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气态氯乙烯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99056发布日期:2023-08-10 06:1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气态氯乙烯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冷凝器,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气态氯乙烯冷凝器。


背景技术:

1、电石法生产氯乙烯的过程中,气态氯乙烯在精馏系统中因为工艺原理的需要 ,会经过多次气液相的转变。自机后冷却器的氯乙烯气体进入全凝器,用5℃水将大部分氯乙烯冷凝成液体,氯乙烯液体去单体缓冲罐除去水分,全凝器未冷凝下来的气体(主要为惰性气体)进入尾气冷凝器,经一35℃盐水冷却后,进入单体缓冲罐。尾气冷凝器中未冷凝的气体,去变压吸附经吸附氯乙烯和乙炔后定压排空。尾气冷凝的效率决定了企业的单体消耗和安全环保因素,因此必须得到保证。

2、现尾气冷凝器采用并联形式,通过分析a、b阀门开度-出口温度数据得出冷凝器负荷经常出现不一致现象,说明原料气在经过冷凝器时,易出现偏流现象,且难以调整控制,造成原料气冷凝效果变差,使氯乙烯收集效率差,从而易导致氯乙烯冷凝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效的气态氯乙烯冷凝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效的气态氯乙烯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下侧设置有进管,所述进管的上侧设置有出管,所述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的进水口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与进管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的出水口分别通过第四连接管、第五连接管和第六连接管与出管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连接有第一横管,所述第五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之间连接有第二横管,所述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

4、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所述第一阀体设置于第一连接管中部,所述第二阀体设置于第四连接管中部且位于第四连接管和出管之间,所述第一横管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阀体,所述进管的中部且位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第四阀体,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下端且位于第一横管和出管之间设置有第五阀体,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中部且位于第二冷凝器与第一横管之间设置有第六阀体,所述第五连接管的中端且位于第二横管和出管之间设置有第七阀体,所述第二横管的中端设置有第八阀体,所述出管的一端且位于第五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九阀体,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下端且位于第二横管和出管之间设置有第十阀体,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中端且位于第三冷凝器和第二横管之间设置有第十一阀体,所述第六连接管和出管之间设置有第十二阀体。

5、优选的,所述第一阀体、第四阀体、第五阀体、第六阀体、第十阀体和第十一阀体均为dn150阀体。

6、优选的,所述第二阀体、第三阀体、第七阀体、第八阀体、第九阀体和第十二阀体均为dn100阀体。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气态氯乙烯冷凝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8、该高效的气态氯乙烯冷凝器,通过将现有冷凝器由3台并联方式,改为一级、二级串联形式,并根据生产需要任意切换,原料气由“y”形流动,改变为一级、二级单线输送,有效避免了原料气偏流现象,达到了防止尾气流量出现不均衡的目标,亦提高了尾气冷凝器的使用效率。

9、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连接形式,能够防止尾气流量出现不均衡,有效提高冷热交换的充分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的气态氯乙烯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凝器(1)、第二冷凝器(2)和第三冷凝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器(1)、第二冷凝器(2)和第三冷凝器(3)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冷凝器(1)、第二冷凝器(2)和第三冷凝器(3)下侧设置有进管(4),所述进管(4)的上侧设置有出管(5),所述第一冷凝器(1)、第二冷凝器(2)和第三冷凝器(3)的进水口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7)和第三连接管(8)与进管(4)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1)、第二冷凝器(2)和第三冷凝器(3)的出水口分别通过第四连接管(9)、第五连接管(10)和第六连接管(11)与出管(5)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9)和第二连接管(7)之间连接有第一横管(12),所述第五连接管(10)和第三连接管(8)之间连接有第二横管(13),所述第一冷凝器(1)、第二冷凝器(2)和第三冷凝器(3)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气态氯乙烯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阀体(14)和第二阀体(15),所述第一阀体(14)设置于第一连接管(6)中部,所述第二阀体(15)设置于第四连接管(9)中部且位于第四连接管(9)和出管(5)之间,所述第一横管(12)的中部设置有第三阀体(16),所述进管(4)的中部且位于第一连接管(6)和第二连接管(7)之间设置有第四阀体(17),所述第二连接管(7)的下端且位于第一横管(12)和出管(5)之间设置有第五阀体(18),所述第二连接管(7)的中部且位于第二冷凝器(2)与第一横管(12)之间设置有第六阀体(19),所述第五连接管(10)的中端且位于第二横管(13)和出管(5)之间设置有第七阀体(20),所述第二横管(13)的中端设置有第八阀体(21),所述出管(5)的一端且位于第五连接管(10)和第三连接管(8)之间设置有第九阀体(22),所述第三连接管(8)的下端且位于第二横管(13)和出管(5)之间设置有第十阀体(23),所述第三连接管(8)的中端且位于第三冷凝器(3)和第二横管(13)之间设置有第十一阀体(24),所述第六连接管(11)和出管(5)之间设置有第十二阀体(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气态氯乙烯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14)、第四阀体(17)、第五阀体(18)、第六阀体(19)、第十阀体(23)和第十一阀体(24)均为dn150阀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气态氯乙烯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体(15)、第三阀体(16)、第七阀体(20)、第八阀体(21)、第九阀体(22)和第十二阀体(25)均为dn100阀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冷凝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气态氯乙烯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下侧设置有进管,所述进管的上侧设置有出管,所述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的进水口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与进管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第三冷凝器的出水口分别通过第四连接管、第五连接管和第六连接管与出管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连接有第一横管。本技术通过调整连接形式,能够防止尾气流量出现不均衡,有效提高冷热交换的充分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颖,王海刚,陈巨德,李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天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