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42353发布日期:2023-08-17 19:11阅读:44来源:国知局
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轿厢领域,尤其涉及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1、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十五度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

2、现有的大多数电梯轿厢的通风网罩都是螺钉固定带电梯轿厢的顶部,当需要拆下通过网罩清洗更换时,需要工作人员把手举过头顶用工具拆卸很长时间,容易造成手臂劳累,费时费力,不方便拆卸。

3、因此,有必要提供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大多数电梯轿厢的通风网罩都是螺钉固定带电梯轿厢的顶部,当需要拆下通过网罩清洗更换时,需要工作人员把手举过头顶用工具拆卸很长时间,容易造成手臂劳累,费时费力,不方便拆卸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包括电梯轿厢本体,所述电梯轿厢本体的顶部靠近中心处贯穿有两个排风管道,且两个所述排风管道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左右两侧处均插接有进气管,所述电梯轿厢本体的内腔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竖板,相邻的所述竖板相靠近的一侧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相邻的所述竖板的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处固定连接有照明灯带,所述顶板的中心处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电梯轿厢本体的内腔左右两侧与竖板靠近顶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且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腔共同贯穿有第一转杆,所述电梯轿厢本体的内腔左右两侧与相邻的竖板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相邻的所述第二轴承的内腔均共同贯穿有第三转杆,所述顶板的顶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内腔贯穿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顶端与相邻的第三转杆的外侧边缘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之间为相互啮合设置,所述第二转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栓,相邻的所述竖板靠近底部处均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孔,且相邻的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内腔均贯穿有限位条,两个所述限位条的横截面均为l形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条的l形设置相靠近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筒,相邻的所述第三转杆靠近电梯轿厢本体中心的一端处均插接在相邻第一螺纹套筒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螺纹块。

3、优选的,所述第三转杆与第一转杆的外侧边缘均固定套设有槽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槽轮之间有皮带,两个所述槽轮通过相邻的皮带传动连接。

4、优选的,相邻的所述第一螺纹套筒靠近电梯轿厢本体中心处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框,且相邻的所述调节框的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方块,所述第一方块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限位孔,且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内腔贯穿有横杆。

5、优选的,所述调节框的顶部处开设有两个第三限位孔,相邻的所述第三限位孔的内腔均贯穿有第二限位杆,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接触板,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定位压板,所述接触板的底部处与相邻的调节框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

6、优选的,所述调节框的横截面为u型设置,且所述调节框的u型设置开口内腔底部处均开设有两个插接槽,且相邻的所述插接槽的内腔均插接有插接块,相邻的两个所述插接块的顶端均共同固定连接有侧板,相邻的所述侧板相靠近的一侧处均共同固定连接有两个过滤网,相邻的所述侧板相远离的一侧处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条,所述安装条的顶部处均开设有压槽,相邻的所述压槽的内腔均贴合设置有压条,相邻的所述压条的顶部处均固定连接在相邻的定位压板的底部处。

7、优选的,相邻的所述固定块远离电梯轿厢本体的一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四轴承,且相邻的所述第四轴承的内腔均贯穿有第二螺纹套筒,相邻的所述第二螺纹套筒的顶端与相邻的第一转杆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锥型齿轮之间均为相互啮合设置。

8、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套筒的内腔插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的顶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且相邻的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处均开设有第四限位孔,相邻的所述第一限位杆均插接在相邻的第四限位孔的内腔。

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发明提供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通过各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使得该设备能够高效快捷的对过滤网进行拆卸清洗和更换,节省时间,大大降低了人员的劳动量,同时该设备安装后稳定性高,不会轻易脱落,安装步骤更加简易。



技术特征:

1.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包括电梯轿厢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本体(1)的顶部靠近中心处贯穿有两个排风管道(4),且两个所述排风管道(4)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风机(2),所述风机(2)的左右两侧处均插接有进气管(3),所述电梯轿厢本体(1)的内腔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竖板(6),相邻的所述竖板(6)相靠近的一侧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3),相邻的所述竖板(6)的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顶板(14),所述顶板(14)的底部处固定连接有照明灯带(15),所述顶板(14)的中心处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电梯轿厢本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与竖板(6)靠近顶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且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腔共同贯穿有第一转杆(5),所述电梯轿厢本体(1)的内腔左右两侧与相邻的竖板(6)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相邻的所述第二轴承的内腔均共同贯穿有第三转杆(12),所述顶板(14)的顶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内腔贯穿有第二转杆(11),所述第二转杆(11)的顶端与相邻的第三转杆(12)的外侧边缘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之间为相互啮合设置,所述第二转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栓(13),相邻的所述竖板(6)靠近底部处均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孔,且相邻的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内腔均贯穿有限位条,两个所述限位条的横截面均为l形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条的l形设置相靠近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筒(7),相邻的所述第三转杆(12)靠近电梯轿厢本体(1)中心的一端处均插接在相邻第一螺纹套筒(7)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螺纹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杆(12)与第一转杆(5)的外侧边缘均固定套设有槽轮(9),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槽轮(9)之间有皮带,两个所述槽轮(9)通过相邻的皮带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螺纹套筒(7)靠近电梯轿厢本体(1)中心处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框(22),且相邻的所述调节框(22)的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方块,所述第一方块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限位孔,且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内腔贯穿有横杆(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框(22)的顶部处开设有两个第三限位孔,相邻的所述第三限位孔的内腔均贯穿有第二限位杆,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接触板(24),两个所述第二限位杆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定位压板(19),所述接触板(24)的底部处与相邻的调节框(22)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框(22)的横截面为u型设置,且所述调节框(22)的u型设置开口内腔底部处均开设有两个插接槽,且相邻的所述插接槽的内腔均插接有插接块(18),相邻的两个所述插接块(18)的顶端均共同固定连接有侧板(26),相邻的所述侧板(26)相靠近的一侧处均共同固定连接有两个过滤网(21),相邻的所述侧板(26)相远离的一侧处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条(20),所述安装条(20)的顶部处均开设有压槽,相邻的所述压槽的内腔均贴合设置有压条,相邻的所述压条的顶部处均固定连接在相邻的定位压板(19)的底部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固定块(23)远离电梯轿厢本体(1)的一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四轴承,且相邻的所述第四轴承的内腔均贯穿有第二螺纹套筒(10),相邻的所述第二螺纹套筒(10)的顶端与相邻的第一转杆(5)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锥型齿轮之间均为相互啮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套筒(10)的内腔插接有螺杆(17),所述螺杆(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块(25),所述压块(25)的顶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且相邻的所述固定块(23)的底部处均开设有第四限位孔,相邻的所述第一限位杆均插接在相邻的第四限位孔的内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电梯轿厢的通风结构,包括电梯轿厢本体,所述电梯轿厢本体的顶部靠近中心处贯穿有两个排风管道,且两个所述排风管道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左右两侧处均插接有进气管,所述电梯轿厢本体的内腔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竖板,相邻的所述竖板相靠近的一侧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相邻的所述竖板的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顶板,通过各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关系,使得该设备能够高效快捷的对过滤网进行拆卸清洗和更换,节省时间,大大降低了人员的劳动量,同时该设备安装后稳定性高,不会轻易脱落,安装步骤更加简易。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华,姚忠,田少清,吴民忠,柏治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赛奥智能电梯(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