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材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86967发布日期:2023-08-20 16:2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木材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木材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1、家具类产品如门、柜子、箱体、木桌等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均为木材,通过对木材进行加工处理、拼接组装后可以得到成型的家具。由于木材本身存在一定的水分,而木材的含水率与实木家具的内在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含水量较大的木材所制成的家具容易发生开裂或变形现象,因此木材在制作家具之前都会进行烘干处理。

2、但是现有的木材烘干设备还存在以下的不足:由于在烘干前需木材有序插放在到烘箱(或烘干筒)的内置架(可参见cn217275365u、cn207729923u等)上,而烘干后需要将烘箱(或烘干筒)内已烘干木材先取出,完成腾空后可再次放入待干燥木材。因此在整个使用过程中,木材装卸工作量大、操作繁琐,所需时间长,占用了烘干设备的有效烘干时间,同时也存在烘干设备内大量热量的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木材烘干装置,以解决木材装卸效率低、占用有效烘干时间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一种木材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筒,该烘干筒一端设有进出口,该进出口处可转动地安装有密封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轨道车、固定轨道段和过渡轨道段;所述烘干筒内固定设置有内轨道段;所述固定轨道段、过渡轨道段及内轨道段依次设置;所述轨道车可依次经所述固定轨道段、过渡轨道段及内轨道段进入所述烘干筒内;所述轨道车上放置有木材放置架;所述过渡轨道段设置在升降机构上。

3、采用上述方案,常态时,该固定轨道段、过渡轨道段及内轨道段高度相等并依次相连,此时该轨道车可依次经所述固定轨道段、过渡轨道段及内轨道段进入所述烘干筒内。而待干燥木材可预先放装在木材放置架上,该木材放置架可吊放(吊车)或叉放(叉车)到轨道车上,然后随轨道车一起推进入所述烘干筒内,然后通过升降机构将所述过渡轨道段下调到位,留出密封盖可转动关闭的空间,不会被阻挡干涉,然后将该密封盖转动后关闭所述进出口。而烘干完成后,先打开密封盖,然后通过升降机构将所述过渡轨道段调高复位,然后将该木材放置架随轨道车一起沿依次内轨道段、过渡轨道段和固定轨道段向外拉出。而在整个烘干过程中,木材始终在木材放置架上,不需要中途装卸操作,省时省力、不会占用了烘干设备的烘干时间,轨道车进出时间短,间歇时间小,带走热量少,因此既可将木材批量地快速输送进入烘干筒内烘干,同时烘干后又可快速从烘干筒内整体拿出,省时省力、可提高烘干效率并更加节能。

4、而该木材放置架上木材的装卸,不是在所述烘干筒内完成,在时间上相互不影响。

5、另外,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过渡轨道段的位置高度,通过对过渡轨道段的升降调节,以解决所述烘干筒的进出口处的密封盖打开或关闭时存在干涉的问题,同时又保证了所述烘干筒的进出口处的轨道可正常衔接的问题。具体地,当该密封盖打开或关闭时,必须将该过渡轨道段降低到低于密封盖下边缘最低处并位于下方,以保证该密封盖转动时不会发生碰撞,同时使密封盖盖住烘干筒的进出口时无阻碍。而当轨道车需要进入烘干筒内或需要从烘干筒内拉出时,则需先将过渡轨道段提高并到复位高度,使内轨道段、过渡轨道段和固定轨道段等高相连,以保证轨道车能正常行走,不会脱轨。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座、第一叉臂、第二叉臂、顶板及气缸,所述第一叉臂和第二叉臂中部交叉并铰接,该第一叉臂下端与底座铰接,该第一叉臂上端与顶板可滑动配合,该第二叉臂上端与顶板铰接,该第二叉臂下端与底座可滑动配合,该气缸尾座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上,该气缸输出端与第一叉臂或第二叉臂铰接;所述过渡轨道段固定在顶板上。

7、优选地,所述木材放置架包括底框和中间立架,该中间立架下端与底框中部固接;所述中间立架左侧设置有三个左托梁组,所述中间立架右侧设置有三个右托梁组。

8、在该木材放置架的三个左托梁组上可放置大量的左侧木板,而在该木材放置架的三个右托梁组上可放置大量的右侧木板,左右分开侧插放置,相当于现有长度方向推插方式,本操作更方便,可方便双人抬放操作。

9、优选地,所述左托梁组由若干不同高度的左托梁所构成。左侧可放置不同高度的若干木板。所述右托梁组由若干不同高度的右托梁所构成。右侧可放置不同高度的若干木板。

10、进一步地,所述左托梁或/和所述右托梁上安装有多个滚轮。木板放在左托梁或/和所述右托梁上,被滚轮支撑而轻松滑动,将木板放置后位移调整时更省力,同时可减少对木板表面的摩擦损伤。

11、进一步地,所述底框上设有叉车槽。方便叉车操作。

12、作为第二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座、顶板、伸缩杆和升降缸,该伸缩杆下端与底座连接,该伸缩杆上端与顶板连接,该升降缸固定在底座上,该升降缸输出端与顶板连接;所述过渡轨道段固定在顶板上。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第一、本实用新型在整个烘干过程中,木材始终在木材放置架上,不需要中途装卸操作,省时省力、不会占用了烘干设备的烘干时间,轨道车进出时间短,间歇时间小,带走热量少,因此既可将木材批量地快速输送进入烘干筒内烘干,同时烘干后又可快速从烘干筒内整体拿出,省时省力、可提高烘干效率并更加节能;

15、第二、本实用新型由于该木材放置架上木材的装卸,而不是在所述烘干筒内完成,在时间上相互不影响;

16、第三、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过渡轨道段的位置高度,使所述烘干筒的进出口处的密封盖可正常打开或关闭,避免干涉,同时保证所述烘干筒的进出口处的轨道可正常衔接;

17、第四、本实用新型该升降机构采用使过渡轨道段自动升降,省时省力,不需要手动操作;

18、第五、本实用新型木材放置架可放置占据空间小,可放置大量的木板,同时可分层间隔开,使不同高度木板,及木板的上下面都能很好受热;

19、第五、本实用新型不同于现有结构设计,具有操作更方便,可方便双人抬放操作,更加开放,可减少阻挡;而由于木板放在左托梁或/和所述右托梁上,被滚轮支撑而轻松滑动,将木板放置后位移调整时更省力,同时可减少对木板表面的摩擦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木材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筒(1),该烘干筒(1)一端设有进出口(1-1),该进出口(1-1)处可转动地安装有密封盖(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轨道车(2)、固定轨道段(3)和过渡轨道段(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材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8)包括底座(8-1)、第一叉臂(8-2)、第二叉臂(8-3)、顶板(8-4)及气缸(8-5),所述第一叉臂(8-2)和第二叉臂(8-3)中部交叉并铰接,该第一叉臂(8-2)下端与底座(8-1)铰接,该第一叉臂(8-2)上端与顶板(8-4)可滑动配合,该第二叉臂(8-3)上端与顶板(8-4)铰接,该第二叉臂(8-3)下端与底座(8-1)可滑动配合,该气缸(8-5)尾座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8-1)上,该气缸(8-5)输出端与第一叉臂(8-2)或第二叉臂(8-3)铰接;所述过渡轨道段(4)固定在顶板(8-4)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材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材放置架(7)包括底框(7-1)和中间立架(7-2),该中间立架(7-2)下端与底框(7-1)中部固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木材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托梁组(7-3)由若干不同高度的左托梁(7-31)所构成;所述右托梁组(7-4)由若干不同高度的右托梁(7-41)所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木材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托梁(7-31)或/和所述右托梁(7-41)上安装有多个滚轮(7-5)。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木材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7-1)上设有叉车槽(7-1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材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8)包括底座(8-1)、顶板(8-4)、伸缩杆(801)和升降缸(802),该伸缩杆(801)下端与底座(8-1)连接,该伸缩杆(801)上端与顶板(8-4)连接,该升降缸(802)固定在底座(8-1)上,该升降缸(802)输出端与顶板(8-4)连接;所述过渡轨道段(4)固定在顶板(8-4)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一种木材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筒(1),该烘干筒(1)一端设有进出口(1‑1),该进出口(1‑1)处安装有密封盖(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轨道车(2)、固定轨道段(3)和过渡轨道段(4);所述烘干筒(1)内固定设置有内轨道段(5);所述固定轨道段(3)、过渡轨道段(4)及内轨道段(5)依次设置;所述轨道车(2)可依次经所述固定轨道段(3)、过渡轨道段(4)及内轨道段(5)进入所述烘干筒(1)内;所述轨道车(2)上放置有木材放置架(7);所述过渡轨道段(4)设置在升降机构(8)上。本技术可将木材批量地快速输送进入烘干筒(1)内烘干,同时烘干后又可快速从烘干筒(1)内整体拿出,省时省力、可提高烘干效率并更加节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迎春,胡渝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驰源门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