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体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43249发布日期:2023-08-25 08:05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体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尤其涉及一种整体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家用空调一般为分体式,内、外机需通过管路连接,结构不够紧凑,例如厨房等外墙一般也没有预设安装位,给空调的安装造成不便;现有一体式空调也需在墙上或窗户上开孔,布设散热软管,破坏装修影响美观。另外,传统空调在开启除湿模式下,会同时降低室内环境温度,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用以解决传统空调在开启除湿模式时,会同时伴随室内的温降的问题。

2、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的目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整体式空调,空调包括:

4、壳体,壳体内部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

5、蒸发器,设在上腔室;

6、主冷凝器,设在下腔室;

7、压缩机,设在下腔室且位于主冷凝器的一侧;

8、上腔室设有与蒸发器对应设置的进风口及进风挡板、第一出风口及对应第一出风口的第一导风板;

9、下腔室设有第二出风口及对应第二出风口的第二导风板;

10、上腔室设有连通进风口的冷却风道以及连通冷却风道和第一出风口的第一出风风道,蒸发器设置在冷却风道上;

11、下腔室形成有连通冷却风道和第二出风口的第二出风风道;压缩机和主冷凝器位于第二出风风道上,且压缩机位于主冷凝器的上游;

12、在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设置有导风组件,导风组件用于控制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的切换;当导风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出风风道关闭,冷却风道与第二出风风道连通;当导风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第二出风风道关闭,冷却风道与第一出风风道连通;

13、空调设有恒温除湿模式,

14、当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控制导风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当空调在恒温除湿模式下运行,控制导风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

15、进一步可选的,导风组件设于冷却风道出风位置处,

16、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可活动式蜗舌、第二可活动式蜗舌、传动杆、运动导风板以及驱动电机;

17、第一可活动式蜗舌和第二可活动式蜗舌相对设置在冷却风道出风位置的两侧且可在各自侧收起或伸展;

18、运动导风板可运动的设置在第一可活动式蜗舌和第二可活动式蜗舌之间,

19、传动杆一端与电机驱动连接,另一端与运动导风板连接;当导风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运动导风板与第一可活动式蜗舌配合关断第一出风风道,使冷却风道与第二出风风道连通,当导风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运动导风板与第二可活动式蜗舌配合关断第二出风风道,使冷却风道与第一出风风道连通。

20、进一步可选的,在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设有第一隔板,当导风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运动导风板的第一端抵接在第一隔板上,第二端与第一活动蜗舌配合在一起;当导风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运动导风板的第二端抵接在第一隔板上,第一端与第二活动蜗舌配合在一起。

21、进一步可选的,主冷凝器为套管式,内管流动的是水,外管流动的是制冷剂,管外流动的是第二出风风道的空气。

22、进一步可选的,空调设有主冷媒流路和旁通冷媒流路,空调还有副冷凝器,主冷凝器设置在主冷媒流路上,副冷凝器设置在旁通冷媒流路上且位于下腔室第二出风风道的流路上,副冷凝器为风冷式,通过旁通冷媒流路可选择的与主冷凝器串联在空调的制冷系统流路上,压缩机排出的气态制冷剂先流经副冷凝器,再流经主冷凝器;

23、在制冷模式下且空调器初始运行时,关断旁通冷媒流路;

24、在制冷模式下且主冷凝器内的水的温度高于系统预设水温上限值时,打开旁通冷媒流路。

25、进一步可选的,下腔室设置有压缩机腔室和主冷凝器腔室,压缩机设置在压缩机腔室,主冷凝器设置在主冷凝器腔室,副冷凝器设置在压缩机腔室;

26、主冷凝器腔室和压缩机腔室之间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设有连通主冷凝器腔室和压缩机腔室流体连通的通孔。

27、进一步可选的,在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设有第一隔板;

28、整体式空调在蒸发器的下方设有蒸发器底座,可收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

29、整体式空调在主冷凝器的下方设有集水箱,集水箱用于收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

30、集水箱采用敞口结构。

31、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整体式空调的控制方法,在制冷模式和恒温除湿模式下,控制方法还包括:

32、确定室内环境温度和空调的出风温度,并计算室内环境温度和空调的出风温度的温差δt;

33、将温差δt与对应模式下的第一设定值和第二设定值进行比较;

34、根据比较结果对压缩机运行频率进行调控。

35、进一步可选的,根据比较结果对压缩机运行频率进行调控,包括:

36、在温差δt大于第一设定值时,使压缩机降频运行;

37、在温差δt小于第二设定值时,使压缩机升频运行;

38、在温差δt小于等于第一设定值且大于等于第二设定值时,使压缩机保持当前频率运行。

39、进一步可选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40、确定主冷凝器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并计算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的温差δt水;

41、将温差δt水与第三设定值和第四设定值进行比较;

42、根据比较结果对主冷凝器外套管中的水流量进行调控。

43、进一步可选的,根据比较结果对主冷凝器外套管中的水流量进行调控,包括:

44、在温差δt水大于第三设定值时,增大水流量;

45、在温差δt水小于第四设定值时,减小水流量;

46、在温差δt水小于等于第三设定值且大于等于第四设定值时,保持当前水流量。

47、进一步可选的,在对主冷凝器的水流量进行调控过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

48、将出水温度与预设目标出水温度进行比较;

49、在出水温度大于预设目标出水温度时,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先通过副冷凝器进行换热后再进入主冷凝器;

50、在出水温度小于等于预设目标出水温度时,使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直接进入主冷凝器。

51、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空调为一体式,安装方便,无需布置连接管,结构紧凑,大大减少了占用面积;同时,空调内部设置有双风道,通过对导风组件控制可实现恒温除湿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整体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设于所述冷却风道出风位置处,所述导风组件包括第一可活动式蜗舌、第二可活动式蜗舌、传动杆、运动导风板以及驱动电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腔室和所述下腔室之间设有第一隔板,当所述导风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运动导风板的第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一隔板上,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可活动蜗舌式配合在一起;当所述导风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运动导风板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第一隔板上,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可活动式蜗舌配合在一起。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冷凝器为套管式,内管流动的是水,外管流动的是制冷剂,管外流动的是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空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体式空调,其特征在于,

8.一种用于控制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整体式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冷模式和恒温除湿模式下,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比较结果对压缩机运行频率进行调控,包括: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比较结果对所述主冷凝器外套管中的水流量进行调控,包括: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主冷凝器的水流量进行调控过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空调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包括:壳体,壳体内部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设有与蒸发器对应设置的进风口及进风挡板、第一出风口及对应的第一导风板;下腔室设有第二出风口及对应的第二导风板;上腔室设有连通进风口的冷却风道以及连通冷却风道和第一出风口的第一出风风道,蒸发器设置在冷却风道上;下腔室形成有连通冷却风道和第二出风口的第二出风风道;压缩机和主冷凝器位于第二出风风道上;在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设置有导风组件;当导风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第一出风风道关闭,冷却风道与第二出风风道连通;当空调在恒温除湿模式下运行,控制导风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强,叶培龙,车雯,冉明士,孙伟佳,杨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