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部件、微通道换热器及其制备方法、空调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53803发布日期:2023-06-29 22:1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转接部件、微通道换热器及其制备方法、空调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相关构件,具体涉及一种转接部件、微通道换热器及其制备方法、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1、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2、微通道换热器因其具有换热效率高、内容积小、节省冷媒、成本低廉等众多优势,在空调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管包括多根扁管,多根扁管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与集流管连接,以实现冷媒在微通道换热器内的流动。目前,在将扁管与集流管焊接时,由于扁管与集流管的壁厚差异较大、扁管与集流管的接触面积有限、扁管与集流管焊接处焊料较难添加等众多问题,导致扁管与集流管之间难以保证焊接质量,连接操作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缓解现有微通道换热器的扁管与集流管的连接操作难度较大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转接部件,用于连接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与微通道扁管,所述转接部件包括:

3、部件主体,所述部件主体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端口,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端口,所述部件主体内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的冷媒流道;

4、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周壁呈圆形设置,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所述第一端口的一端用于与所述集流管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端口呈与所述微通道扁管的端部适配的扁形,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有所述第二端口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微通道扁管连接并连通。

5、根据本发明的转接部件,用于将集流管与微通道扁管连接并连通,相比直接将微通道扁管与集流管连接的方式,本发明的转接部件可以降低微通道扁管与集流管之间的连接操作难度。其中,第一连接部的外周壁呈圆形,使得第一连接部与集流管的侧壁连接时,第一连接部与集流管之间形成圆形的接触截面,在具体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时,焊接操作较为容易;同时,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端口呈扁形,且与微通道扁管的端部适配,使得第二连接部与微通道扁管连接时,第二连接部与微通道扁管的端部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在具体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时,焊接难度较低,且能够提高焊接质量。

6、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转接部件,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轴线为第一轴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轴线为第二轴线,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呈大于零的角度设置。

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垂直设置。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部件主体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部件主体的侧部。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部件主体包括主体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的侧部;

11、所述主体部具有第一截面,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横截面为具有第二截面,所述第一截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截面的面积。

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部件主体包括过渡部,所述过渡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所述过渡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截面平行的第三截面,沿所述第一连接部至所述主体部的方向,所述第三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

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过渡部和所述主体部共轴线设置;

14、和/或,所述第一截面和所述第三截面呈圆形设置;

15、和/或,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过渡部之间、所述过渡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以及主体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均一体成型。

1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流通截面呈扁形设置。

1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彼此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端口;

18、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端口,多个所述第二端口彼此间隔设置。

1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媒流道内设置有分流片,所述分流片上设置有供所述冷媒通过的通孔。

20、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

21、集流管,所述集流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分流口;

22、微通道扁管;

23、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一实施例提出的转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分流口连接,且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集流管连通,所述微通道扁管的端部套设在所述第二端口内,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微通道扁管连通。

24、根据本发明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实施例提出的转接部件,其有益效果可参考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的转接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25、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微通道换热器,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2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集流管焊接连接;和/或,所述微通道扁管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焊接连接。

2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还包括翅片组件,所述翅片组件套设在所述微通道扁管上。

2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翅片组件上设置有疏水层。

29、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本发明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任意一实施例提出的微通道换热器。

30、根据本发明的空调设备,包括本发明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意实施例提出的微通道换热器,其有益效果可参考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的转接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31、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制备方法,包括:

32、提供微通道扁管和翅片组件,将所述翅片组件套设至所述微通道扁管上;

33、提供集流管和转接部件,所述转接部件为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意实施例提出的转接部件,将所述集流管与所述转接部件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焊接连接,并将套设有所述翅片组件的所述微通道扁管与所述转接部件的第二连接部焊接连接;

34、向焊接完成的所述集流管、所述转接部件以及所述微通道扁管内通入气体,使所述微通道扁管内的压力大于或等于预设压力,所述微通道扁管在所述气体的压力作用下膨胀,使所述微通道扁管的外周壁与所述翅片组件的外周壁紧密抵接。

35、根据本发明的微通道换热器的制备方法,利用转接部件将集流管与微通道扁管连接并连通,相比直接将微通道扁管与集流管连接的方式,本发明微通道换热器的制备方法降低了微通道扁管与集流管之间的连接操作难度,操作方便,且可以提高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与微通道扁管的连接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转接部件,用于连接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流管(200)与微通道扁管(3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件(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的轴线为第一轴线(112),所述第二连接部(120)的轴线为第二轴线(122),所述第一轴线(112)与所述第二轴线(122)呈大于零的角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线(112)与所述第二轴线(122)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转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位于所述部件主体(101)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120)位于所述部件主体(101)的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主体(101)包括主体部(130),所述第一连接部(110)连接在所述主体部(130)的一端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120)连接于所述主体部(130)的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主体(101)包括过渡部(140),所述过渡部(140)连接在所述主体部(130)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之间,所述过渡部(140)具有与所述第一截面平行的第三截面,沿所述第一连接部(110)至所述主体部(130)的方向,所述第三截面的面积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所述过渡部(140)和所述主体部(130)共轴线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20)的流通截面呈扁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20)彼此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部(120)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二端口(1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流道(102)内设置有分流片,所述分流片上设置有供所述冷媒通过的通孔。

1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0)与所述集流管(200)焊接连接;和/或,所述微通道扁管(300)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0)焊接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还包括翅片组件(400),所述翅片组件(400)套设在所述微通道扁管(300)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组件(400)上设置有疏水层。

15.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

16.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相关构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接部件、微通道换热器及其制备方法、空调设备,转接部件包括部件主体,部件主体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端口,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端口,部件主体内设有连通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冷媒流道;第一连接部的外周壁呈圆形设置,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端口的一端用于与集流管连接并连通,第二端口呈与微通道扁管的端部适配的扁形,第二连接部设置有第二端口的一端用于与微通道扁管连接并连通。相比直接将微通道扁管与集流管连接的方式,本发明的转接部件可以降低微通道扁管与集流管之间的连接操作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田帆,孙西辉,马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