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头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35046发布日期:2024-03-18 17:59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摇头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风扇,具体涉及摇头风扇。


背景技术:

1、风扇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广泛用于家庭、办公室、商店、医院和宾馆等场所。

2、为了使得风扇所吹的范围更广,一般通过摇头电机进行驱动,使得风扇摇头成摆动角度。

3、在相关现有技术中,在普通的摇头风扇上增加了雾化功能,例如,有一种雾化轴流风扇,其加湿管路系统采用的是管路外接的方式。整机摇头时,管路伴随机头一同转动,管路弯角不停发生变化,波纹连接管容易疲劳,影响波纹连接管的使用寿命,且容易出现出雾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摇头风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波纹连接管摇头导致容易产生疲劳,且容易出现出雾损失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摇头风扇,所述摇头风扇包括:上管支架;下管,一端与所述上管支架转动连接,所述下管与所述上管支架之间,且沿所述下管的轴向,设有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下管转动。

3、有益效果为,通过在下管的轴向上设置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在驱动机构驱动下管转动时,通过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实现了良好的密封,摇头风扇左、右摇头,上管支架相对下管转动,且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分别连接到上管支架上,因此,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不用随之转动,避免了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发生弯曲而容易变形、疲劳破裂,提高了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的使用寿命。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管支架的下端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下管的内壁相接触。

5、有益效果为,第一密封圈用于与下管的内壁相接触,从而可实现上管支架与下管之间的柔性密封,密封效果好。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周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唇边,所述密封唇边与所述下管的内壁过盈配合。

7、有益效果为,密封唇边呈环状位于第一密封圈的外周上,密封唇边与第一密封圈的本体一体设置,能够保证第一密封圈的结构强度。当密封唇边与下管的内壁相接触,密封唇边与下管过盈配合连接,密封效果更好。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管的内壁设有凝水槽,所述上管支架的下端伸入所述凝水槽。

9、有益效果为,凝水槽环设于下管的内壁上,使得凝水槽成为环形水槽,当下管的通道有雾通过时,形成的冷凝水优先流入凝水槽,且当水位与凝水槽的顶部等高,水位覆盖上管支架的下端,可以更好地实现二级水密封,配合上述的第一密封圈一级柔性密封,可以实现双密封结构,密封效果稳定可靠。另外,增加凝水槽形成的密封水槽,提供水密封,还可减少柔性密封的过盈量,同时水雾提供润滑作用,旋转力矩小。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管支架下端的外周设有环形的占位筋条,所述占位筋条位于所述凝水槽内。

11、有益效果为,占位筋条与上管支架的下端的端面平齐,当水位与凝水槽的顶部等高,水位覆盖占位筋条,可以更好地实现二级水密封。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管支架的外壁沿周向设有旋转筋条,所述旋转筋条与所述下管间隙配合。

13、有益效果为,旋转筋条环向设于上管支架的外周上,使得旋转筋条凸出于上管支架的外壁,当上管支架的下端伸入下管内,旋转筋条与下管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可以实现对下管的径向限位,保证了左右摇头时,上管支架与下管的同轴度。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摇头风扇还包括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套接于所述下管的外壁上并与所述上管支架连接,以对所述下管形成轴向限位。

15、有益效果为,当第一盖板套接在下管的外部,第一支撑面支撑于凸出部的底面上,第二支撑面支撑于凸台的底面上,而下管的顶部的端面也抵顶于凸台的底面上,因此,通过第一盖板可对下管进行轴向限位,使得下管可避免在轴向上进行窜动。

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摇头风扇还包括第二盖板和机身,所述机身设于所述上管支架的下方,所述第二盖板套接于所述上管支架的外部且延伸至所述机身的上端,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连接。

17、有益效果为,第二盖板套接在第一盖板的外部,且第二盖板向下延伸至覆盖部分外管。将第二盖板固定在第一盖板上,实现了内部件的遮挡。

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设于所述上管支架,所述驱动电机具有驱动轴;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轴连接;其中,所述下管的外周沿周向设有配合件,所述配合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接,以使得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配合件转动。

19、有益效果为,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齿轮旋转,通过与下管的齿条的啮合作用,使得上管支架、第一密封圈、驱动电机、齿轮、第一盖板一起构成的整体结构与下管之间进行旋转相对运动,实现了整机摇头。

2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摇头风扇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套接于所述机身上,且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下管的内壁相接触。

21、有益效果为,第二密封圈与下管的第一孔段的内壁相接触,机身与第二密封圈形成的组件与下管进行连接,实现了对摇头组件的支撑以及走雾通道的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

1.一种摇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头风扇(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密封圈(160),所述第一密封圈(160)套设于所述上管支架(110)的下端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密封圈(160)与所述下管(130)的内壁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摇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160)的外周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密封唇边(161),所述密封唇边(161)与所述下管(130)的内壁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摇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凝水槽(131),所述凝水槽(131)设于所述下管(130)的内壁,所述上管支架(110)的下端伸入所述凝水槽(1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摇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支架(110)下端的外周设有环形的占位筋条(111),所述占位筋条(111)位于所述凝水槽(13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摇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支架(110)的外壁沿周向设有旋转筋条(112),所述旋转筋条(112)与所述下管(130)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摇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头风扇(100)还包括第一盖板(170),所述第一盖板(170)套接于所述下管(130)的外壁上并与所述上管支架(110)连接,以对所述下管(130)形成轴向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摇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头风扇(100)还包括第二盖板(180)和机身(120),所述机身(120)设于所述上管支架(110)的下方,所述第二盖板(180)套接于所述上管支架(110)的外部且延伸至所述机身(120)的上端,所述第二盖板(180)与所述第一盖板(17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摇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40)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摇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头风扇(100)还包括第二密封圈(190)和机身(120),所述机身(120)设于所述上管支架(110)的下方,所述第二密封圈(190)套接于所述机身(120)上,且所述第二密封圈(190)与所述下管(130)的内壁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风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摇头风扇,摇头风扇包括:上管支架;下管,一端与上管支架转动连接,下管与上管支架之间,且沿下管的轴向,设有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驱动机构,适于驱动下管转动。通过在下管的轴向上设置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在驱动机构驱动下管转动时,通过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实现了良好的密封,可防止漏雾,驱动机构驱动下管转动,使得摇头风扇可以实现左、右摇头,上管支架相对下管转动,且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分别连接到上管支架上,因此,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不用随之转动,避免了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发生弯曲而容易变形、疲劳破裂,提高了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胡健兴,陈宇强,郭宏俊,王泰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