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55043发布日期:2024-03-18 18:39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空调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


背景技术:

1、随着空调行业的不断发展,现在市场上推出了一种带有换气吹新风功能空调;空调的新风装置可以将室外的新鲜空气输入室内,空调的排风装置可以将室内的污浊空气过滤并排放到室外,完成更换新鲜空气吹新风;室外新风与室内浊风通过热交换器热交换后,能够使进入室内的新风温度更接近室内温度;现有技术中,新风装置功能单一,当室外空气质量较差且空气中存在异味时,引入室内的新风质量较差,用户体验感不好;缺少必要的增香组件,无法对引入室内的新风进行增香处理,导致室内空气质量降低;此外,现有增香组件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和可适用范围窄。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风装置功能单一和引入室内的新风质量较差及增香组件的结构复杂、可适用范围窄等问题。

2、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包括基座和增香组件,所述基座形成有新风风道;所述增香组件包括增香盒,所述增香盒设置在所述新风风道内且所述增香盒形成有储液腔和扩散腔,所述储液腔存储有增香液,所述增香液经雾化作用可成为增香气并进入所述扩散腔,或所述增香液进入所述扩散腔并经蒸发作用可成为增香气;所述扩散腔的侧壁形成有第一增香孔,所述第一增香孔连通所述扩散腔和新风风道;

3、所述扩散腔内的增香气经所述第一增香孔进入所述新风风道,并与流经所述新风风道的新风混合;或,

4、所述扩散腔内的增香气与经所述第一增香孔进入所述扩散腔内的新风混合,后经所述第一增香孔进入所述新风风道。

5、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增香盒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增香盒分隔为扩散腔和储液腔;所述隔板形成有流道,所述流道连通所述扩散腔和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的增香气可经所述流道进入所述扩散腔。

6、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增香盒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吸液棉棒,所述吸液棉棒的一端位于所述扩散腔内,所述吸液棉棒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储液腔内;在所述吸液棉棒的毛细作用下,所述储液腔内的增香液可进入所述扩散腔。

7、进一步可选地,所述隔板为平板且所述隔板使所述扩散腔和储液腔沿所述增香盒的高度方向上下设置;或,

8、所述隔板围设成环型结构或球型结构且所述隔板使所述储液腔和扩散腔沿所述隔板的径向方向内外设置。

9、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增香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可活动地围设在所述扩散腔的侧壁处,且所述挡板形成有第二增香孔,所述第二增香孔与第一增香孔对应;所述挡板包括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所述挡板处于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二增香孔与第一增香孔不连通,所述扩散腔内的增香气不能进入所述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的新风不能进入所述扩散腔;

10、所述挡板处于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二增香孔与第一增香孔连通,所述扩散腔内的增香气可进入所述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的新风可进入所述扩散腔;

11、所述挡板处于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之间时,调节所述挡板的位置,可调节所述第一增香孔和第二增香孔的流通面积。

12、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基座形成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安装盖;所述增香盒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盖上且所述增香盒位于所述新风风道内。

13、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挡板沿所述增香盒的高度方向可滑动地围设在所述扩散腔的侧壁外侧;所述安装盖形成有通孔;

14、所述增香组件还包括齿条和齿轮,所述齿条的一端与挡板连接,所述齿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盖上;

15、所述齿轮转动,使所述齿条移动,进而所述挡板沿所述增香盒的高度方向滑动。

16、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增香组件还包括超声波雾化器和/或加热带;所述超声波雾化器设置在所述储液腔内,所述超声波雾化器使所述增香液转化为增香气;

17、所述加热带设置在所述扩散腔内,所述加热带可使所述扩散腔内的增香液转化为增香气。

18、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热交换件和过滤器;所述基座形成有沿新风的流向依次设置的过滤器安装腔、增香盒安装腔和热交换件安装腔;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过滤器安装腔内,所述增香盒设置在所述增香盒安装腔内,所述热交换件设置在所述热交换件安装腔内;所述热交换件形成有交错设置的第一热交换风道和第二热交换风道;

19、室外新风进入所述新风风道并依次流经所述过滤器、增香盒和第一热交换风道,室内浊风进入所述第二热交换风道并与流经所述第一热交换风道的新风完成热交换。

2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包括室内机主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室内机主体的一侧。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22、(1)在新风风道内设置有增香盒,增香液经雾化或蒸发作用转化为增香气,增香气经第一增香孔进入新风风道内与新风混合,或新风经第一增香孔进入扩散腔内与增香气混合,对进入新风风道内的新风进行增香处理,提高了进入室内的新风质量,扩大了新风装置的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风装置功能单一和无法对引入室内的新风进行增香处理,解决现有的增香组件的结构复杂和可适用范围窄导致无法适用于新风装置的问题,解决现有的新风装置提供的室外新风质量差和异味大的问题;

23、(2)增香液通过超声波雾化器转化为增香气并经流道进入扩散腔,增香液经吸液棉棒进入扩散腔,再经蒸发作用转化为增香气;增香组件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适用范围广,增香效果明显,改善新风质量,提升用户体验舒适度;增香盒可滑动地设置在安装盖上,一方面方便拆装,另一方面可调整增香盒在新风风道内的位置,提高增香效果;

24、(3)挡板可活动地围设在扩散腔的侧壁处,调节所述挡板的位置,可调节第一增香孔和第二增香孔的流通面积,进而调节增香气与新风的混合程度,保证引入室内的新风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包括基座和增香组件,所述基座形成有新风风道;所述增香组件包括增香盒,所述增香盒设置在所述新风风道内且所述增香盒形成有储液腔和扩散腔,所述储液腔存储有增香液,所述增香液经雾化作用可成为增香气并进入所述扩散腔,或所述增香液进入所述扩散腔并经蒸发作用可成为增香气;所述扩散腔的侧壁形成有第一增香孔,所述第一增香孔连通所述扩散腔和新风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香盒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增香盒分隔为扩散腔和储液腔;所述隔板形成有流道,所述流道连通所述扩散腔和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的增香气可经所述流道进入所述扩散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香盒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吸液棉棒,所述吸液棉棒的一端位于所述扩散腔内,所述吸液棉棒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储液腔内;在所述吸液棉棒的毛细作用下,所述储液腔内的增香液可进入所述扩散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平板且所述隔板使所述扩散腔和储液腔沿所述增香盒的高度方向上下设置;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香组件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可活动地围设在所述扩散腔的侧壁处,且所述挡板形成有第二增香孔,所述第二增香孔与第一增香孔对应;所述挡板包括第一工作位和第二工作位;所述挡板处于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二增香孔与第一增香孔不连通,所述扩散腔内的增香气不能进入所述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的新风不能进入所述扩散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形成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安装盖;所述增香盒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盖上且所述增香盒位于所述新风风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沿所述增香盒的高度方向可滑动地围设在所述扩散腔的侧壁外侧;所述安装盖形成有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香组件还包括超声波雾化器和/或加热带;所述超声波雾化器设置在所述储液腔内,所述超声波雾化器使所述增香液转化为增香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热交换件和过滤器;所述基座形成有沿新风的流向依次设置的过滤器安装腔、增香盒安装腔和热交换件安装腔;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过滤器安装腔内,所述增香盒设置在所述增香盒安装腔内,所述热交换件设置在所述热交换件安装腔内;所述热交换件形成有交错设置的第一热交换风道和第二热交换风道;

10.一种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空调包括室内机主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室内机主体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新风装置包括基座和增香组件,基座形成有新风风道;增香组件包括增香盒,增香盒设置在新风风道内且形成有储液腔和扩散腔,储液腔存储有增香液,增香液经雾化作用可成为增香气并进入扩散腔;扩散腔的侧壁形成有第一增香孔,第一增香孔连通扩散腔和新风风道;扩散腔内的增香气经第一增香孔进入新风风道,并与流经新风风道的新风混合;对进入新风风道内的新风进行增香处理,提高了进入室内的新风质量,扩大了新风装置的功能,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风装置功能单一和无法对引入室内的新风进行增香处理,解决现有的增香组件的结构复杂和可适用范围窄导致无法适用于新风装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云,宋美琪,曾婧,江世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