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3901发布日期:2023-05-17 20:2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轧钢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轧钢系统是钢铁生产的能耗大户,而加热炉,其能耗约占轧钢生产能耗的70%。由于轧钢加热炉的主要目标是加热钢坯,使钢坯按照工艺要求加热速率均匀加热,并停留相应时间。对节能降耗重视程度相对不足,造成我国轧钢加热炉排烟温度普遍偏高。对轧钢加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减少污染的排放,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2、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3082353.0”,公开了一种轧钢加热炉余热回收系统,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回收换热器外壳、进烟连接管和出烟连接管,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外壳的一端连接有改进型过滤结构,且改进型过滤结构包括支撑管道、连接孔、通槽、异形支撑架、插块、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密封圈、弧形弹片、第一弹性插条和第二弹性插条,所述支撑管道的端面四角处开设有连接孔,且支撑管道的内壁开设有通槽,所述支撑管道开设通槽处连接有异形支撑架,且异形支撑架的架内安装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异形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插块,且异形支撑架内底部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异形支撑架的内底部连接有弧形弹片,且弧形弹片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弹性插条和第二弹性插条,所述支撑管道的一端连接有进烟连接管,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外壳的另一端连接有出烟连接管。

3、发明人在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目前轧钢加热炉在尾部烟道中都会设置空气换热器来回收烟气余热,为了过滤烟气中的灰尘颗粒,以防止灰尘堆积在空气换热器上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换热效果,并在烟道中设置了过滤机构,而由于烟道的过滤机构中的灰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对其进行拆卸并进行清灰处理,但是在清灰前,需要停止停机工作,然后将过滤机构从烟道中取出进行清灰,这会影响到余热回收装置的工作效率。

5、因此,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在保证余热回收装置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无需停机就能够实现更换过滤机构的滤芯的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是本实用新型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烟道的过滤机构中的灰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对其进行拆卸并进行清灰处理,但是在清灰前,需要停止停机工作,然后将过滤机构从烟道中取出进行清灰,这会影响到余热回收装置的工作效率的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在保证余热回收装置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无需停机就能够实现更换过滤机构的滤芯的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所述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道本体、出口通道和过滤机构;

3、呈水平设置的所述烟道本体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两组过滤机构,且位于每组所述过滤机构端部的所述烟道本体的侧壁均竖直固定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且便于所述过滤机构进出的出口通道,每组所述过滤机构均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滤芯;其中,

4、呈竖直设置且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所述滤芯可拆卸式固定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滤芯从所述出口通道的内部穿过并进入到所述烟道本体内,且其顶部的所述第一固定板能够抵靠在所述烟道本体的内壁上,其底部的所述第二固定板水平且可滑动式地设置在与其对应的所述出口通道内,以对所述出口通道进行封堵。

5、优选地,所述滤芯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包括:栅格网、滤板和滤网;其中,

6、所述滤板的表面均匀且倾斜贯穿设置有过滤孔,且每个所述过滤孔的底部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储存灰尘的储尘凹槽,所述滤板的两侧分别可拆卸式地设置有栅格网和滤网,且所述栅格网的网孔孔径大于所述滤网的网孔孔径。

7、优选地,所述滤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卡块,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朝向所述滤板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块相适配的第二卡槽,且所述第二卡块能够卡接在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槽内。

8、优选地,该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滤芯装配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套筒、固定滑块、固定弹簧和固定杆;其中,

9、位于所述滤芯两侧的每块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均分别等间距竖直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套筒,且每个所述固定套筒内均可滑动式地设置有固定滑块,呈竖直设置的所述固定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套筒的底端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滑块上,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滑块上,其另一端从所述固定套筒的敞口穿出并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上铰接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固定组件一一对应且与所述固定杆的通孔相适配的卡勾。

10、优选地,每块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部分向上凸出形成第一卡块,所述烟道本体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块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能够卡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

11、优选地,该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过滤机构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连杆、推板和气缸;其中,

12、每块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端均竖直固定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端从所述出口通道穿出并水平固定设置有推板,位于所述出口通道两旁的所述烟道本体分别竖直固定设置有气缸,呈竖直设置的其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推板上。

13、优选地,每个所述出口通道朝向所述固定组件的一侧均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固定组件一一对应的第一敞口,且每个第一敞口均可拆卸式固定设置有能够盖合在第一敞口的第一密封盖板,与所述第一密封盖板相邻的所述烟道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能将所述过滤机构从其抽出的第二敞口,且第二敞口可拆卸式固定设置有能够盖合在所述第二敞口上的第二密封盖板。

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时的有益效果为:位于空气换热器前方的所述烟道本体内设置有至少两组过滤机构,当其中任意一组所述过滤机构需要清理时,只需将所述过滤机构从与其对应的所述出口通道抽出,在将所述过滤机构从所述出口通道抽出时,所述滤芯顶部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所述出口通道内,以保证在将所述滤芯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中拆卸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固定板将所述出口通道封堵住,在更换或清理过滤机构中的滤芯的过程中,以保证烟道本体内部的密封性和保证空气换热器、另一组所述过滤机构以及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避免影响到整个余热回收装置的工作效率。

15、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道本体(1)、出口通道(5)和过滤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4)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包括:栅格网(402)、滤板(401)和滤网(403);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40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卡块(12),且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分别朝向所述滤板(401)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块(12)相适配的第二卡槽,且所述第二卡块(12)能够卡接在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滤芯(4)装配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之间的固定组件(9),所述固定组件(9)包括:固定套筒(901)、固定滑块(902)、固定弹簧(903)和固定杆(904);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上表面部分向上凸出形成第一卡块(10),所述烟道本体(1)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块(10)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10)能够卡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过滤机构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连杆(6)、推板(7)和气缸(8);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出口通道(5)朝向所述固定组件(9)的一侧均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固定组件(9)一一对应的第一敞口,且每个第一敞口均可拆卸式固定设置有能够盖合在第一敞口的第一密封盖板(13),与所述第一密封盖板(13)相邻的所述烟道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能将所述过滤机构从其抽出的第二敞口,且第二敞口可拆卸式固定设置有能够盖合在所述第二敞口上的第二密封盖板(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道本体、出口通道和过滤机构;烟道本体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两组过滤机构,位于每组过滤机构端部的烟道本体的侧壁均竖直固定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且便于过滤机构进出的出口通道,每组过滤机构均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滤芯;呈竖直设置且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滤芯可拆卸式固定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该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过滤机构进行清灰时,需要停止停机工作,然后将过滤机构从烟道中取出进行清灰,影响到余热回收装置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卜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元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