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外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3399发布日期:2023-10-21 21:42阅读:33来源:国知局
空调外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空调,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1、空调外机分为风机腔和压缩机腔,中间被隔板所隔开。风机位于风机腔,用于将空气吹出至室外,而压缩机和主控板位于压缩机腔内。为保证空调外机的功能,通常在外机中设置电子器件,例如电抗器,对于小匹数空调,电抗器可以直接集成到外机的主控板,而对于大匹数的空调,由于相应的电抗器的体积也较大,无法集成到主控板上,因此通常将大型的电抗器设置在风机腔内。

2、考虑到风机腔没有防水防虫的设计,因此通常在电抗器上加设保护盖,而相关技术中通常将保护盖简单地设计为完全密封,这样例如夏天室外较高的温度,以及电抗器本身工作时发热,完全密封的保护盖会导致电抗器温度过高而影响功能的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用于将所述壳体分隔成风机腔和压缩机腔的分隔件,所述风机腔内设置有用于保护电子器件的保护盖,所述保护盖设置有进风结构,所述分隔件设置有连通所述进风结构和所述压缩机腔的第一散热结构,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处设置有挡水结构,所述挡水结构配置为能够阻挡进入所述压缩机腔的雨水经所述第一散热结构而进入所述保护盖内。

3、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前面板、后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盖板之间的侧板,所述前面板和/或所述侧板的对应于所述压缩机腔的部分设置有防虫罩。

4、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结构构造为开口状,所述挡水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处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板体朝向所述压缩机腔一侧延伸设置。

5、可选地,所述挡水板沿所述分隔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挡水板均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

6、可选地,多个所述挡水板的板体垂直于所述分隔件,或者,多个所述挡水板的板体向远离所述壳体的前面板的方向倾斜延伸设置。

7、可选地,所述挡水板的远离所述分隔件的端部距离所述分隔件的垂直距离小于等于3㎜。

8、可选地,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和所述挡水结构为一体式构造。

9、可选地,所述分隔件还设置有连通所述进风结构和所述压缩机腔的第二散热结构,所述第二散热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结构的远离所述壳体1的前面板的一侧。

10、可选地,所述第二散热结构配置为:设置在所述压缩机腔内的压缩机在所述分隔件上的投影至少能够覆盖所述第二散热结构所在的区域。

11、可选地,所述第二散热结构为间隔设置的多个通风孔,多个所述通风孔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3㎜。

12、可选地,所述第二散热结构的开设面积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和所述第二散热结构总的开设面积的1/2。

13、可选地,所述保护盖还设置有与所述风机腔连通的出风结构,所述保护盖为罩状,包括顶壁、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端壁,其中:所述进风结构设置在两个所述侧壁的其中一者上,所述出风结构设置在两个所述端壁中的至少一者上。

14、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和上述任意一项的空调外机。

15、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本公开提供的空调外机中,保护盖设置有进风结构,分隔件设置有连通进风结构和压缩机腔的第一散热结构,这样便能够形成从压缩机腔到保护盖内部的散热风道,即,压缩机腔内的较冷的空气能够依次经第一散热结构和进风结构而进入保护盖内并与电子器件交换热量,为保护盖内的电子器件降温。进一步考虑当压缩机腔内进水时,由于保护盖开设进风结构,这部分的雨水便很容易经第一散热结构和进风结构而进入保护盖内并对电子器件造成损伤,而本公开提供的空调外机通过在第一散热结构处设置挡水结构,在确保散热功能的同时,还有利于降低雨水经第一散热结构进入保护盖的风险,提升空调外机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外机,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用于将所述壳体分隔成风机腔和压缩机腔的分隔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腔内设置有用于保护电子器件的保护盖,所述保护盖设置有进风结构,所述分隔件设置有连通所述进风结构和所述压缩机腔的第一散热结构,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处设置有挡水结构,所述挡水结构配置为能够阻挡进入所述压缩机腔的雨水经所述第一散热结构而进入所述保护盖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面板、后盖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前面板和所述后盖板之间的侧板,所述前面板和/或所述侧板的对应于所述压缩机腔的部分设置有防虫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结构构造为开口状,所述挡水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处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板体朝向所述压缩机腔一侧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沿所述分隔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挡水板均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挡水板的板体垂直于所述分隔件,或者,多个所述挡水板的板体向远离所述壳体的前面板的方向倾斜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的远离所述分隔件的端部距离所述分隔件的垂直距离小于等于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和所述挡水结构为一体式构造。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2)还设置有连通所述进风结构和所述压缩机腔的第二散热结构,所述第二散热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结构的远离所述壳体的前面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结构配置为:设置在所述压缩机腔内的压缩机在所述分隔件上的投影至少能够覆盖所述第二散热结构所在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结构为间隔设置的多个通风孔,多个所述通风孔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结构的开设面积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和所述第二散热结构总的开设面积的1/2。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还设置有与所述风机腔连通的出风结构,所述保护盖为罩状,包括顶壁、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端壁,其中:所述进风结构设置在两个所述侧壁的其中一者上,所述出风结构设置在两个所述端壁中的至少一者上。

1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内机和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外机。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器,空调外机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用于将壳体分隔成风机腔和压缩机腔的分隔件,风机腔内设置有用于保护电子器件的保护盖,保护盖设置有进风结构,分隔件设置有连通进风结构和压缩机腔的第一散热结构,第一散热结构处设置有挡水结构,挡水结构配置为能够阻挡进入压缩机腔的雨水经第一散热结构而进入保护盖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确保散热功能的同时,还有利于降低雨水经第一散热结构进入保护盖的风险,提升空调外机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悦,张明明,王美,吴庆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小米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