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片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32082发布日期:2024-01-26 16:47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膜片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尤其是指一种膜片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1、现有换热器存在以下问题:如采用钢管铝片和铜管铝片的翅片式换热器容易松动,导致换热不良和效率过低的问题。而钢管钢片整体浸锌换热器则重量和体积过大,传热效率较低。此外,蒸发式冷凝器和其他冷热交换管组件存在重量大、换热面积小、传热效率低以及电能损耗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降低了换热器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换热器存在换热面积小、传热效率低等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膜片式换热器,包括:

3、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依次平行排列设置有多片冷凝器片;

4、分散盘,夹装于相邻两片所述冷凝器片之间,所述分散盘包括第一轴向通口以及分别沿所述第一轴向通口周向分布的导流结构和分流结构,所述冷凝器片包括换热液入口、换热液出口以及第二轴向通口;多个所述第一轴向通口和多个所述第二轴向通口之间形成物料通道;

5、多个所述第一轴向通口和多个所述第二轴向通口之间形成物料通道;

6、冷却管道,能够将相邻两个所述冷凝器片中的其中一个的所述换热液出口和另一个的所述换热液入口相连通。

7、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轴向通口周端向内径向延伸且倾斜于所述分散盘平面的导流叶片,多个所述导流叶片沿所述第一轴向通口周端均匀分布。

8、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流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轴向通口周端外侧均匀设置的分流孔。

9、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液入口和所述换热液出口均设置有管道快速接口,所述冷却管道通过所述管道快速接口与所述冷凝器片相连。

10、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凝器片包括环形腔,所述环形腔中部被构造为所述第二轴向通口,所述换热液入口和所述换热液出口分别连通于所述环形腔。

11、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本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换热器顶座和换热器底座,所述换热器顶座设置有与所述物料通道连通的物料入口,所述换热器底座设置有与所述物料通道连通的物料出口。

12、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位于最顶部的所述分散盘夹装于所述换热器顶座与位于最顶部的所述冷凝器片之间。

13、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位于最底部的所述分散盘夹装于所述换热器底座与位于最底部的所述冷凝器片之间。

14、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管道包括第一冷却管道和第二冷却管道,在所有所述冷凝器片中,位于最顶部的所述冷凝器片的所述换热液出口和位于最底部的所述冷凝器片的所述换热液入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冷却管道,相邻两个所述冷凝器片中的其中一个的所述换热液出口通过所述第二冷却管道和另一个的所述换热液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却管道呈u型。

15、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底座连接有多个地脚。

16、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凝器片上下面的中部设置有内凹面,其余面位夹装环面,所述分散盘与相邻两个所述冷凝器片各自的所述夹装环面相抵,以使所述分散盘表面与所述内凹面之间留有3mm间隙。

17、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8、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膜片式换热器,该膜片式换热器采用分散盘与导流结构设计,使流经换热器的物料能够与冷凝器片充分接触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导流结构和分流结构的设置,使物料在不同的层次上实现均匀分布,确保了物料与冷凝器片的接触面积充分,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

19、该膜片式换热器结构紧凑,膜片式换热器采用多片冷凝器片依次平行排列的结构,体积小巧,重量轻,占用空间较小,分散盘夹装的设置,方便清洗时的拆卸,通过设置呈法兰结构的换热器顶座和换热器底座,可以直接安装在管路上,节省了安装空间。

20、该膜片式换热器换热液入口和换热液出口设置有管道快速接口,方便快速连接、更换和维修。冷却管道通过管道快速接口与冷凝器片相连,使相邻两个冷凝器片中的其中一个的换热液出口和另一个的换热液入口相连通,便于更换和维护。

21、该膜片式换热器冷凝器片表面涂覆有防腐涂层,为四氟材料或搪玻璃,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多种工况。

22、该膜片式换热器的换热器底座连接有多个地脚,提高了换热器的安装稳定性。

23、该膜片式换热器分散盘为四氟材料,密封性好。冷凝器片上下面的中部设置有内凹面,其余面位夹装环面,两者通过导流面过渡,分散盘与相邻两个冷凝器片各自的夹装环面相抵,以使分散盘表面与内凹面之间留有3mm间隙,保证了物料流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膜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22)包括沿所述第一轴向通口(21)周端向内径向延伸且倾斜于所述分散盘(2)平面的导流叶片(221),多个所述导流叶片(221)沿所述第一轴向通口(21)周端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结构(23)包括沿所述第一轴向通口(21)周端外侧均匀设置的分流孔(2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液入口(11)和所述换热液出口(12)均设置有管道快速接口(14),所述冷却管道(3)通过所述管道快速接口(14)与所述冷凝器片(1)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片(1)包括环形腔(15),所述环形腔(15)中部被构造为所述第二轴向通口(13),所述换热液入口(11)和所述换热液出口(12)分别连通于所述环形腔(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本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换热器顶座(4)和换热器底座(5),所述换热器顶座(4)设置有与所述物料通道连通的物料入口(41),所述换热器底座(5)设置有与所述物料通道连通的物料出口(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膜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最顶部的所述分散盘(2)夹装于所述换热器顶座(4)与位于最顶部的所述冷凝器片(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膜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底部的所述分散盘(2)夹装于所述换热器底座(5)与位于最底部的所述冷凝器片(1)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膜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3)包括第一冷却管道(31)和第二冷却管道(32),在所有所述冷凝器片(1)中,位于最顶部的所述冷凝器片(1)的所述换热液出口(12)和位于最底部的所述冷凝器片(1)的所述换热液入口(11)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冷却管道(31),相邻两个所述冷凝器片(1)中的其中一个的所述换热液出口(12)通过所述第二冷却管道(32)和另一个的所述换热液入口(11)相连通,所述第二冷却管道(32)呈u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片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片(1)上下面的中部设置有内凹面(16),其余面位夹装环面(17),所述内凹面(16)和所述夹装环面(17)均为平面,两者之间通过导流面(18)过渡,所述导流面(18)靠近所述分流结构(23),所述分散盘(2)与相邻两个所述冷凝器片(1)各自的所述夹装环面(17)相抵,以使所述分散盘(2)表面与所述内凹面(16)之间留有3mm间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片式换热器。本发明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依次平行排列设置有多片冷凝器片;分散盘,夹装于相邻两片所述冷凝器片之间,所述分散盘包括第一轴向通口以及分别沿所述第一轴向通口周向分布的导流结构和分流结构,所述冷凝器片包括换热液入口、换热液出口以及第二轴向通口;多个所述第一轴向通口和多个所述第二轴向通口之间形成物料通道;多个所述第一轴向通口和多个所述第二轴向通口之间形成物料通道;冷却管道,能够将相邻两个所述冷凝器片中的其中一个的所述换热液出口和另一个的所述换热液入口相连通。该膜片式换热器确保了物料与冷凝器片的接触面积充分,提高了换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邓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荣京科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