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及进气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173418发布日期:2023-11-24 17:09阅读:54来源:国知局
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及进气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热轧,特别是涉及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及进气方法。


背景技术:

1、工业用的加热炉,通常是使用常规油气燃烧加热。由于加热炉没有处理装置,造成燃烧不充分,降低生产效率,并且不易收集燃烧后的烟气,造成环境污染。现在也有蓄热式加热炉,蓄热式加热炉是用于轧钢厂的一种新型的加热炉,具有高效燃烧、回收利用烟气及低二氧化碳排放等优点。

2、目前,现有的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采用大口径空气喷口和煤气喷口结构,以及空气喷口的布局设计容易导致空气过剩量偏大,存在氮氧化物排放指标偏高、无法满足超低排放要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及进气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使用的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容易导致空气过剩量偏大,存在氮氧化物排放指标偏高、无法满足超低排放要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包括:

3、烧嘴砖,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空气喷口,以及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煤气喷口,所述空气喷口与所述煤气喷口沿所述烧嘴砖的宽度方向排列,且所述空气喷口与所述煤气喷口一一对应;

4、蓄热箱,所述蓄热箱与所述烧嘴砖连接,所述蓄热箱包括用于对冷空气进行预热的预热腔,所述预热腔与所述空气喷口连通;

5、煤气集箱,所述煤气集箱通过煤气管道与所述煤气喷口连通,所述煤气集箱用于流通和分配煤气。

6、可选地,所述空气喷口的直径为50mm~80mm之间,所述煤气喷口的直径为40mm~60mm之间。

7、可选地,所述空气喷口与所述煤气喷口圆心之间的距离为110mm~220mm之间。

8、可选地,所述空气喷口圆心延长线与所述煤气喷口圆心延长线相交的夹角为8°~10°。

9、可选地,所述蓄热箱还包括外壳和填充腔,所述填充腔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预热腔之间,所述填充腔用于填充吸热填料,所述外壳通过锚固钩与所述烧嘴砖固定连接。

10、可选地,还包括烧嘴盖,所述烧嘴盖上设有空气公共管道,所述空气公共管道沿长度方向远离所述烧嘴盖的一端连接有三通阀。

11、可选地,还包括排烟系统和进气系统,所述排烟系统包括排烟风机和排烟管道,所述进气系统包括进气风机和进气管道,所述排烟管道、所述进气管道均与所述三通阀连通。

12、可选地,所述排烟管道上设有排烟阀,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空气阀。

13、可选地,所述煤气管道上设有煤气阀。

14、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进气方法,应用于所述的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15、当所述排烟阀开启,所述空气阀及所述煤气阀关闭;

16、所述排烟风机开启工作,所述排烟风机将所述加热炉中的高温烟气通过所述空气喷口吸入所述预热腔中,所述填料腔中的吸热填料吸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高温烟气通过空气公共管道由所述三通阀进入所述排烟管道;

17、所述排烟阀开启预设排烟时间后关闭,所述空气阀、所述煤气阀开启;

18、进气风机开启工作,冷空气通过进气管道由三通阀进入所述蓄热箱,在所述预热腔中与所述填料腔中的吸热填料充分接触,形成热空气;

19、所述热空气与所述煤气同步进入加热炉进行燃烧反应,燃烧反应进行预设燃烧时间后,所述空气阀、所述煤气阀关闭,所述排烟阀开启。

20、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在烧嘴砖上仅设置一排空气喷口,且空气喷口与煤气喷口一一对应,可以确保燃烧时空气与煤气的混合均匀,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废气排放,通过精确控制空气喷量与煤气供应的比例,可以达到更高的燃烧效率,减少煤气和空气的浪费,节约能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并且煤气喷口与空气喷口一一对应设置,可以保持燃烧过程中煤气和空气的相互混合稳定,防止产生不完全燃烧和火焰爆炸等危险情况发生,其次,烧嘴砖上空气喷口设置为一排可增加燃烧面积,加大热交换,提高加热效果,提高炉内物料的加热速度和均匀性的有益效果,内部高温烟气通过连接在烧嘴砖上的蓄热箱排出,排出过程中蓄热箱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冷空气进入蓄热箱进行升温预热,在助燃空气温度较高时,进入加热炉与煤气燃烧后,能有效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有益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喷口的直径为50mm~80mm之间,所述煤气喷口的直径为40mm~60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喷口与所述煤气喷口圆心之间的距离为110mm~220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喷口圆心延长线与所述煤气喷口圆心延长线相交的夹角为8°~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箱还包括外壳和填充腔,所述填充腔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预热腔之间,所述填充腔用于填充吸热填料,所述外壳通过锚固钩与所述烧嘴砖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烧嘴盖,所述烧嘴盖上设有空气公共管道,所述空气公共管道沿长度方向远离所述烧嘴盖的一端连接有三通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烟系统和进气系统,所述排烟系统包括排烟风机和排烟管道,所述进气系统包括进气风机和进气管道,所述排烟管道、所述进气管道均与所述三通阀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道上设有排烟阀,所述进气管道上设有空气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管道上设有煤气阀。

10.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进气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燃烧装置及进气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烧嘴砖,以及烧嘴砖上一一对应设置的空气喷口及煤气喷口,连接在烧嘴砖上的蓄热箱,通过煤气管道与煤气喷口连通的煤气集箱。通过煤气喷口与空气喷口一一对应设置,确保燃烧时空气与煤气混合均匀,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废气排放,精确控制空气喷量与煤气供应的比例,可以达到更高的燃烧效率,减少煤气和空气的浪费,节约能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其次,内部高温烟气通过连接在烧嘴砖上的蓄热箱排出,排出过程中蓄热箱中的蓄热体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冷空气进入蓄热箱后经蓄热体进行升温预热,预热后的助燃空气与煤气燃烧,能有效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修宁,任晓斌,龙静涛,邬磊,刘金花,赵高建,罗玉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