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楼宇用通风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6928发布日期:2023-11-17 18:4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楼宇用通风换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风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慧楼宇用通风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1、通风又称换气,是用机械或自然的方法向室内空间送入足够的新鲜空气,同时把室内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污浊空气排出,使室内空气满足卫生要求和生产过程需要。在楼宇建筑中,通风换气装置是完成通风工作的设施。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5523602u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通风换气装置,包括:通风管道基体和过滤机构,通风管道基体包括通风管道本体,通风管道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通风管道本体的底部开设有矩形孔,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网和固定板,过滤网固定安装在通风管道本体内;本高层建筑通风换气装置,通过在通风管道本体内设置过滤网,在过滤网上通过电动滑块和直线导轨的配合电动安装固定板,在固定板靠近过滤网的一端固定连接刮板,通过刮板对过滤网上的灰尘进行刮除,并流到矩形孔内,且通过单片机能够有效的控制电动滑块和电磁喷水阀的运动状态,并进行合理的匹配,确保了电动滑块和电磁喷水阀的做工时间相吻合,避免了尘土飞扬,提高了换气效果。

3、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4、需要用电,具体通过单片机控制电动滑块和电磁喷水阀的运动状态,比较耗能,且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换电子器件,耗费人力和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利用自然风来对楼宇进行通风换气从而不耗能并节省人力和物力的智慧楼宇用通风换气装置。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智慧楼宇用通风换气装置,包括进风机构和排气机构;进风机构包括转动筒、承推板组件、进风件、转动轴a和进风斗,转动筒设置在转动轴a上,进风件内侧具有空腔,转动轴a转动设置在进风件内侧,进风件外端位于楼外,进风件内端位于楼内并与进风斗连通,进风件外围具有绕中心轴均匀分布的多个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与转动筒中心轴偏心分布,承推板组件在进风件内侧绕转动筒呈环形均匀设置多组,承推板组件包括固定板、滑动杆、挡板、承推板和弹簧,固定板设置在转动筒外周面上,滑动杆滑动设置在固定板上,滑动杆两端分别与挡板和承推板连接,弹簧套设在滑动杆外周侧且两端分别与固定板和承推板连接,固定板位于承推板转动方向的前侧,承推板上均布有网孔,承推板沿进风件外端至内端方向逐渐向转动方向的前侧倾斜,承推板与滑动杆垂直;排气机构包括从楼内抽出空气向楼外排出的排气扇以及将排气扇和转动轴a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

3、优选地,传动组件包括锥齿轮a、锥齿轮b、转动轴b、安装罩a、固定杆a、锥齿轮c、锥齿轮d、安装组件和转动轴c,锥齿轮a设置在转动轴a端部,锥齿轮a与锥齿轮b啮合连接,锥齿轮b和锥齿轮c分别设置在转动轴b两端,锥齿轮c与锥齿轮d啮合连接,锥齿轮d设置在转动轴c端部,转动轴a和转动轴b均转动设置在安装罩a上,安装罩a设置在固定杆a上,固定杆a设置在进风斗上,转动轴c转动设置在安装组件上,锥齿轮a和锥齿轮b均位于安装罩a内侧。

4、优选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筒、安装罩b、固定杆b、连接罩和滤网a,安装筒两端分别与进风斗和连接罩连接,转动轴b位于安装筒内侧,安装罩b设置在固定杆b上,固定杆b设置在连接罩内部,连接罩底部具有排风口,滤网a设置在排风口处;转动轴b和转动轴c均转动设置在安装罩b上,锥齿轮c和锥齿轮d均位于安装罩b内侧。

5、优选地,还包括排气件,排气件包括依次同轴连接的排气筒部、衔接环部和导气球部,排气筒部与衔接环部连接处位于衔接环部与导气球部连接处内侧,衔接环部上呈环形均匀设置有多个排气孔。

6、优选地,进风件包括一体同轴连接的进风筒部和导风筒部,多个进风通道分布于进风筒部外围,且进风通道朝向与进风筒部中心轴偏心分布,进风通道外端沿远离进风筒部的向外方向呈扩口状。

7、优选地,进风筒部远离导风筒部的轴向一端具有进风孔,进风孔处设置有滤板。

8、优选地,还包括导风机构,导风机构包括锥齿轮e、转动轴d、连架杆、连杆、连接台、衔接杆和平行导风组件,平行导风组件并排设置多组,平行导风组件包括导风板和安装轴,导风板通过安装轴转动设置在进风斗内侧,进风斗的开口尺寸沿远离进风件方向逐渐增大,锥齿轮e与锥齿轮a啮合连接,锥齿轮e设置在转动轴d上,转动轴d转动设置在安装罩a上,连架杆一端与转动轴d连接,连架杆另一端与连杆一端转动连接,连杆另一端与连接台转动连接,连接台设置在一个导风板上,衔接杆与多个导风板转动连接。

9、优选地,进风斗远离进风件的一端设置有网架,网架上设置有滤网b。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1、本发明能利用自然风来对楼宇进行通风换气,从而不耗能,并节省人力和物力。自然风通过进风通道吹至承推板上,一方面,承推板能过滤掉风中的灰尘等杂物,还能实现自清洁,从而节省人工清理过程;另一方面,承推板会受到风力推动,并将风向进风斗方向输送,使得经过承推板过滤的自然风从进风斗进入楼内;再一方面,承推板会通过承推板组件带动转动筒转动,转动筒带动转动轴a转动,从而利用传动组件带动排气扇转动,排气扇将楼内空气排出至楼外。通过上述进风和排气过程,能实现对楼宇的通风换气处理,有效保证楼内的空气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智慧楼宇用通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楼宇用通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包括锥齿轮a(10)、锥齿轮b(11)、转动轴b(12)、安装罩a(13)、固定杆a(14)、锥齿轮c(16)、锥齿轮d(17)、安装组件和转动轴c(20),锥齿轮a(10)设置在转动轴a(9)端部,锥齿轮a(10)与锥齿轮b(11)啮合连接,锥齿轮b(11)和锥齿轮c(16)分别设置在转动轴b(12)两端,锥齿轮c(16)与锥齿轮d(17)啮合连接,锥齿轮d(17)设置在转动轴c(20)端部,转动轴a(9)和转动轴b(12)均转动设置在安装罩a(13)上,安装罩a(13)设置在固定杆a(14)上,固定杆a(14)设置在进风斗(30)上,转动轴c(20)转动设置在安装组件上,锥齿轮a(10)和锥齿轮b(11)均位于安装罩a(13)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楼宇用通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组件包括安装筒(15)、安装罩b(18)、固定杆b(19)、连接罩(33)和滤网a(34),安装筒(15)两端分别与进风斗(30)和连接罩(33)连接,转动轴b(12)位于安装筒(15)内侧,安装罩b(18)设置在固定杆b(19)上,固定杆b(19)设置在连接罩(33)内部,连接罩(33)底部具有排风口,滤网a(34)设置在排风口处;转动轴b(12)和转动轴c(20)均转动设置在安装罩b(18)上,锥齿轮c(16)和锥齿轮d(17)均位于安装罩b(18)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楼宇用通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件(22),排气件(22)包括依次同轴连接的排气筒部(221)、衔接环部(222)和导气球部(223),排气筒部(221)与衔接环部(222)连接处位于衔接环部(222)与导气球部(223)连接处内侧,衔接环部(222)上呈环形均匀设置有多个排气孔(22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楼宇用通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进风件(7)包括一体同轴连接的进风筒部(71)和导风筒部(72),多个进风通道(711)分布于进风筒部(71)外围,且进风通道(711)朝向与进风筒部(71)中心轴偏心分布,进风通道(711)外端沿远离进风筒部(71)的向外方向呈扩口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慧楼宇用通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进风筒部(71)远离导风筒部(72)的轴向一端具有进风孔,进风孔处设置有滤板(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楼宇用通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机构,导风机构包括锥齿轮e(23)、转动轴d(24)、连架杆(25)、连杆(26)、连接台(27)、衔接杆(29)和平行导风组件,平行导风组件并排设置多组,平行导风组件包括导风板(28)和安装轴(281),导风板(28)通过安装轴(281)转动设置在进风斗(30)内侧,进风斗(30)的开口尺寸沿远离进风件(7)方向逐渐增大,锥齿轮e(23)与锥齿轮a(10)啮合连接,锥齿轮e(23)设置在转动轴d(24)上,转动轴d(24)转动设置在安装罩a(13)上,连架杆(25)一端与转动轴d(24)连接,连架杆(25)另一端与连杆(26)一端转动连接,连杆(26)另一端与连接台(27)转动连接,连接台(27)设置在一个导风板(28)上,衔接杆(29)与多个导风板(28)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慧楼宇用通风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进风斗(30)远离进风件(7)的一端设置有网架(32),网架(32)上设置有滤网b(3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通风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智慧楼宇用通风换气装置。其包括进风机构和排气机构;进风机构包括转动筒、承推板组件、进风件、转动轴a和进风斗,转动筒设置在转动轴a上,进风件内侧具有空腔,转动轴a转动设置在进风件内侧,进风件外端位于楼外,进风件内端位于楼内并与进风斗连通,进风件外围具有绕中心轴均匀分布的多个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与转动筒中心轴偏心分布,承推板组件在进风件内侧绕转动筒呈环形均匀设置多组,承推板组件包括固定板、滑动杆、挡板、承推板和弹簧;排气机构包括从楼内抽出空气向楼外排出的排气扇以及将排气扇和转动轴a传动连接的传动组件。本发明能利用自然风来对楼宇进行通风换气从而不耗能并节省人力和物力。

技术研发人员:刘育平,朱广明,王琦,温衍,高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综合服务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