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防护百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8383发布日期:2023-05-28 01:35阅读:43来源:国知局
铝合金防护百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新型建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防护百叶。


背景技术:

1、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高层住宅等建筑物已经成为城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高层住宅建筑,通常需要在外墙安装空调外机等附属设施。为了建筑美观以及安全考虑,通常需要在高层建筑外墙为这些附属设置提供专门的安装腔。同时,为了防止高空坠物,必须对这些安装腔进行防护。防护百叶是常用的防护措施。防护百叶不仅可以防止高空坠物,还同时兼具保持建筑物外观整洁,实现空调外机的通风。由于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在数十年,防护百叶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又可能面临大风、暴雨雪等极端气候,因此对防护百叶的可靠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防护百叶既要能够安装牢固,又要便于对空调外机进行维修时的拆装,又要考虑到极端气候条件下不会发生损坏。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的防护百叶。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合金防护百叶,用于对建筑外墙附属物的安装腔进行防护,设置有竖架、防护板,所述竖架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防护板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防护板纵向间隔设置,所述竖架设置有竖杆、安装杆、端头,所述端头设置于竖杆的上下两端,所述竖杆设置有t型纵槽,所述安装杆设置有t型底座,所述t型底座插入在所述t型纵槽内,所述端头上设置有螺丝锁固部,所述安装杆还设置有竖直筋条部、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置有固定部、弹性部、凹形部,所述固定部与弹性部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与竖架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防护板插入在所述间隙内,所述固定部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弹性部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防护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防护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防护板设置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靠近所述防护板的第一边缘,所述防护板的第二边缘设置有折弯边,所述防护板第一边缘插入至所述凹形部内时,第一凸起卡入第一卡槽,第二凸起卡入第二卡槽,从而实现防护板的固定。

2、在凹形部的内侧壁上与所述间隙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顶起部,所述顶起部从凹形部的内侧壁向外凸出,当向上抬起防护板将所述防护板从所述间隙抽出时,所述防护板的第一边缘接触顶起部的表面并沿着所述顶起部的表面滑动,从而将防护板的第一凸起从所述固定部的第一卡槽滑出,利于防护板从间隙抽出。

3、所述防护板的下表面还设置有第三凸起,其位于第一凸起与所述防护板的第一边缘之间,所述防护板插入在固定部与弹性部之间的间隙内时,所述第三凸起卡合在所述凹形部的下侧壁上,加强防护板的固定。

4、所述防护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四凸起,其位于第二凸起与所述防护板的第二边缘之间,所述防护板插入在固定部与弹性部之间的间隙内时,所述第四凸起顶住弹性部的外侧面,对防护板的插入深度进行限位。

5、所述防护板上设置有纵向通孔,避免防护板在雨雪积压时被压得折弯,同时借助纵向对流增强散热。

6、所述第一凸起平行地设置有两个,与此相对应的第一卡槽也平行地设置有两个。

7、所述夹持部设置有至少两个。

8、所述防护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相邻竖架之间的间距,所述防护板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相邻夹持部之间的间距,所述防护板上设置有褶皱区。

9、所述折弯边向防护板上表面方向折弯,或者所述折弯边向防护板下表面方向折弯,或者所述折弯边为v型折弯结构。

10、所述第一边缘设置有柱状端部结构,或者所述第二边缘设置有柱状端部结构,或者所述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均设置有柱状端部结构。

11、所述夹持部的弹性部上侧还设置有连接筋条,所述连接筋条上设置有撬起结构,所述翘起结构为贯穿孔,或者盲孔,或者切口槽,或者半切口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多重卡合结构,使得能够实现防护板的固定;所述防护板上设置有纵向通孔,避免防护板雨雪积压被压折弯,同时借助纵向对流增强散热;设置有限位结构,避免拆装时用力过猛造成损坏;所述间隙与竖架之间的夹角为锐角,防护板向下倾斜且设置有折弯边,既能起到遮挡作用,又能提供镂空的通风通道。

13、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铝合金防护百叶,用于对建筑外墙附属物的安装腔进行防护,设置有竖架、防护板,所述竖架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防护板至少设置有两个,所述防护板纵向间隔设置,所述竖架设置有竖杆、安装杆、端头,所述端头设置于竖杆的上下两端,所述竖杆设置有t型纵槽,所述安装杆设置有t型底座,所述t型底座插入在所述t型纵槽内,所述端头上设置有螺丝锁固部,所述安装杆还设置有竖直筋条部、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置有固定部、弹性部、凹形部,所述固定部与弹性部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与竖架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防护板插入在所述间隙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弹性部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防护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防护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防护板设置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靠近所述防护板的第一边缘,所述防护板的第二边缘设置有折弯边,所述防护板第一边缘插入至所述凹形部内时,第一凸起卡入第一卡槽,第二凸起卡入第二卡槽,从而实现防护板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防护百叶,其特征在于,在凹形部的内侧壁上与所述间隙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顶起部,所述顶起部从凹形部的内侧壁向外凸出,当向上抬起防护板将所述防护板从所述间隙抽出时,所述防护板的第一边缘接触顶起部的表面并沿着所述顶起部的表面滑动,从而将防护板的第一凸起从所述固定部的第一卡槽滑出,利于防护板从间隙抽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防护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的下表面还设置有第三凸起,其位于第一凸起与所述防护板的第一边缘之间,所述防护板插入在固定部与弹性部之间的间隙内时,所述第三凸起卡合在所述凹形部的下侧壁上,加强防护板的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防护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四凸起,其位于第二凸起与所述防护板的第二边缘之间,所述防护板插入在固定部与弹性部之间的间隙内时,所述第四凸起顶住弹性部的外侧面,对防护板的插入深度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防护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上设置有纵向通孔,避免防护板在雨雪积压时被压得折弯,同时借助纵向对流增强散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防护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平行地设置有两个,与此相对应的第一卡槽也平行地设置有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防护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折弯边向防护板上表面方向折弯,或者所述折弯边向防护板下表面方向折弯,或者所述折弯边为v型折弯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防护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相邻竖架之间的间距,所述防护板的宽度不大于所述相邻夹持部之间的间距,所述防护板上设置有褶皱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防护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设置有柱状端部结构,或者所述第二边缘设置有柱状端部结构,或者所述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均设置有柱状端部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防护百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的弹性部上侧还设置有连接筋条,所述连接筋条上设置有撬起结构,所述撬起结构为贯穿孔,或者盲孔,或者切口槽,或者半切口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防护百叶,用于对建筑外墙附属物的安装腔进行防护,设置有竖架、防护板,所述固定部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弹性部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防护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防护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防护板设置有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靠近所述防护板的第一边缘,所述防护板的第二边缘设置有折弯边,所述防护板第一边缘插入至所述凹形部内时,第一凸起卡入第一卡槽,第二凸起卡入第二卡槽,从而实现防护板的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建源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