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热力管网的增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10300发布日期:2024-01-26 16:11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热力管网的增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热力管网,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热力管网的增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热力管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装置。热力管网又称热力管道,是从锅炉房、直燃机房或供热中心等出发,从热源通往建筑物热力入口的供热管道,多个供热管道形成管网。热力管网在使用时需要转向,因此会用到三通、弯头等连接管,但是使用过程中热介质的冲击会损耗管道,因此需要通过安装增强装置来延长使用寿命。

2、经检索,专利号为cn208595347u的专利公开了用于热力管网的增强装置,其内容记载了“……包括:增强套管,设于热力管网的供热管道中的既定区域(例如薄弱区域)内,并套设在供热管道的工作钢管;支撑机构,设在工作钢管与增强套管之间,并与工作钢管和增强套管相连接;第一保温结构,包裹在增强套管外;防护管,套设在第一保温结构外。该增强装置以低成本、易实施的方式间接地增加工作钢管的管壁截面积,提高供热管道中的既定区域的强度和承载能力,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热力管网中补偿器的使用数量,而且可以有效……”,由内容可知,该专利的增强装置是间接地增加工作钢管的管壁截面积,提高供热管道中的既定区域的强度和承载能力,但是内部并未增强,热介质的冲击会产生较大的磨损,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热力管网的增强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热力管网的转向管道由于热介质的冲击导致管道损耗严重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热力管网的增强装置,包括内增强组件和外增强组件,其中,内增强组件布置在热力管网中的供热连接管的内腔中,所述外增强组件布置在供热连接管外侧,且所述内增强组件和外增强组件均置于供热连接管的供热换向区域。

4、优选地,所述内增强组件包括横管和竖管,所述横管和竖管活动连接且形成t型结构。

5、优选地,所述竖管的一端侧壁上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供热连接管上开设的定位槽相配合。

6、优选地,所述竖管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布置在横管和竖管连接处,且呈圆周分布。

7、优选地,所述外增强组件包括上防护管和下防护管,其中,所述上防护管和下防护管均为t型结构,且其横截面均为半圆弧结构;所述上防护管和下防护管对接连接形成管状结构。

8、优选地,所述上防护管和下防护管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9、优选地,所述上防护管的t型结构的横管处的一侧外沿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校对孔;所述下防护管的t型结构的横管处的一侧外沿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校对柱,所述校对柱与校对孔相配合。

10、优选地,所述校对柱的顶部为锥形段。

11、本发明还提供的一种热力管网,所述热力管网的供热换向区域处设置有所述的增强装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热力管网的增强装置,利用内增强组件从内部增加供热连接管的横截面积,以便提高供热连接管的强度和承载能力,然后设置的外增强组件可从外部增加供热连接管的横截面积,也可提高供热连接管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双层结构效果俱佳,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热力管道存在热介质对其内壁的冲击造成热力管道内壁的磨损,进而影响热力管道寿命的缺陷。

14、优选地,设置的若干个导向板是呈圆周分布,通过若干个导向板可将热介质分散开,削减了热介质的冲击力。

15、优选地,内增强组件的竖管的定位块卡入供热连接管上的定位槽,卡入后开孔可自动定位。

16、优选地,内增强组件的横管与竖管之间的活动连接,以便安装拆卸内增强组件。

17、优选地,然后设置的上防护管的校对孔可对准下防护管上的校对柱,校对后并穿插,然后通过紧固件固定上防护管和下防护管,以便安装拆卸外增强组件。

18、综上所述,本发明易安装拆卸,可大大提高供热管道的承载能力和强度,使用寿命长。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热力管网的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增强组件(2)和外增强组件(3),其中,内增强组件(2)布置在热力管网中的供热连接管(1)的内腔中,所述外增强组件(3)布置在供热连接管(1)外侧,且所述内增强组件(2)和外增强组件(3)均置于供热连接管(1)的供热换向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力管网的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增强组件(2)包括横管(210)和竖管(220),所述横管(210)和竖管(220)活动连接且形成t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热力管网的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220)的一端侧壁上安装有定位块(221),所述定位块(221)与供热连接管(1)上开设的定位槽(102)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热力管网的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管(220)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板(222),所述导向板(222)布置在横管(210)和竖管(220)连接处,且呈圆周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力管网的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增强组件(3)包括上防护管(310)和下防护管(320),其中,所述上防护管(310)和下防护管(320)均为t型结构,且其横截面均为半圆弧结构;所述上防护管(310)和下防护管(320)对接连接形成管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热力管网的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护管(310)和下防护管(320)之间通过紧固件(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热力管网的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护管(310)的t型结构的横管处的一侧外沿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校对孔(314);所述下防护管(320)的t型结构的横管处的一侧外沿上设置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校对柱(324),所述校对柱(324)与校对孔(314)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热力管网的增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对柱(324)的顶部为锥形段(3241)。

9.一种热力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力管网的供热换向区域处设置有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强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热力管网的增强装置,包括内增强组件和外增强组件,其中,内增强组件布置在热力管网中的供热连接管的内腔中,所述外增强组件布置在供热连接管外侧,且所述内增强组件和外增强组件均置于供热连接管的供热换向区域;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热力管道存在热介质对其内壁的冲击造成热力管道内壁的磨损,进而影响热力管道寿命的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乔磊,李春晓,刘圣冠,孙立,杜玉卓,焦爱明,邹广仁,舒兴杰,孙风伟,王泽广,尚海军,贺凯,王延生,张恒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