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厂循环水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68552发布日期:2023-09-16 11:1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厂循环水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能源利用,具体为一种电厂循环水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城市供热网中,通常采用汽轮机抽电厂产生的蒸汽,并利用汽水换热器将供热网的水加热后供给到各个用户,以进行供暖;但是电厂产生的热水直接排放掉,没有很好地将热水进行利用,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同时现有汽水换热器中蒸汽流动速度快,能量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预制光缆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电厂的热水直接排放掉,没有很好地将热水进行利用,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现有汽水换热器中蒸汽流动速度快,能量利用率低中的至少一项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厂循环水供热系统,包括用户端,用户端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管与电厂供热系统中的加热器一连通,电厂供热系统中的加热器二通过输入管与用户端的输入端连通,加热器二的内部设有加热腔二,加热腔二中安装有换热管二和若干挡板,加热器一通过管路三与加热器二连通。

3、优选的,电厂供热系统还包括电厂锅炉,电厂锅炉的输出口三通过管路一与汽轮机的输入端连通,汽轮机的输出端与管路四连通,管路四与加热器二的输入口二连通,电厂锅炉的输出口四与管路二连通,管路二与加热器一的输入口一连通,加热器一的输出口一与排放管一连通。

4、优选的,加热器一中设有加热腔一,加热器一的输入口一和输出口一分别与加热腔一连通,加热腔一中设有换热管一,换热管一的输入端贯穿加热腔一的侧端与外界的输出管连通,换热管一的输出端贯穿加热腔一的侧端与外界的管路三连通。

5、优选的,管路三贯穿加热器二的侧端进入加热腔二中并与换热管二的输入端连通,换热管二的输出端贯穿加热腔二的侧端与外界的输入管连通,输入管与用户端的输入端连通。

6、优选的,加热器二的输入口二和输出口二分别与加热腔二连通,输出口二与排放管二连通,排放管二与排放管一连通。

7、优选的,换热管二为连续弯曲的结构,且挡板设置在换热管二的弯曲处,加热器二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密封板,密封板对加热腔二进行封堵。

8、优选的,加热器二和密封板之间设有功能机构,功能机构包括功能壳,功能壳中设有安装腔,安装腔中固定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与导向块中的导向槽滑动连接,限位杆和导向槽之间固定设有弹簧,导向块远离导向槽的一端与加热器二接触,安装腔的一侧与开口槽一、开口槽二、安装孔一、安装孔二和工作腔连通,开口槽一、开口槽二和工作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安装腔远离安装孔一的一侧与安装孔三和安装孔四连通。

9、优选的,开口槽一中滑动设有隔热板,开口槽二中滑动设有密封板,开口槽一和开口槽二之间连通设有连通槽,连通槽中转动设有齿轮一和齿轮二,齿轮一和齿轮二啮合,齿轮二与隔热板下端的锯齿啮合,齿轮一与密封板上端的锯齿啮合,齿轮一与转动轴一固定连接,转动轴一贯穿连通槽的侧端与外界的带轮一固定连接,带轮一通过传送带与带轮二连接,带轮二与转动轴二固定连接,转动轴二贯穿功能壳的侧端进入工作腔中并与齿轮三和锥齿轮二固定连接,齿轮三与导向块的锯齿啮合,齿轮三和工作腔之间固定设有扭簧,扭簧套设在转动轴二上。

10、优选的,锥齿轮二与锥齿轮一啮合,锥齿轮一通过转动轴三与凸轮固定连接,转动轴三与工作腔的左端转动连接,凸轮与接触块接触,接触块与连接杆固定连接,连接杆贯穿工作腔的前端与外界连通,且连接杆的倾斜端与配合块的倾斜端滑动连接,配合块滑动设置在功能壳的前端,配合块与张紧轮转动连接,张紧轮与传送带接触。

11、优选的,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中均设有连接头,安装孔一中的连接头与管路三连通,安装孔一中连接头远离管路三的一端与换热管二的输出端连通,安装孔四与管路四配合,安装孔二中的连接头与输出口二连通,安装孔二中连接头远离输出口二的一端与排放管二连通,安装孔三与输入管配合。

12、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3、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上述供热系统能够电厂锅炉产生的蒸汽和热水进行利用,避免将电厂的热水直接排放造成能源的浪费;

15、2.加热器二中安装若干挡板,能够减缓蒸汽的流动速度,增加了蒸汽在加热器二中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对蒸汽的利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厂循环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端(2),用户端(2)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管(3)与电厂供热系统中的加热器一(4)连通,电厂供热系统中的加热器二(6)通过输入管(9)与用户端(2)的输入端连通,加热器二(6)的内部设有加热腔二(12),加热腔二(12)中安装有换热管二(7)和若干挡板(8),加热器一(4)通过管路三(5)与加热器二(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循环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厂供热系统还包括电厂锅炉(14),电厂锅炉(14)的输出口三通过管路一与汽轮机(13)的输入端连通,汽轮机(13)的输出端与管路四(17)连通,管路四(17)与加热器二(6)的输入口二连通,电厂锅炉(14)的输出口四与管路二(15)连通,管路二(15)与加热器一(4)的输入口一连通,加热器一(4)的输出口一与排放管一(1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厂循环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加热器一(4)中设有加热腔一,加热器一(4)的输入口一和输出口一分别与加热腔一连通,加热腔一中设有换热管一(18),换热管一(18)的输入端贯穿加热腔一的侧端与外界的输出管(3)连通,换热管一(18)的输出端贯穿加热腔一的侧端与外界的管路三(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厂循环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管路三(5)贯穿加热器二(6)的侧端进入加热腔二(12)中并与换热管二(7)的输入端连通,换热管二(7)的输出端贯穿加热腔二(12)的侧端与外界的输入管(9)连通,输入管(9)与用户端(2)的输入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厂循环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加热器二(6)的输入口二和输出口二分别与加热腔二(12)连通,输出口二与排放管二(10)连通,排放管二(10)与排放管一(1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厂循环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换热管二(7)为连续弯曲的结构,且挡板(8)设置在换热管二(7)的弯曲处,加热器二(6)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密封板(16),密封板(16)对加热腔二(12)进行封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厂循环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加热器二(6)和密封板(16)之间设有功能机构,功能机构包括功能壳(19),功能壳(19)中设有安装腔(27),安装腔(27)中固定设有限位杆(28),限位杆(28)与导向块(29)中的导向槽(30)滑动连接,限位杆(28)和导向槽(30)之间固定设有弹簧(31),导向块(29)远离导向槽(30)的一端与加热器二(6)接触,安装腔(27)的一侧与开口槽一(20)、开口槽二(22)、安装孔一(23)、安装孔二(25)和工作腔(26)连通,开口槽一(20)、开口槽二(22)和工作腔(26)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安装腔(27)远离安装孔一(23)的一侧与安装孔三(32)和安装孔四(33)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厂循环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开口槽一(20)中滑动设有隔热板(21),开口槽二(22)中滑动设有密封板(16),开口槽一(20)和开口槽二(22)之间连通设有连通槽,连通槽中转动设有齿轮一(40)和齿轮二(41),齿轮一(40)和齿轮二(41)啮合,齿轮二(41)与隔热板(21)下端的锯齿啮合,齿轮一(40)与密封板(16)上端的锯齿啮合,齿轮一(40)与转动轴一(46)固定连接,转动轴一(46)贯穿连通槽的侧端与外界的带轮一(39)固定连接,带轮一(39)通过传送带(38)与带轮二(36)连接,带轮二(36)与转动轴二固定连接,转动轴二贯穿功能壳(19)的侧端进入工作腔(26)中并与齿轮三(34)和锥齿轮二(35)固定连接,齿轮三(34)与导向块(29)的锯齿啮合,齿轮三(34)和工作腔(26)之间固定设有扭簧(48),扭簧(48)套设在转动轴二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厂循环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锥齿轮二(35)与锥齿轮一(37)啮合,锥齿轮一(37)通过转动轴三(42)与凸轮(43)固定连接,转动轴三(42)与工作腔(26)的左端转动连接,凸轮(43)与接触块(44)接触,接触块(44)与连接杆(49)固定连接,连接杆(49)贯穿工作腔(26)的前端与外界连通,且连接杆(49)的倾斜端与配合块(47)的倾斜端滑动连接,配合块(47)滑动设置在功能壳(19)的前端,配合块(47)与张紧轮(45)转动连接,张紧轮(45)与传送带(38)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厂循环水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安装孔一(23)和安装孔二(25)中均设有连接头(24),安装孔一(23)中的连接头(24)与管路三(5)连通,安装孔一(23)中连接头(24)远离管路三(5)的一端与换热管二(7)的输出端连通,安装孔四(33)与管路四(17)配合,安装孔二(25)中的连接头(24)与输出口二连通,安装孔二(25)中连接头(24)远离输出口二的一端与排放管二(10)连通,安装孔三(32)与输入管(9)配合。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厂循环水供热系统,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包括用户端,用户端的输出端通过输出管与电厂供热系统中的加热器一连通,电厂供热系统中的加热器二通过输入管与用户端的输入端连通,加热器二的内部设有加热腔二,加热腔二中安装有换热管二和若干挡板,加热器一通过管路三与加热器二连通,加热器二中安装若干挡板,能够减缓蒸汽的流动速度,增加了蒸汽在加热器二中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对蒸汽的利用率,解决了现有汽水换热器中蒸汽流动速度快,能量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吴东辉,何敬力,郝占龙,曹立超,于忠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大庆热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