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78646发布日期:2023-10-08 11:5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依赖越来越高,但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步消耗,能源的成本越来越高,为此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中对能源的更高效利用迫在眉睫,发展高效的太阳能利用方式是解决如今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方法。例如,将太阳能的光能转换成电能或热能并加以应用,将太阳能的光能转换成热能的装置包括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将来自太阳光的辐射热能吸收下来,集热器将辐射能量传递给流体,流体以热的形式将能量运送到最终应用装置,该最终应用装置可包括家庭用水或空间加热装置。现有的太阳能集热装置,一般由玻璃真空集热管组成,该玻璃真空集热管是由内外两个玻璃盲管在共同的开口端部连接而成,并在两管之间形成真空腔,在内玻璃盲管外表面设置吸热层,将吸收的热能传递给内玻璃盲管内的换热介质,但是这种结构受日照照射角度及强度的影响,导致吸热效率低下,使其应用受到较大限制,而且由于集热管位置固定,存在阳光照射不足的面,该面由于缺少太阳光照射量,导致整体吸热能量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热能吸收量大、不受光照角度影响、光照转化率高的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包括容纳待加热溶液的集热管,所述集热管下部对设有两组聚光装置,所述集热管与聚光装置同轴设置,所述聚光装置包括聚光带,所述聚光带底部设有控制聚光带伸展面积的控制组成,所述控制组成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末端设有呈竖直状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底部表面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底部与第一支架连接后向第一支架前端外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一支架下部表面连接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一端端部连接有与第二支架内壁相连接的联板,所述联板另一端端部与定位座外侧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另一端向第一支架后方延伸,所述第三支架腰部和第一支架腰部之间设有便于两者分隔的联接结构,所述联接结构包括相互铰接的连接杆,所述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以及第三支架的高度依次递升,所述聚光带覆盖于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以及第三支架表面后经定位组成收缩于集热管正下方,所述定位组成用于对聚光带进行收卷和放卷,防止聚光带对集热管以及另外一侧的聚光带进行遮挡,所述聚光带包括弹性柔性带以及设于柔性带表面的反射件,所述反射件包括经过抛光处理的凹透镜以及设于凹透镜下方呈对称设置的反射板,所述反射板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底部直角边与凹透镜边沿设置成一体,所述定位组成底部设有驱使聚光带根据光照实时旋转的旋转组成,所述旋转组成包括与定位座底部相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表面套设有第一l形驱动板,所述第一l形驱动板下方设有与连接柱底部固定连接的旋转球,所述第一l形驱动板另一端端部向下,且其端面设有第一连接栓,所述第一连接栓穿过定位柱后与第一电机相连接,所述旋转球表面设有向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栓,所述第二连接栓与第二l形驱动板相连接,所述第二l形驱动板末端置于所述旋转球下方,且所述第二l形驱动板底部设有第三连接栓,所述第三连接栓穿过定位柱后与第二电机相连接。

4、优选的,所述集热管下方设有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上设有多组用于支撑集热管的伸缩支柱,伸缩支柱顶部与集热管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集热管内设有多组太阳能吸热组件,每组吸热组件包括用于集聚聚光带反射太阳能的吸热壳体,吸热壳体内设有蓄热填充层,吸热壳体外表面涂覆有吸热材料。

6、优选的,所述吸热壳体为柱形铝管,所述蓄热填充层为硅砂。

7、优选的,所述定位组成包括设于定位座端部的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伸缩杆,伸缩杆远离定位块的一端轴接有滚动辊,滚动辊与聚光带相抵触。

8、优选的,所述定位块底部设有对聚光带进行收卷的卷积组成,卷积组成包括收放辊,收放辊两端设有与定位座相连接的安装架。

9、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架边缘设有光线监测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发明通过设置控制组成,利用多个支架之间伸展的不同角度对聚光带进行调节,保证聚光带可以接受并反射再多的太阳光,使集热管的非照射面可以吸收更多的光照,扩大吸收热能;在定位座底部设置旋转组成,使聚光带能够依据太阳光照角度作出调整,令聚光带形成的弧面始终正对接收太阳光照,降低太阳照射角度的影响;在聚光带表面设置凹透镜和反射板,使太阳光全反射至集热管,充分提升太阳光照转化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包括容纳待加热溶液的集热管,所述集热管下部对设有两组聚光装置,所述集热管与聚光装置同轴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装置包括聚光带,所述聚光带底部设有控制聚光带伸展面积的控制组成,所述控制组成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末端设有呈竖直状的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底部表面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底部与第一支架连接后向第一支架前端外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一支架下部表面连接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一端端部连接有与第二支架内壁相连接的联板,所述联板另一端端部与定位座外侧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另一端向第一支架后方延伸,所述第三支架腰部和第一支架腰部之间设有便于两者分隔的联接结构,所述联接结构包括相互铰接的连接杆,所述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以及第三支架的高度依次递升,所述聚光带覆盖于第二支架、第一支架以及第三支架表面后经定位组成收缩于集热管正下方,所述定位组成用于对聚光带进行收卷和放卷,防止聚光带对集热管以及另外一侧的聚光带进行遮挡,所述聚光带包括弹性柔性带以及设于柔性带表面的反射件,所述反射件包括经过抛光处理的凹透镜以及设于凹透镜下方呈对称设置的反射板,所述反射板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底部直角边与凹透镜边沿设置成一体,所述定位组成底部设有驱使聚光带根据光照实时旋转的旋转组成,所述旋转组成包括与定位座底部相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表面套设有第一l形驱动板,所述第一l形驱动板下方设有与连接柱底部固定连接的旋转球,所述第一l形驱动板另一端端部向下,且其端面设有第一连接栓,所述第一连接栓穿过定位柱后与第一电机相连接,所述旋转球表面设有向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栓,所述第二连接栓与第二l形驱动板相连接,所述第二l形驱动板末端置于所述旋转球下方,且所述第二l形驱动板底部设有第三连接栓,所述第三连接栓穿过定位柱后与第二电机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下方设有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上设有多组用于支撑集热管的伸缩支柱,伸缩支柱顶部与集热管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内设有多组太阳能吸热组件,每组吸热组件包括用于集聚聚光带反射太阳能的吸热壳体,吸热壳体内设有蓄热填充层,吸热壳体外表面涂覆有吸热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壳体为柱形铝管,所述蓄热填充层为硅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成包括设于定位座端部的定位块,定位块上设有伸缩杆,伸缩杆远离定位块的一端轴接有滚动辊,滚动辊与聚光带相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底部设有对聚光带进行收卷的卷积组成,卷积组成包括收放辊,收放辊两端设有与定位座相连接的安装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边缘设有光线监测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能吸收量小、易受光照角度影响、光照转化率低的问题,包括容纳待加热溶液的集热管,集热管下部对设有两组聚光装置,集热管与聚光装置同轴设置,聚光装置包括聚光带,聚光带底部设有控制聚光带伸展面积的控制组成。本发明通过设置控制组成,利用多个支架之间伸展的不同角度对聚光带进行调节,保证聚光带可以接受并反射再多的太阳光,使集热管的非照射面可以吸收更多的光照,扩大吸收热能,设置旋转组成,使聚光带能够依据太阳光照角度作出调整,降低太阳照射角度的影响,在聚光带表面设置凹透镜和反射板,使太阳光全反射至集热管,充分提升太阳光照转化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文,华攀龙,孙启静,王斌,杨庆忠,吴立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峰业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