分离器的下方设置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上设置有翻板阀。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入管道上设置有高温闸阀和入口膨胀节。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出管道上设置有出口膨胀节。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料管上设置有下料膨胀节。

9、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0、本申请通过采用水泥窑分解炉、高温烟尘分离器、c1出口管道和余热发电锅炉;在高温烟尘分离器上设置有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将输入管道与水泥窑分解炉连通,从而能够将水泥窑分解炉中的含尘高温气体输送至高温烟尘分离器中,进而进行除尘处理得到高温洁净气体;然后将输出管道与余热发电锅炉连通,同时将c1出口管道与余热发电锅炉连通,将高温洁净气体和c1出口管道中的气体输送至余热发电锅炉中进行余热发电,使得余热发电所需的热量相比于之前得到大幅提升,最终有效提高了余热发电的效率;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泥窑分解炉内的含尘高温气体依次经过各级旋风筒逐级与物料进行换热后,直接将c1出口的气体通入余热发电锅炉进行发电,导致余热发电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够对通入余热发电锅炉的气体的温度进行提高,有效提高了整体的余热发电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水泥窑窑尾余热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窑分解炉(1)、高温烟尘分离器(2)、c1出口管道(3)和余热发电锅炉(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水泥窑窑尾余热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道(6)的输出端与所述c1出口管道(3)连通,所述c1出口管道(3)的输出端与所述余热发电锅炉(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水泥窑窑尾余热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道(6)包括第一管道(61)和第二管道(6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水泥窑窑尾余热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烟尘分离器(2)的下方设置有下料管(7),所述下料管(7)上设置有翻板阀(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水泥窑窑尾余热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道(5)上设置有高温闸阀(51)和入口膨胀节(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水泥窑窑尾余热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道(6)上设置有出口膨胀节(9)。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水泥窑窑尾余热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管(7)上设置有下料膨胀节(71)。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提高水泥窑窑尾余热的发电装置,包括水泥窑分解炉、高温烟尘分离器、C1出口管道和余热发电锅炉;所述高温烟尘分离器上设置有输入管道和输出管道;所述输入管道与所述水泥窑分解炉连通,能够将所述水泥窑分解炉中的含尘高温气体输送至所述高温烟尘分离器中;所述输出管道与所述余热发电锅炉连通,所述C1出口管道与所述余热发电锅炉连通。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泥窑分解炉内的含尘高温气体依次经过各级旋风筒逐级与物料进行换热后,直接将C1出口的气体通入余热发电锅炉进行发电,导致余热发电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能够对通入余热发电锅炉的气体的温度进行提高,有效提高了整体的余热发电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任立刚,过建新,郑永乐,王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柏能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