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能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9582发布日期:2023-07-25 12:1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能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能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1、毛油是指从动物或植物油料中制取、没经过精炼加工的初级油。毛油由于加工工艺简单,这种油含杂质多、易氧化变质,不宜长期储存。其中浸出法制取的毛油,脱胶后水分≥0.5%,不利于安全储存,因而必须经过干燥脱水工序。干燥后的高温毛油,需要进行冷却降温后储存。目前工艺是利用板式换热器,用冷却水将干燥后高温毛油进行降温,达到安全储存温度后入罐储存,此种工艺流程虽然达到了毛油安全储存的目的,但是高温毛油的热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能源浪费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能交换装置,其能够充分利用浸出工艺单元中,各流动介质的温度不同,利用换热的原理,达到节能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热能交换装置,其包括管壳式换热器、用于输送毛油的干燥油泵、用于输出预热后溶剂的溶剂加热器、用于输送溶剂的分水管以及用于输出降温后的毛油的冷却换热器;

4、干燥油泵的出口与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进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出口与冷却换热器的进口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分水管与管壳式换热器的管程进口连接,管壳式换热器的管程出口与溶剂加热器的进口通过第三管道连接。

5、进一步地,干燥油泵的出口与第一管道、冷却换热器的进口与第二管道、分水管与管壳式换热器的管程进口、溶剂加热器的进口与第三管道均为可拆卸连接。

6、进一步地,干燥油泵的出口与第一管道、溶剂加热器的进口与第二管道、分水管与管壳式换热器的管程进口、冷却换热器的进口与第三管道均通过法兰连接。

7、进一步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分水管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控制阀。

8、进一步地,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左封头和右封头;壳体的两端设置有左封头和右封头,左封头上设有与分水管连接的管程进口,右封头上设有与冷却换热器的进口连接的第三管道。

9、进一步地,左封头和右封头分别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10、进一步地,左封头和右封头分别与壳体通过法兰连接。

11、进一步地,管壳式换热器包括还包括换热管和管板,换热管通过管板水平地设置于壳体内。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溶剂加热器前串联一台管壳式换热器,分水罐输送出的新鲜溶剂优先进入新安装的列管式换热器内进行预热加温,新鲜溶剂走管程,干燥后的毛油走壳程,干燥毛油经过油泵输送至列管换热后,进行下一步冷却,溶剂经过预热后进入到原有列管加热器内继续进行加热。在不改变原有工艺流程的前提下,热量进一步得到回收利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热能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能交换装置包括管壳式换热器、用于输送毛油的干燥油泵、用于输出预热后溶剂的溶剂加热器、用于输送溶剂的分水管以及用于输出降温后的毛油的冷却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能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油泵的出口与第一管道、所述冷却换热器的进口与第二管道、所述分水管与所述管壳式换热器的管程进口、所述溶剂加热器的进口与第三管道均为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能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油泵的出口与第一管道、所述溶剂加热器的进口与第二管道、所述分水管与所述管壳式换热器的管程进口、所述冷却换热器的进口与第三管道均通过法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能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和分水管上均设置有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能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左封头和右封头;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有左封头和右封头,所述左封头上设有与所述分水管连接的管程进口,右封头上设有与所述冷却换热器的进口连接的第三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能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封头和右封头分别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能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封头和右封头分别与所述壳体通过法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能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式换热器包括还包括换热管和管板,所述换热管通过管板水平地设置于壳体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能交换装置,其包括管壳式换热器、用于输送毛油的干燥油泵、用于输出预热后溶剂的溶剂加热器、用于输送溶剂的分水管以及用于输出降温后的毛油的冷却换热器。本技术通过在原溶剂加热器前串联管壳式换热器,分水罐输送出的新鲜溶剂优先进入新安装的列管式换热器内进行预热加温,新鲜溶剂走管程,干燥后的毛油走壳程,干燥毛油经过油泵输送至列管换热后,进行下一步冷却,溶剂经过预热后进入到原有列管加热器内继续进行加热。在不改变原有工艺流程的前提下,热量进一步得到回收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姜云强,陆庆明,宁春宇,白文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九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