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性佳的太阳能集热联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6801发布日期:2023-04-19 10:1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气密性佳的太阳能集热联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具体为气密性佳的太阳能集热联箱。


背景技术:

1、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清洁能源,不产生任何的环境污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太阳能制取热水,因明显的环保和经济效益而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太阳能集热联箱,又名太阳能工程联集箱、太阳能工程集热箱、集热器,太阳能集热联箱、连接器,太阳能集热联箱是太阳能热水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收集储存太阳能热量。

2、1、在安装太阳能集热联箱时,需要将真空管与联箱的管孔连接,为保证管孔的密封性,一般都在管孔内设置密封圈,而密封圈的密封性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削弱,导致联箱的气密性下降,因此亟需改进;2、真空管一般都是直接与联箱连接,而联箱缺乏对真空管的支撑,因此影响了真空管的稳固性;3、太阳能集热联箱一般为单层壳体结构,热量容易向外传递,导致部分热量损耗,因此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气密性佳的太阳能集热联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气密性佳的太阳能集热联箱,包括联箱外壳、进水管、排水管、环形气囊和密封圈,所述进水管安装在联箱外壳的一端,进水管与联箱外壳连通,所述排水管安装在联箱外壳的另一端,排水管与联箱外壳连通,所述联箱外壳两侧的外壁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管孔,且所述管孔的内部固定有管套,所述管套内壁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环槽,所述环形气囊设置在第一环槽的内部,环形气囊的外壁与第一环槽的内壁紧密粘黏,所述第一环槽两侧的管套内壁上皆设置有第二环槽,所述密封圈设置在第二环槽的内部,密封圈的外壁与第二环槽的内壁紧密粘黏,所述联箱外壳的内侧固定有联箱内壳,且所述联箱内壳与联箱外壳之间设置有真空腔,所述真空腔的内部设置有保温结构。

3、优选的,所述联箱外壳底部的两外壁上皆固定有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的内部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安装孔,用于太阳能集热联箱的安装工作。

4、优选的,所述管套的顶端安装有充气管,充气管与环形气囊连通,且充气管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便于往环形气囊内部充气。

5、优选的,所述管套的一侧设置有托板,且所述托板的表面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弧形槽,弧形槽与管套相对应,为真空管提供了支撑力,提高了真空管安装的稳固性。

6、优选的,所述保温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聚氨酯发泡层、保温棉层、岩棉层,所述真空腔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聚氨酯发泡层,且所述聚氨酯发泡层一侧的真空腔内部设置有保温棉层,并且所述保温棉层一侧的真空腔内部设置有岩棉层,起到了保温隔热的作用,可防止热量向外传递,减少了热量损耗。

7、优选的,所述托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与托板的底端焊接,支撑杆的底端与联箱外壳的外壁焊接,便于将托板固定在联箱的两侧。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气密性佳的太阳能集热联箱不仅采用多重密封结构,气密性好,提高了真空管安装的稳固性,而且采用双层结构,阻热效果好,减少了热量损耗;

9、(1)通过设置有管套、第一环槽、环形气囊、第二环槽、密封圈、充气管、单向阀,管套的内壁上设有两组密封圈,密封圈之间的管套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气囊,通过充气管往环形气囊内充入气体,使得环形气囊膨胀,填补了真空管与管套之间的缝隙,进一步提高了管套的密封性,单向阀的设置可防止气体漏出,采用多重密封结构,从而提升了联箱的气密性;

10、(2)通过设置有托板、弧形槽、支撑杆,托板通过支撑杆固定在联箱外壳的两侧,真空管位于托板内部的弧形槽中,托板为真空管提供了支撑力,从而提高了真空管安装的稳固性;

11、(3)通过设置有聚氨酯发泡层、保温棉层、岩棉层,由于该联箱采用联箱外壳和联箱内壳组合的双层结构,联箱外壳和联箱内壳内部的真空腔中分别填充有聚氨酯发泡层、保温棉层、岩棉层,起到了保温隔热的作用,从而可防止热量向外传递,减少了热量损耗。



技术特征:

1.气密性佳的太阳能集热联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联箱外壳(1)、进水管(4)、排水管(5)、环形气囊(16)和密封圈(18),所述进水管(4)安装在联箱外壳(1)的一端,进水管(4)与联箱外壳(1)连通,所述排水管(5)安装在联箱外壳(1)的另一端,排水管(5)与联箱外壳(1)连通,所述联箱外壳(1)两侧的外壁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管孔(2),且所述管孔(2)的内部固定有管套(3),所述管套(3)内壁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环槽(15),所述环形气囊(16)设置在第一环槽(15)的内部,环形气囊(16)的外壁与第一环槽(15)的内壁紧密粘黏,所述第一环槽(15)两侧的管套(3)内壁上皆设置有第二环槽(17),所述密封圈(18)设置在第二环槽(17)的内部,密封圈(18)的外壁与第二环槽(17)的内壁紧密粘黏,所述联箱外壳(1)的内侧固定有联箱内壳(6),且所述联箱内壳(6)与联箱外壳(1)之间设置有真空腔(7),所述真空腔(7)的内部设置有保温结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佳的太阳能集热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箱外壳(1)底部的两外壁上皆固定有安装板(9),且所述安装板(9)的内部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佳的太阳能集热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3)的顶端安装有充气管(13),充气管(13)与环形气囊(16)连通,且所述充气管(13)的内部安装有单向阀(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佳的太阳能集热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3)的一侧设置有托板(10),且所述托板(10)的表面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弧形槽(11),弧形槽(11)与管套(3)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佳的太阳能集热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结构(8)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聚氨酯发泡层(801)、保温棉层(802)、岩棉层(803),所述真空腔(7)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聚氨酯发泡层(801),且所述聚氨酯发泡层(801)一侧的真空腔(7)内部设置有保温棉层(802),并且所述保温棉层(802)一侧的真空腔(7)内部设置有岩棉层(80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密性佳的太阳能集热联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0)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的顶端与托板(10)的底端焊接,支撑杆(12)的底端与联箱外壳(1)的外壁焊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气密性佳的太阳能集热联箱,包括联箱外壳、进水管、排水管、环形气囊和密封圈,进水管安装在联箱外壳的一端,进水管与联箱外壳连通,排水管安装在联箱外壳的另一端,排水管与联箱外壳连通,联箱外壳两侧的外壁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管孔,且管孔的内部固定有管套,环形气囊设置在第一环槽的内部,密封圈设置在第二环槽的内部,联箱外壳的内侧固定有联箱内壳,且联箱内壳与联箱外壳之间设置有真空腔,真空腔的内部设置有保温结构。本技术不仅采用多重密封结构,气密性好,提高了真空管安装的稳固性,而且采用双层结构,阻热效果好,减少了热量损耗。

技术研发人员:赵景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日丽节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