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冷气输送装置

文档序号:37462667发布日期:2024-03-28 18:45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央空调冷气输送装置

本发明涉及送风,具体涉及一种中央空调冷气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1、传统常规气流在进行传播时,能量耗散较大,使得气流无法进行远距离传播,若强行远距离送风,则造成较高能耗和较大的出风口速度,时间长易造成人员不适。涡环气流具备远距离、低风速、稳定传播的特性,当产生涡环的气流柱长径比大于4时,气体在产生一个完美涡环的同时,多余的气体在涡环之后形成一个尾迹,当气流柱长径比为4时,产生的涡环稳定性最高,可以传播最远的距离,当气流柱长径比小于4时,随着长径比的减小,涡环稳定性同样减弱,气流传播距离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央空调冷气输送装置,能产生不同气量空气涡环传送至不同的距离,实现全局送风,使冷空气能更快地均匀分布。

2、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中央空调冷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涡环产生装置、自吸气装置和驱动装置;自吸气装置包括可转动的吸气腔室,吸气腔室的进气口连接有吸气管,吸气腔室的进气口或吸气管内设有单向阀,吸气腔室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可前后来回移动的前拉板和后推板,前拉板和后推板用于从前后两侧挤压吸气腔室;吸气腔室转动至不同相位时沿前拉板和后推板移动方向上吸气腔室的两端距离不同,每次前拉板和后推板挤压吸气腔室的移动位移是相同的;驱动装置与前拉板、后推板连接,为前拉板、后推板的移动提供动力;

4、涡环产生装置包括涡环送风筒,涡环送风筒的一端设有减缩喷口,涡环送风筒的另一端设有进气口,涡环送风筒的进气口与吸气腔室的出气口之间连接有输气管道,涡环送风筒的进气口或输气管道内设有单向阀。

5、优选地,自吸气装置还包括吸气腔室驱动杆和吸气腔室驱动电机,吸气腔室的个数为多个,各吸气腔室沿吸气腔室驱动杆依次以不同相位错位布置,每个吸气腔室的进气口连接有一个吸气管,涡环送风筒的个数与吸气腔室的个数一致,与吸气腔室一一对应,涡环送风筒通过输气管道与相应的吸气腔室连接。

6、优选地,自吸气装置还包括气体分流管,气流分流管包括多个空气分流支管和吸气总管,空气分流支管布置于吸气腔室驱动杆一侧,各吸气腔室通过吸气管与空气分流支管连接,吸气总管与空气分流支管连接。

7、优选地,吸气腔室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置于吸气腔室的横向短轴两端(所谓横向即与吸气腔室驱动杆的长度方向一致),吸气腔室驱动杆依次从吸气腔室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穿过。

8、优选地,涡环产生装置还包括连接固定杆,涡环送风筒的外壁上设有固定块,连接固定杆依次穿过各涡环送风筒上的固定块,并与各固定块连接固定。

9、优选地,前拉板为长方形板,前拉板上沿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有多个齿形板,齿形板的个数与吸气腔室的个数一致,一一对应布置,后推板为长方形板;齿形板和后推板从两侧对相应的吸气腔室进行挤压。

10、优选地,所述的中央空调冷气输送装置还包括外壳,外壳顶部设有外壳盖板,自吸气装置、驱动装置设置于外壳内;外壳一侧面设置有多个出气通孔,涡环送风筒的渐缩喷口与相应的出气通孔对接,外壳的底部和/或外壳盖板上设有滑轨,前拉板和后推板设置于滑轨,前拉板和后推板沿滑轨来回移动,外壳或外壳盖板上设有进气通孔,进气通孔与吸气总管对接。

11、优选地,驱动装置包括拉板驱动机构和推板驱动机构,推板驱动机构与后推板连接,拉板驱动机构穿过后推板与前拉板连接。

12、优选地,吸气腔室为非圆球体,沿后推板和前拉板移动方向上的吸气腔室的截面为非圆形。

13、优选地,吸气腔室为椭球体形状,沿后推板和前拉板移动方向上的吸气腔室的截面为椭圆形。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发明通过前拉板和后推板先向靠近吸气腔室方向移动挤压吸气腔室,使吸气腔室内的空气通过输气管道注入涡环送风筒内,再通过前拉板和后推板向远离吸气腔室方向移动,使吸气腔室回弹来吸入相应量的空气,前拉板和后推板来回移动重复以上动作,吸气腔室反复循环吸入空气再将吸入空气注入涡环送风筒内,并经涡环送风筒输出进而产生涡环,另外吸气腔室驱动电机带动吸气腔室转动,使前拉板和后推板在不同时间挤压吸气腔室时,吸气腔室驱动电机带动吸气腔室转动至不同的相位角度,由于前拉板和后推板的挤压移动距离是不变的,从而使转动至不同相位角度的吸气腔室被挤压时吸入不同量的空气,从而输出不同量的空气至涡环送风筒,能使涡环送风筒产生的不同气量空气涡环传送至不同的距离,实现全局送风,使冷空气能更快地均匀分布,避免缓慢逐步将整个室内降温,结合涡环送风的特点提高了送风和降温效率,具有节能送风降温的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央空调冷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涡环产生装置、自吸气装置和驱动装置;自吸气装置包括可转动的吸气腔室,吸气腔室的进气口连接有吸气管,吸气腔室的进气口或吸气管内设有单向阀,吸气腔室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可前后来回移动的前拉板和后推板,前拉板和后推板用于从前后两侧挤压吸气腔室;吸气腔室转动至不同相位时沿前拉板和后推板移动方向上吸气腔室两端距离不同,每次前拉板和后推板挤压吸气腔室的移动位移是相同的;驱动装置与前拉板、后推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冷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吸气装置还包括吸气腔室驱动杆和吸气腔室驱动电机,吸气腔室的个数为多个,各吸气腔室沿吸气腔室驱动杆依次以不同相位错位布置,每个吸气腔室的进气口连接有一个吸气管,涡环送风筒的个数与吸气腔室的个数一致,与吸气腔室一一对应,涡环送风筒通过输气管道与相应的吸气腔室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空调冷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吸气装置还包括气体分流管,气流分流管包括多个空气分流支管和吸气总管,空气分流支管布置于吸气腔室驱动杆一侧,各吸气腔室通过吸气管与空气分流支管连接,吸气总管与空气分流支管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空调冷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气腔室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设置于吸气腔室的横向两端,吸气腔室驱动杆依次从吸气腔室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穿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空调冷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涡环产生装置还包括连接固定杆,涡环送风筒的外壁上设有固定块,连接固定杆依次穿过各涡环送风筒上的固定块,并与各固定块连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央空调冷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前拉板为长方形板,前拉板上沿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布置有多个齿形板,齿形板的个数与吸气腔室的个数一致,一一对应布置,后推板为长方形板;齿形板和后推板从两侧对相应的吸气腔室进行挤压。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央空调冷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空调冷气输送装置还包括外壳,外壳顶部设有外壳盖板,自吸气装置、驱动装置设置于外壳内;外壳一侧面设置有多个出气通孔,涡环送风筒的渐缩喷口与相应的出气通孔对接,外壳的底部和/或外壳盖板上设有滑轨,前拉板和后推板设置于滑轨,前拉板和后推板沿滑轨来回移动,外壳或外壳盖板上设有进气通孔,进气通孔与吸气总管对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央空调冷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拉板驱动机构和推板驱动机构,推板驱动机构与后推板连接,拉板驱动机构穿过后推板与前拉板连接。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中央空调冷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气腔室为非圆球体,沿后推板和前拉板移动方向上的吸气腔室的截面为非圆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央空调冷气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气腔室为椭球体形状,沿后推板和前拉板移动方向上的吸气腔室的截面为椭圆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冷气输送装置,包括涡环产生装置、自吸气装置和驱动装置;自吸气装置包括可转动的吸气腔室,吸气腔室的进气口连接有吸气管,吸气腔室的进气口或吸气管内设有单向阀,吸气腔室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可前后来回移动的前拉板和后推板,前拉板和后推板用于从前后两侧挤压吸气腔室;吸气腔室转动至不同相位时沿前拉板和后推板移动方向上吸气腔室的两端距离不同,每次前拉板和后推板挤压吸气腔室的移动位移是相同的;驱动装置与前拉板、后推板连接。本发明能产生不同气量空气涡环传送至不同的距离,实现全局送风,使冷空气能更快地均匀分布。

技术研发人员:朝虎成,邱子衿,韩江雪,郭冠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