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30827发布日期:2023-12-10 07:09阅读:51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空调,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空调也逐渐成为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而用户对于空调的舒适性和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空调室内机中,导风板对整体外观效果影响较显著,同时也是影响空调舒适性的关键部件。然而,现有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的送风方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不同用户对外观和舒适性提出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以解决现有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方式比较单一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设有出风口的机壳和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的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旋臂和导风板,所述旋臂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偏心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壳上,所述导风板可相对于所述旋臂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旋臂上,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出风口;当所述旋臂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旋臂和所述导风板均不外凸于所述机壳表面;当所述旋臂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旋臂和所述导风板均部分外凸于所述机壳表面。

3、可选的,所述导风板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旋臂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旋臂的转动轴线靠近所述出风口宽度方向的一端设置。

4、可选的,所述旋臂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导风板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所述旋臂的转动中心与所述导风板转动中心的间距为所述旋臂直径的四分之三。

5、可选的,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导风驱动件,所述导风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旋臂上,所述导风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导风板,并能驱动所述导风板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

6、可选的,所述旋臂为中空结构,所述导风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旋臂内部,所述导风板上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入所述旋臂并与所述导风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

7、可选的,所述旋臂包括旋臂壳体和旋臂盖,所述旋臂壳体设有容置槽,所述旋臂盖盖设在所述容置槽的槽口处,所述旋臂盖上设有通孔;所述导风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容置槽中,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导风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

8、可选的,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上设有卡接凸起,所述旋臂盖上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凸起卡接配合。

9、可选的,所述机壳在所述出风口的两侧均设有连接座,两个所述旋臂分别铰接在两侧的所述连接座上并对称设置,所述导风板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旋臂上。

10、可选的,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旋臂驱动件,所述旋臂驱动件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旋臂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旋臂,并能驱动所述旋臂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11、可选的,所述出风口的上端设有第一磁吸件,所述出风口的下端设有限位部,所述旋臂上设有第二磁吸件,所述旋臂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第一磁吸件磁吸配合,以将所述旋臂限位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旋臂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磁吸件与所述第一磁吸件分开,且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旋臂抵接以将所述旋臂限位在所述第二位置。

12、可选的,所述空调室内机被配置为:当所述旋臂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在制冷模式下所述导风板向下转动第一预设角度以使冷风流向向上,在制热模式下所述导风板向上转动第二预设角度以使热风流向向下;当所述旋臂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在制冷模式下所述导风板向下转动第三预设角度以使冷风流向向上,在制热模式下所述导风板向上转动第四预设角度以使热风流向向下,所述第三预设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所述第四预设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

13、可选的,所述旋臂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角度差值为30°~50°,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25°~60°,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为35°~75°,所述第三预设角度为25°~75°,所述第四预设角度为35°~85°。

1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上述的空调室内机。

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通过将旋臂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偏心转动地安装在机壳上,并设置导风板可相对于旋臂转动地安装在旋臂上,以打开或者关闭出风口,从而可以在空调室内机工作时,控制旋臂转动至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并通过导风板进行导风,旋臂位于第一位置时旋臂和导风板均不外凸于机壳表面,使得空调室外机的外观整体性更优,能够满足对外观要求较高的用户;旋臂位于第二位置时旋臂和导风板均部分外凸于机壳表面,使得导风板打开出风口时送风风量增大、舒适性更优,能够满足对舒适性需求较高的用户。本申请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能够兼容多元化的场景,适配多种用户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出风口(101)的机壳(100)和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01)处的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旋臂(200)和导风板(300),所述旋臂(2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偏心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壳(100)上,所述导风板(300)可相对于所述旋臂(200)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旋臂(200)上,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出风口(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300)的转动轴线与所述旋臂(200)的中心线重合,所述旋臂(200)的转动轴线靠近所述出风口(101)宽度方向的一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臂(200)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导风板(300)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所述旋臂(200)的转动中心与所述导风板(300)转动中心的间距为所述旋臂(200)直径的四分之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导风驱动件(410),所述导风驱动件(410)设置在所述旋臂(200)上,所述导风驱动件(4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导风板(300),并能驱动所述导风板(300)转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1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臂(200)为中空结构,所述导风驱动件(410)设置在所述旋臂(200)内部,所述导风板(300)上设有连接轴(310),所述连接轴(310)穿入所述旋臂(200)并与所述导风驱动件(410)的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臂(200)包括旋臂壳体(210)和旋臂盖(220),所述旋臂壳体(210)设有容置槽,所述旋臂盖(220)盖设在所述容置槽的槽口处,所述旋臂盖(220)上设有通孔(221);所述导风驱动件(410)设置在所述容置槽中,所述连接轴(310)穿过所述通孔(221)并与所述导风驱动件(410)的输出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上设有卡接凸起(211),所述旋臂盖(220)上设有卡扣(222),所述卡扣(222)与所述卡接凸起(211)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00)在所述出风口(101)的两侧均设有连接座(110),两个所述旋臂(200)分别铰接在两侧的所述连接座(110)上并对称设置,所述导风板(300)的两端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旋臂(20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旋臂驱动件(420),所述旋臂驱动件(420)设置在所述连接座(110)上;所述旋臂驱动件(4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旋臂(200),并能驱动所述旋臂(200)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01)的上端设有第一磁吸件(121),所述出风口(101)的下端设有限位部(122),所述旋臂(200)上设有第二磁吸件(230),所述旋臂(20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磁吸件(230)与所述第一磁吸件(121)磁吸配合,以将所述旋臂(200)限位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旋臂(200)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磁吸件(230)与所述第一磁吸件(121)分开,且所述限位部(122)与所述旋臂(200)抵接以将所述旋臂(200)限位在所述第二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被配置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臂(200)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角度差值为30°~50°,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为25°~60°,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为35°~75°,所述第三预设角度为25°~75°,所述第四预设角度为35°~85°。

13.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空调室内机包括设有出风口的机壳和设在出风口处的导风组件,导风组件包括旋臂和导风板,旋臂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偏心转动地安装在机壳上,导风板可相对于旋臂转动地安装在旋臂上以打开或者关闭出风口;当旋臂位于第一位置时旋臂和导风板均不外凸于机壳表面;当旋臂位于第二位置时旋臂和导风板均部分外凸于机壳表面。本申请的空调室内机在工作时,可以控制旋臂转动至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并通过导风板进行导风,旋臂位于第一位置时旋臂和导风板均不外凸于机壳表面,使空调室外机的外观整体性更优,旋臂位于第二位置时旋臂和导风板均部分外凸于机壳表面,使得送风量增大,舒适性更优,满足了多种用户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陈悦坡,宁强延,李芯怡,徐进炜,黄永,陈正斌,周鑫,骆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