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34807发布日期:2023-08-16 17:46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反应,尤其是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


背景技术:

1、赤泥是铝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矿,其矿物组成比较复杂,主要含有al2o3、fe2o3、sio2等矿物质,通常呈现较强的碱性和腐蚀性。一般平均每生产1吨氧化铝,附带产生1.0-2.0吨赤泥。

2、赤泥中富含铁、铝、钙、硅、钛、钠、镍、锰、铬、钒以及钪、钇和镧系稀土元素,通过综合开发利用,可以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尤其在矿产资源日益缺乏的条件下,赤泥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显得日渐重要。如何把这些沉睡多年、数量惊人的赤泥进行开发利用,真正实现“无尾、无废、无二次污染”的现代化生产,达到推进矿山环境的综合治理,是我国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所以开发利用赤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高温还原反应将赤泥中的氧化铁还原为具有磁性的四氧化三铁,再通过磁选机分离,得到磁性精铁粉。但是现有的处理工艺是将赤泥和反应药剂置于回转窑中,通过燃烧机生成的火焰进行内加热,虽然这种加热方式热能利用率高,但是现有燃烧机燃料通常为煤粉,燃烧机生成火焰的同时会产生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烟气,该烟气和赤泥中的矿料接触后会产生含硫、含氮的化合物,增加了后续各类矿料的分离难度,降低了金属矿料的回收率。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用于赤泥热反应,避免对赤泥矿料造成烟气污染,且热能利用率高的热反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包括:

4、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内筒体;

5、外筒体;

6、具有出火端的燃烧机;

7、具有进风端与出风端的导热管;

8、所述外筒体设有排烟口和动力装置

9、所述内筒体内壁设置有扬料板;

10、所述动力装置可带动所述内筒体沿所述内筒体轴心转动;

11、所述内筒体位于外筒体内,且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具有环形空腔;

12、所述燃烧机的出火端和外筒体连接,并延伸至所述环形空腔内;

13、所述导热管设置于内筒体内,所述进风端与所述出风端贯穿内筒体内壁;

14、所述排烟口位于所述外筒体壁面,且与所述环形空腔连通。

15、优选的,所述排烟口设置于所述外筒体靠近进料口的一端;

16、所述导热管倾斜设置于所述内筒体内,且所述导热管的出风端倾斜朝向所述排烟口一端。

17、优选的,所述内筒体处于底部的侧壁沿垂直于内筒体长度方向到内筒体直径的n/3之间区域为装料层,其中n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2;

18、所述装料层顶部与内筒体接触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19、所述燃烧机的出火端朝向所述装料层的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设置;

20、所述内筒体具有第一旋转方向,当所述内筒体以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出火端朝向的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朝所述装料层底部靠近。

21、优选的,所述内筒体从进料口所在一端至出料口所在一端依次为预热段和高温段,所述高温段长度大于所述预热段长度;

22、所述预热段和所述高温段分别设置有导热管。

23、优选的,所述外筒体内壁设有耐火材料。

24、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

25、还包括:占位柱;

26、所述占位柱设置于所述导热管内,且占位柱外表面与所述导热管内壁之间形成空腔。

27、优选的,所述进风端与靠近进风端一侧的占位柱末端之间具有集风空间。

28、优选的,所述集风空间在所述占位柱长度方向的长度大于10cm。

29、优选的,所述导热管与所述占位柱之间设有导热体,所述导热体的一端与导热管连接,另一端与占位柱连接。

30、优选的,所述导热管外壁的横截面具有尖端,且所述横截面上与所述尖端相连的两个侧边之间的距离沿远离尖端的方向逐渐增大;

31、所述尖端朝向所述进料口所在的一端。

32、优选的,所述的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3、具有内凹壁面的兜风板;

34、所述兜风板与所述导热管进风端连接,且内凹壁面的朝向与所述内筒体旋转方向相同。

35、优选的,所述的任意一种卧式螺旋推进热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6、集烟室;所述集烟室与所述排烟口连接。

3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3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卧式螺旋推进热反应装置对物料进行隔焰式热处理,有效防止了对物料加热时,燃烧产生的含有硫、氮的烟气与物料接触,对物料造成污染,形成含硫、含氮的化合物杂质,使得后续赤泥矿料中各类金属更容易分离,提高矿料回收率,同时通过设置导热管以及对燃烧机出火端的位置设定,有效增加了烟气的热利用率,提高了加热效率,且通过设置导热管具有的尖端外壁,实现了对矿料的分散,且使矿料在导热管外壁流过的距离增加,使得矿料从导热管吸收的热量增加,提高了加热效率。

39、附图说明

40、图1为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立体结构;

41、图2为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的内筒体剖视图;

42、图3为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的侧视图;

43、图4为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装料后的侧视图;

44、图5为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的局部剖视图;

45、图6为导热管的剖视图;

46、图7为连接兜风板的导热管结构示意图;

47、图8为导热管连接与内筒体后的剖视图;

48、图9为导热管俯视图。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赤泥料热反应的余热循环利用回转窑,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内筒体;外筒体;具有出火端的燃烧机;动力装置;扬料板;导热管;排烟口;所述扬料板连接于内筒体内壁;所述动力装置和内筒体连接,可带动所述内筒体沿所述内筒体轴心转动;所述内筒体位于外筒体内,且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具有环形空腔;所述燃烧机的出火端和外筒体连接,并延伸至所述环形空腔内;所述导热管两端与内筒体内壁连接,且延伸至所述环形空腔内;所述排烟口位于所述外筒体壁面,且与所述环形空腔连通。实现了对反应物无污染的外焰加热,且热能利用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吕桂琼,秦进,朱兆鸿,周军,劳荣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川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