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站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28852发布日期:2024-02-02 21:5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冷站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空调,尤其涉及一种冷站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高效机房的大力推广及广泛应用,市场对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中央空调系统中实际冷站工程的能效分析,容易根据实测数据得到其实际能效,但由于不同冷站中各类设备的选型不尽相同,不同系统的性能存在一定差异,采用固定系统能效限值的评价方法,难以对特定冷站运行效果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此外,由于中央空调系统耦合度高,运行过程中众多因素相互影响,导致系统运行工况复杂,仅凭系统中各设备的厂内测试数据难以得出系统的理论能效值。

2、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存在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站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仅凭系统中各设备的厂内测试数据进行能效的评价导致性能预测不准确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站性能预测方法,包括:基于冷站运行源数据模拟得到的所述冷站的制冷量以及所述冷站的总功率,确定所述冷站的能效仿真值; 从所述冷站运行源数据中得到的所述冷站的制冷量和所述冷站的总功率,确定所述冷站的能效实测值;其中,所述冷站的总功率是指所述冷站中各个设备的功率之和;基于所述能效仿真值和所述能效实测值确定所述冷站的能效完善度,并基于能效完善度与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冷站的性能。

3、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冷站性能预测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冷站运行源数据模拟得到的所述冷站的制冷量以及所述冷站的总功率,确定所述冷站的能效仿真值;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从所述冷站运行源数据中得到的所述冷站的制冷量和所述冷站的总功率,确定所述冷站的能效实测值;其中,所述冷站的总功率是指所述冷站中各个设备的功率之和;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能效仿真值和所述能效实测值确定所述冷站的能效完善度,并基于能效完善度与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冷站的性能。

4、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通信接口;与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相连接的至少一个总线;与所述至少一个总线相连接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与所述至少一个总线相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冷站性能预测方法。

5、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冷站性能预测方法。

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冷站运行源数据可以模拟得到冷站的能效仿真值,以及从冷站运行源数据中直接得到冷站的能效实测值,进而通过能效仿真值和能效实测值确定冷站的能效完善度,以确定冷站的性能。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对冷站中的各个设备的功率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能效完善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仅凭系统中各设备的厂内测试数据进行能效的评价导致性能预测不准确的问题,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式能够为中央空调系统运维和能效提升提供可靠的参考与建议。



技术特征:

1.一种冷站性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平均值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比较结果,以及基于所述方差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二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冷站的性能,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平均值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一比较结果与基于所述方差与第二预设阈值的第二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冷站的性能,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冷站运行源数据模拟得到的所述冷站的制冷量以及所述冷站的总功率,确定所述冷站的能效仿真值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冷站运行源数据中的冷冻水流量和冷冻水管路压降确定冷冻水泵功率,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冷站运行源数据中的冷却水流量和冷却水管路压降确定冷却水泵功率包括:

7.一种冷站性能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8.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通信接口;与所述至少一个通信接口相连接的至少一个总线;与所述至少一个总线相连接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与所述至少一个总线相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本申请上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冷站性能预测方法。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冷站性能预测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冷站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基于冷站运行源数据模拟得到的所述冷站的制冷量以及所述冷站的总功率,确定所述冷站的能效仿真值;从所述冷站运行源数据中得到的所述冷站的制冷量和所述冷站的总功率,确定所述冷站的能效实测值;其中,所述冷站的总功率是指所述冷站中各个设备的功率之和;基于所述能效仿真值和所述能效实测值确定所述冷站的能效完善度,并基于能效完善度与预设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冷站的性能。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凭系统中各设备的厂内测试数据进行能效的评价导致性能预测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升,蔡昊洋,宋炎林,刘国林,陈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