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能源机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14288发布日期:2023-07-07 15:4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能源机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能源机组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能源机组设备,通过对供暖水的二次调温,方便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对暖气设备的散热温度进行调节,并减少浪费。


背景技术:

1、能源机组设备通常是指针对能源转换相关的机组运行装置,其中在采用集中供暖中,可以指空气源热泵机组,通过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管以及水泵对水进行加热和传输,并将经过加热的水输送至供暖所在区域的散热装置进行供暖作业,达到供暖的效果;

2、该方法中热水在管道的传输中,会对经过的散热装置如暖气片和导热铜管进行散热,以此对供热区域进行供暖,然而热水在管道内的输送过程中,会存在部分损耗,且损耗的幅度根据供暖的具体区域和楼层的不同会产生变化,为此会出现不同区域的供暖场所温度存在差别的情况,且不便于工作人员调节,继而影响到使用者的使用感受,降低供暖设备的使用效果。

3、综上,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能源机组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能源机组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水在管道内的输送过程中,会存在部分损耗,且损耗的幅度根据供暖的具体区域和楼层的不同会产生变化,为此会出现不同区域的供暖场所温度存在差别的情况,且不便于工作人员调节,继而影响到使用者的使用感受,降低供暖设备使用效果的问题。

2、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能源机组设备,包括保温桶和暖气片本体,所述保温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次级机组框,所述保温桶内腔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铜管,所述保温桶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块,所述次级机组框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本体,所述水泵本体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贯穿至保温桶的内腔,所述水泵本体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贯穿次级机组框并与暖气片本体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暖气片本体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所述次级机组框内腔底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所述次级机组框内腔底部的后端且位于plc控制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wifi连接模块,所述wifi连接模块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所述保温桶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3、优选的,所述次级机组框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保温桶的内腔,且与旋转杆传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4、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表面通过三通管连通有第三导管,所述第三导管的一端连通有第四导管,所述第四导管的一端与保温桶的内腔连通。

5、优选的,所述第三导管的表面连通有电磁阀,所述暖气片本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阀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6、优选的,所述保温桶表面一侧的下端连通有第五导管,所述保温桶表面一侧的上端连通有第六导管。

7、优选的,述次级机组框内腔底部的后端且位于plc控制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与plc控制器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加热铜管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存储模块包括存储硬盘和内存条,所述wifi连接模块的型号为dl5228,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jasun-pdii-535,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wzp-130。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温桶、次级机组框、加热铜管、水泵本体、第一导管、第二导管、暖气片本体和出水管,加热铜管可以对保温桶内腔的水进行二次加热,并配合水泵本体、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将经过二次加热的水输送至暖气片本体的内腔进行散热供暖作业,装置配合plc控制器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在需要对供暖温度提高时,通过加热铜管进行二次加热,在需要供暖温度降低时,通过第六导管和外部水源向保温桶内腔添加额外的水以降低循环水的温度,从而配合暖气片本体达到对供暖温度调节的效果,且装置通过wifi连接模块可以将第一温度传感器对保温桶内腔的温度检测进行数据上传,方便使用者配合plc控制器进行连接和控制。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旋转杆、搅拌块、plc控制器、wifi连接模块和第一温度传感器,旋转杆和搅拌块的旋转可以让保温桶内腔的水进行搅拌,以此让装置在向保温桶内腔添加低温水时,让两种水温的水混合更快,从而增加装置对水温调节的速度,plc控制器、wifi连接模块和第一温度传感器配合对保温桶内腔的水温进行检测,且在水温达到设定值时,停止加热铜管的运行,并可以启动水泵本体对水进行输送,以此达到方便使用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能源机组设备,包括保温桶(1)和暖气片本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次级机组框(2),所述保温桶(1)内腔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铜管(3),所述保温桶(1)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旋转杆(4),所述旋转杆(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块(5),所述次级机组框(2)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本体(6),所述水泵本体(6)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一导管(7),所述第一导管(7)的一端贯穿至保温桶(1)的内腔,所述水泵本体(6)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导管(8),所述第二导管(8)的一端贯穿次级机组框(2)并与暖气片本体(9)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暖气片本体(9)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10),所述次级机组框(2)内腔底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plc控制器(11),所述次级机组框(2)内腔底部的后端且位于plc控制器(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wifi连接模块(12),所述wifi连接模块(12)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11)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所述保温桶(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3),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3)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1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能源机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机组框(2)内腔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贯穿至保温桶(1)的内腔,且与旋转杆(4)传动连接,所述电机(14)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能源机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0)的表面通过三通管连通有第三导管(15),所述第三导管(15)的一端连通有第四导管(16),所述第四导管(16)的一端与保温桶(1)的内腔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能源机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管(15)的表面连通有电磁阀(17),所述暖气片本体(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8),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8)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1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阀(17)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能源机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桶(1)表面一侧的下端连通有第五导管(19),所述保温桶(1)表面一侧的上端连通有第六导管(2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能源机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机组框(2)内腔底部的后端且位于plc控制器(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存储模块(21),所述存储模块(21)与plc控制器(11)双向电性连接,所述加热铜管(3)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存储模块(21)包括存储硬盘和内存条,所述wifi连接模块(12)的型号为dl5228,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3)的型号为jasun-pdii-535,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8)的型号为wzp-13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能源机组设备,包括保温桶和暖气片本体,所述保温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次级机组框,所述保温桶内腔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铜管;本技术通过设置保温桶、次级机组框、加热铜管、水泵本体、第一导管、第二导管、暖气片本体和出水管,装置配合PLC控制器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在需要对供暖温度提高时,通过加热铜管进行二次加热,在需要供暖温度降低时,通过第六导管和外部水源向保温桶内腔添加额外的水以降低循环水的温度,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水在管道内的输送过程中,会存在部分损耗,且损耗的幅度根据供暖的具体区域和楼层的不同会产生变化,为此会出现不同区域的供暖场所温度存在差别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谢继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创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