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823859发布日期:2023-04-19 20:52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空调器在出厂时,空调器中的冷媒量一般按照国标管长要求充注,即一般按照5米或7.5米管长进行充注冷媒,但在工程安装场合,经常需要用到超长连接管,一般管长为30-70米,在采用超长连接管时,为了保证机组的运行效果和可靠性,需要售后人员在实地安装超长连接管后,利用冷媒罐进行补充加液,这样不仅安装繁琐,而且增加了用户的成本,同时空调器在正常制冷运行过程中,无法进行自动调节修正冷媒充注量,可调性差,影响空调制冷效果及使用寿命:在高温运行时,系统压力高,压缩机负荷大,需及时卸载保护;在低温运行时,换热量低,内侧蒸发温度、压力低,按原“超长连接管加液量”冷媒多,易回液进压缩机的压缩腔,导致磨损(液态冷媒可压缩性差),损坏压缩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气管上设有超长连接气管,所述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液管上设有超长连接液管,所述室外机的冷凝器在进风口设有冷凝器散热器,所述室外机的控制器上设有控制器散热装置,所述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设有闭环的第一循环水路,所述的第一循环水路上设有循环水泵,所述的第一循环水路从循环水泵的一端依次经过冷凝器散热器、控制器散热装置和室内机的接水盘后回到循环水泵的另一端,所述的室外机设有可换热气分,所述的可换热气分外设有上外壁盘管和下外壁盘管,所述的上外壁盘管和下外壁盘管上设有第二循环水路,所述的第二循环水路包括前后依次相连的下连接管、下外壁盘管、连接管、上外壁盘管和上连接管,所述下连接管相对于下外壁盘管的另一端与控制器散热装置和冷凝器散热器之间的第一循环水路相连,所述上连接管相对于上外壁盘管的另一端与循环水泵和冷凝器散热器之间的第一循环水路相连,所述的连接管通过连接支管与循环水泵和冷凝器散热器之间的第一循环水路相连,所述的下连接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的上连接管上设有第四电磁阀,所述可换热气分的一个冷媒端口通过第一冷媒连接管与冷凝器的液管出口相连,另一个冷媒端口通过第二冷媒连接管与压缩机的回气口相连,所述的压缩机设置在室外机内,所述的第一冷媒连接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的第二冷媒连接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

4、作为优选,所述的循环水泵为双向循环水泵。

5、通过循环水泵能够切换第一循环水路的水流方向,从而实现自动补气控制和自动回液控制,在循环水泵反向启动时,利用控制器产生的热量对可换热气分的下部进行加热,从而使可换热气分内的液态冷媒气化得到气态冷媒,气态冷媒进入压缩机实现补气增压,在循环水泵正向启动时,利用接水盘中冷凝水的冷量对可换热气分的上部进行冷却,从而使得可换热气分内部降压,这样从冷凝器流出的部分液态冷媒就会流入可换热气分储存。

6、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循环水路上设有排气阀。

7、通过排气阀能够排出第一循环水路中可能产生的气体,避免第一循环水路因压力过大而破裂。

8、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凝器散热器为陶瓷散热片组。

9、一种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在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正常运行时,所述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均关闭,在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缺液时,进行自动补气控制,在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多液时,进行自动回液控制;

10、所述的自动补气控制为:打开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同时控制循环水泵反向启动,第一循环水路中的水从循环水泵流出,依次经过接水盘、控制器散热装置、下连接管、下外壁盘管、连接管和连接支管后,回到循环水泵,可换热气分中的冷媒被加热后气化得到气态冷媒,气态冷媒通过第二冷媒连接管进入压缩机的回气口,对压缩机进行增压;

11、所述的自动回液控制为:打开第二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同时控制循环水泵正向启动,第一循环水路中的水从循环水泵流出,一路直接流到冷凝器散热器,另一路依次经过连接支管、连接管、上外壁盘管和上连接管后流到冷凝器散热器,第一循环水路中的水从冷凝器散热器流出后依次经过控制器散热装置和接水盘后,回到循环水泵,从冷凝器流出的部分冷媒经过第一冷媒连接管进入可换热气分储存。

12、作为优选,在所述的自动补气控制过程中,若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转变为正常运行时,关闭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

13、在自动补气控制时,通过关闭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来停止补气,从而避免过度补气导致空调器多液。

14、作为优选,在所述的自动回液控制过程中,若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转变为正常运行时,关闭第二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

15、在自动回液控制时,通过关闭第二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来停止回液,从而避免过度回液导致空调器缺液。

16、本发明在缺液时利用控制器产生的热量对可换热气分的下部进行加热,产生的气态冷媒进入压缩机进行补气增压,在多液时利用接水盘中冷凝水的冷量对可换热气分的上部进行降温降压,使得从冷凝器流出的部分液态冷媒在压力的作用下流入可换热气分储存。

17、本发明对冷凝水的冷量和控制器产生的热量进行了利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同时在增设可换热气分的同时,没有产生能耗的较大提升,仅仅增加了循环水泵的能耗,利用极少的电能大大提升了空调器的性能。

18、本发明在安装时,无需售后专业人员从外部补充超长连接管的冷媒量,无需操作各种专用工具,从而提高了安装效率,减少了安装成本。

19、本发明在制冷运行过程中能自动调节空调器使的冷媒量,缺液时补气降低排气温度,实现对机组降温可靠运行,多液时回收多余冷媒,排除液态冷媒进压缩机,实现对机组防液击的功能。

20、在空调系统安装前,可换热气分中的冷媒量可按照超长连管的设计要求充注,再整体接入空调系统中,保证可换热器分中储存合适的冷媒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1)和室外机(2),所述室内机(1)与室外机(2)之间的气管上设有超长连接气管(3),所述室内机(1)与室外机(2)之间的液管上设有超长连接液管(4),所述室外机(2)的冷凝器(5)在进风口设有冷凝器散热器(6),所述室外机(2)的控制器上设有控制器散热装置(7),所述室内机(1)与室外机(2)之间设有闭环的第一循环水路(8),所述的第一循环水路(8)上设有循环水泵(9),所述的第一循环水路(8)从循环水泵(9)的一端依次经过冷凝器散热器(6)、控制器散热装置(7)和室内机(1)的接水盘(10)后回到循环水泵(9)的另一端,所述的室外机(2)设有可换热气分(11),所述的可换热气分(11)外设有上外壁盘管(12)和下外壁盘管(13),所述的上外壁盘管(12)和下外壁盘管(13)上设有第二循环水路(14),所述的第二循环水路(14)包括前后依次相连的下连接管(15)、下外壁盘管(13)、连接管(16)、上外壁盘管(12)和上连接管(17),所述下连接管(15)相对于下外壁盘管(13)的另一端与控制器散热装置(7)和冷凝器散热器(6)之间的第一循环水路(8)相连,所述上连接管(17)相对于上外壁盘管(12)的另一端与循环水泵(9)和冷凝器散热器(6)之间的第一循环水路(8)相连,所述的连接管(16)通过连接支管(18)与循环水泵(9)和冷凝器散热器(6)之间的第一循环水路(8)相连,所述的下连接管(15)上设有第一电磁阀(19),所述的上连接管(17)上设有第四电磁阀(20),所述可换热气分(11)的一个冷媒端口通过第一冷媒连接管(21)与冷凝器(5)的液管出口相连,另一个冷媒端口通过第二冷媒连接管(22)与压缩机(23)的回气口相连,所述的第一冷媒连接管(21)上设有第二电磁阀(24),所述的第二冷媒连接管(22)上设有第三电磁阀(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水泵(9)为双向循环水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循环水路(8)上设有排气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散热器(6)为陶瓷散热片组。

5.一种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正常运行时,所述的第一电磁阀(19)、第二电磁阀(24)、第三电磁阀(25)和第四电磁阀(20)均关闭,在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缺液时,进行自动补气控制,在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多液时,进行自动回液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自动补气控制过程中,若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转变为正常运行时,关闭第一电磁阀(19)和第三电磁阀(2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自动回液控制过程中,若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转变为正常运行时,关闭第二电磁阀(24)和第四电磁阀(2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冷凝器散热器、控制器散热装置、第一循环水路、可换热气分、第二循环水路、第一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本发明在制冷运行过程中能自动调节空调器使的冷媒量,缺液时补气降低排气温度,实现对机组降温可靠运行,多液时回收多余冷媒,排除液态冷媒进压缩机,实现对机组防液击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易忠衍,蒋建军,侯丽峰,赵虹宇,李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中广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