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及其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509991发布日期:2023-12-29 07:4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及其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收尘,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在硫铁矿制酸系统,焙烧后产生的烟气通常夹带有较多的粉尘,需要使用电收尘器等收尘设备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收集,收集后的粉尘在重力的作用下汇集到下部的灰斗,然后再通过灰斗底部的星型下灰阀排出。在星型下灰阀排灰的过程中,若积灰中存在结块或电场内部脱落的零部件等异物,将易出现星型下灰阀进口堵塞,导致积灰无法正常排出,积灰在灰斗内堆积。要处理灰斗底部星型下灰阀进口堵塞的问题,通常需先将灰斗内的积灰经放灰孔全部放出,再将异物清理干净后恢复正常生产,但是放灰的过程中,大量的粉尘落在平台或地面上,且出现局部扬尘严重,加大了5s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了现场环保风险和劳动力成本,无法做到密闭放灰清灰,导致效果不佳。

2、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12253713u公开了灰斗放灰装置,包括:灰斗本体;过渡部件,过渡部件的一端连接于灰斗本体,另一端连接于延伸管,过渡管内具有第一通道,连接轴设置在过渡管的内壁上,并且转动连接于过渡管,封闭板设置在过渡管内,封闭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连接轴,另一端朝向过渡管的内壁的方向延伸,用于封闭第一通道,配重部件固定连接于封闭板;封盖部件,封盖部件的一端连接于延伸管,另一端具有盖体,用于遮盖接灰车的开口位置。该放灰装置是用于正常放灰操作,如果灰斗本体底部的下灰阀堵塞则无法用该装置。

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17737183u公开了灰斗非正常放灰装置,包括灰斗以及连接在灰斗下端的仓泵,灰斗通过下灰管与放灰管连通,仓泵与灰斗之间设置有送气管,送气管通过补气管与支路气管连通,下灰管与放灰管交接处连通有掏灰管,下灰管与补气管通过疏通管连通,补气管、疏通管、下灰管、放灰管和掏灰管之间设置有控制管路导通的开闭阀组件。该装置虽然具有灰斗非正常放灰的功能,但是由于使用补气管进行通气,会造成积灰飞扬外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灰斗在遇到由放灰孔排出时没有专门的收集装置,为此提供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包括:放灰管道,所述放灰管道的一端与位于灰斗侧面的放灰孔连通;椭球体腔体,所述椭球体腔体的一端与放灰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连通管,所述连通管有两个,两个所述连通管位于椭球体腔体内壁的同一圆周面上,至少一个连通管的一端与外界连通;圆台型基座,所述圆台型基座的外周面固接在两个连通管之间,两个连通管与圆台型基座连通;上阀门,所述上阀门开设在圆台型基座的上表面;下阀门,所述下阀门开设在圆台型基座的下表面;上气囊,所述上气囊与圆台型基座的上表面边缘固接;下气囊,所述下气囊与圆台型基座的下表面边缘固接;收灰腔,所述收灰腔的一端开口且与椭球体腔体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

3、上述方案的改进是所述收灰腔内覆盖有可降解的覆盖物。

4、上述方案中所述覆盖物是纸张或塑料薄膜。

5、上述方案中所述收灰腔的一端与椭球体腔体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6、上述方案中所述收灰腔远离椭球体腔体的一端向下弯折。

7、上述方案中所述放灰管道与灰斗侧面的放灰孔通过阀连通。

8、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打开灰斗侧面的放灰孔,灰斗内的积灰在负压的作用下经过放灰管道送至椭球体腔体内,从一个连通管向圆台型基座内充气,上阀门开启,上气囊膨胀,将积灰分流从圆台型基座与椭球体腔体之间的间隙落下,进入收灰腔内,当收灰腔收集一定积灰后,上气囊进一步膨胀至将积灰阻断下落,下阀门开启,下气囊膨胀,将椭球体腔体内的积灰向收灰腔内驱赶,取下收灰腔,即完成一次收灰操作,如此反复直至将灰斗内的积灰清除。

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椭球体腔体与上下气囊的配合,实现对积灰的分流降速,同时将积灰推挤到收灰腔内,可降解的覆盖物可以捕获落下的粉尘并防止其扬散,之后可以安全地处理,最大限度的降低扬灰。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放灰管道(1),所述放灰管道的一端与位于灰斗侧面的放灰孔连通;椭球体腔体(2),所述椭球体腔体的一端与放灰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连通管(3),所述连通管有两个,两个所述连通管位于椭球体腔体内壁的同一圆周面上,至少一个连通管的一端与外界连通;圆台型基座(4),所述圆台型基座的外周面固接在两个连通管之间,两个连通管与圆台型基座连通;上阀门(5),所述上阀门开设在圆台型基座的上表面;下阀门,所述下阀门开设在圆台型基座的下表面;上气囊(6),所述上气囊与圆台型基座的上表面边缘固接;下气囊(7),所述下气囊与圆台型基座的下表面边缘固接;收灰腔(8),所述收灰腔的一端开口且与椭球体腔体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收灰腔内覆盖有可降解的覆盖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覆盖物是纸张或塑料薄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收灰腔的一端与椭球体腔体的另一端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收灰腔远离椭球体腔体的一端向下弯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放灰管道与灰斗侧面的放灰孔通过阀连通。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打开灰斗侧面的放灰孔,灰斗内的积灰在负压的作用下经过放灰管道送至椭球体腔体内,从一个连通管向圆台型基座内充气,上阀门开启,上气囊膨胀,将积灰分流从圆台型基座与椭球体腔体之间的间隙落下,进入收灰腔内,当收灰腔收集一定积灰后,上气囊进一步膨胀至将积灰阻断下落,下阀门开启,下气囊膨胀,将椭球体腔体内的积灰向收灰腔内驱赶,取下收灰腔,即完成一次收灰操作,如此反复直至将灰斗内的积灰清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清除灰斗积灰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放灰管道,所述放灰管道的一端与位于灰斗侧面的放灰孔连通;椭球体腔体,所述椭球体腔体的一端与放灰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连通管,两个所述连通管位于椭球体腔体内壁的同一圆周面上;圆台型基座,所述圆台型基座的外周面固接在两个连通管之间;上阀门,所述上阀门开设在圆台型基座的上表面;下阀门,所述下阀门开设在圆台型基座的下表面;上气囊,所述上气囊与圆台型基座的上表面边缘固接;下气囊,所述下气囊与圆台型基座的下表面边缘固接;收灰腔,收灰腔的一端开口且与椭球体腔体的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椭球体腔体与上下气囊的配合,实现对积灰的分流降速。

技术研发人员:徐洁书,沈涛,林天云,陈治康,水海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