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输热的温度补偿方法、系统及温度补偿智慧阀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90148发布日期:2023-12-26 17:14阅读:20来源:国知局
长距离输热的温度补偿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供热,尤其涉及一种长距离输热的温度补偿方法、系统及温度补偿智慧阀。


背景技术:

1、随着供热行业的不断发展伴随着诸如城市集中供热热源不足、管网输送能力差、供热新技术应用滞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性较为严重等诸多问题,其中,管道输送能力差成为供热发展的瓶颈。

2、目前,在长距离输热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多级泵泵站的形式保证供热的流量及热指标,供热管网的热损耗率一般在3%至5%之间,但对于长距离输送的供水管道来说,供热管网的热损耗率一般在10%至30%之间,供热管网的热损耗率较大。

3、因此,如何降低供热管网的热损耗率,成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长距离输热的温度补偿方法、系统及温度补偿智慧阀,目的在于降低供热管网的热损耗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长距离输热的温度补偿智慧阀,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包括:光伏板旋转机构、信号处理装置、温度传感器、电加热线缆以及阀门旋转机构;

4、所述阀门旋转机构设置于输热管道的中间,所述阀门旋转机构用于控制所述输热管道中供热介质的流速;

5、所述输热管道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供热介质温度;

6、所述电加热线缆缠绕于所述输热管道的外表面,所述电加热线缆用于加热供热介质;

7、所述阀门旋转机构通过旋转轴与所述光伏板旋转机构连接,所述光伏板旋转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旋转机构用于为所述电加热线缆进行供电;

8、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环绕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温度传感器发送的加热信号,并根据所述加热信号控制所述阀门旋转机构旋转。

9、可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10、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热管道的端口处,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输热管道的端口处的供热介质温度;

11、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输热管道的另一端口处,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输热管道的另一端口处的供热介质温度。

12、可选的,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还包括:电加热器;

13、所述电加热器设置于所述输热管道的外表面,所述电加热器用于加热所述输热管道中的供热介质。

14、可选的,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用于保护所述旋转轴。

15、一种长距离输热的温度补偿系统,包括:电厂首站、温度补偿智慧阀、长距离输热管道、隔压站、供热中继泵以及回水中继泵;

16、所述电厂首站的输出端与所述供热中继泵的前端通过所述长距离输热管道连接,所述电厂首站用于加热供热介质;

17、所述供热中继泵的前端设置有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用于检测供热介质温度,若所述供热介质温度未达到预设温度,则对供热介质进行加热;

18、所述供热中继泵的后端与所述隔压站的输入端通过所述长距离输热管道连接,所述供热中继泵将加热后的供热介质输送所述隔压站;

19、所述隔压站的输出端与所述回水中继泵的前端通过所述长距离输热管道连接,所述隔压站用于对所述加热后的供热介质进行冷却处理;

20、所述回水中继泵的前端设置有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所述回水中继泵的后端与所述电厂首站的输入端通过所述长距离输热管道连接;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用于控制所述冷却后的供热介质的流速;所述回水中继泵用于将冷却后的供热介质输送至所述电厂首站。

21、可选的,所述电厂首站的输出端与所述隔压站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供热中继泵,每个所述供热中继泵的前端设置有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

22、可选的,所述隔压站输出端与所述电厂首站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回水中继泵,每个所述回水中继泵的前端设置有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

23、一种长距离输热的温度补偿方法,应用于所述的长距离输热的温度补偿系统,包括:

24、利用电厂首站对供热介质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供热介质输送至温度补偿智慧阀;

25、利用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检测供热介质温度,若所述供热介质温度不大于预设温度,则对供热介质进行加热,直至所述供热介质温度达到目标预设温度;

26、利用供热中继泵将达到目标预设温度的供热介质输送至隔压站,利用回水中继泵将所述隔压站输出的供热介质输送至所述电厂首站。

27、可选的,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为所述的长距离输热的温度补偿智慧阀;所述利用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检测供热介质温度,若所述供热介质温度不大于预设温度,则对供热介质进行加热,直至所述供热介质温度达到目标预设温度,包括:

28、利用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中的温度传感器检测供热介质温度,当所述供热介质温度不大于预设温度时,向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中的信号处理装置发送加热信号;

29、当所述信号处理装置接收到加热信号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控制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中的阀门旋转机构旋转;

30、利用所述阀门旋转机构控制供热介质流速;

31、所述信号处理装置控制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中的电加热线缆对供热介质进行加热;

32、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供热介质温度,直至所述供热介质温度达到目标预设温度。

33、可选的,所述直至所述供热介质温度不小于目标预设温度之后,还包括:

34、利用所述温度传感器向所述信号处理装置发送停止加热信号;

35、当所述信号处理装置接收到停止加热信号后,所述信号处理装置控制所述阀门旋转机构旋转;

36、利用所述阀门旋转机构控制供热介质流速;

37、所述信号处理装置控制所述电加热线缆停止加热供热介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厂首站的输出端与所述供热中继泵的前端通过所述长距离输热管道连接,所述电厂首站用于加热供热介质;所述供热中继泵的前端设置有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用于检测供热介质温度,若所述供热介质温度未达到预设温度,则对供热介质进行加热;所述供热中继泵的后端与所述隔压站的输入端通过所述长距离输热管道连接,所述供热中继泵将加热后的供热介质输送所述隔压站;所述隔压站的输出端与所述回水中继泵的前端通过所述长距离输热管道连接,所述隔压站用于对所述加热后的供热介质进行冷却处理;所述回水中继泵的前端设置有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所述回水中继泵的后端与所述电厂首站的输入端通过所述长距离输热管道连接;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用于控制所述冷却后的供热介质的流速;所述回水中继泵用于将冷却后的供热介质输送至所述电厂首站。在长距离输热的过程中,利用温度补偿智慧阀对供热介质进行补偿加热,降低了长距离输热过程中的热损耗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长距离输热的温度补偿智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包括:光伏板旋转机构、信号处理装置、温度传感器、电加热线缆以及阀门旋转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补偿智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补偿智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还包括:电加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补偿智慧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用于保护所述旋转轴。

5.一种长距离输热的温度补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厂首站、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温度补偿智慧阀、长距离输热管道、隔压站、供热中继泵以及回水中继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厂首站的输出端与所述隔压站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供热中继泵,每个所述供热中继泵的前端设置有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压站输出端与所述电厂首站的输入端之间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回水中继泵,每个所述回水中继泵的前端设置有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

8.一种长距离输热的温度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长距离输热的温度补偿系统,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为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长距离输热的温度补偿智慧阀;所述利用所述温度补偿智慧阀检测供热介质温度,若所述供热介质温度不大于预设温度,则对供热介质进行加热,直至所述供热介质温度达到目标预设温度,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至所述供热介质温度不小于目标预设温度之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长距离输热的温度补偿方法、系统及温度补偿智慧阀,包括:电厂首站、温度补偿智慧阀、长距离输热管道、隔压站、供热中继泵以及回水中继泵;电厂首站的输出端与供热中继泵的前端通过长距离输热管道连接,供热中继泵的前端设置有温度补偿智慧阀,供热中继泵的后端与隔压站的输入端通过长距离输热管道连接,隔压站的输出端与回水中继泵的前端通过长距离输热管道连接,回水中继泵的前端设置有温度补偿智慧阀;回水中继泵的后端与电厂首站的输入端通过长距离输热管道连接。在长距离输热的过程中,利用温度补偿智慧阀对供热介质进行补偿加热,降低了长距离输热过程中的热损耗率。

技术研发人员:卜心明,张云鹏,石永利,白烨,谢建夫,范泽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呼伦贝尔安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海拉尔热电厂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