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油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3310发布日期:2023-06-17 23:03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热油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导热油供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热油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1、苯酐是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产品,现有苯酐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生产工艺为: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原料混合气经过固定床反应器反应生成含苯酐的反应物料气,经气体冷却器换热降温后,进入切换冷凝器捕集得到粗苯酐。粗苯酐经精馏处理得到精纯的苯酐。现有的苯酐生产系统排出的尾气通常是均会利用冷凝补集器对尾气中的醇类组分以及脂类组分进行液化回收再利用从而实现充分利用原料的目的。但是,经过冷凝补集器的尾气中仍含有醇类组分、脂类组分以及少量可供燃烧的不凝气组分,现有技术中为了使得尾气能够达标排放,出于投资经济性的考虑仍然有很大比例的生产企业选择将尾气直接通入尾气焚烧炉进行充分燃烧后,进行排放。

2、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能量的充分利用是存在利用尾气焚烧炉向外排放的经尾气燃烧炉充分燃烧的尾气和导热油进行热交换,加热后的导热油在用于向苯酐生产系统中的保温或者加热部件中输送,用于提供保温或者加热功能。但是,尾气焚烧炉向外输送经其燃烧处理后的尾气量是直接受到苯酐生产系统负荷的影响。苯酐生产系统负荷的不稳定直接会影响苯酐生产系统向外输送的尾气的量,尾气输送量的不稳定直接影响与尾气换热后的导热油的最终温度。从而难以实现给苯酐生产系统提供足够的保温或者加热效果。导致苯酐系统生产负荷的降低或者工艺出现波动,苯酐系统负荷的降低或者工艺出现波动又会再次引起尾气排出的波动,出现恶性循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焚烧炉尾气作为导热油的一部分热源,通过导热油向苯酐生产系统提供兼顾节能和工艺需求的稳定热源的导热油供给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缺陷。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导热油供给装置,包括高位油槽,所述的高位油槽的下方连通有第一缓冲罐的进口端,第一缓冲罐的出口端上依次连通有第一低温油输送管和第二缓冲罐进口端,第一低温油输送管和第二缓冲罐之间通过第一加热输送管和第二加热输送管相连通,第一加热输送管上设置有电加热器,第二加热输送管上设置有换热器的冷源通道,换热器热源通道的入口端上设置有第一尾气输送管,第二缓冲罐出口端设置有高温油输送管,高温油输送管上沿着靠近第二缓冲罐至远离第二缓冲罐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增压泵和第一调节阀,第一增压泵和第一调节阀之间的高温油输送管和第二缓冲罐进口端通过循环管路相连通,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阀,第二缓冲罐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3、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尾气输送管上设置有空气压缩机和空气过滤器。

4、优选的,所述的高温油输送管的出口端上连通有反应釜导热夹套的进口端,反应釜的导热夹套的出口端和第一缓冲罐的进口端通过第一回油管路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回油管路上设置有增压过滤装置,所述的增压过滤装置包括增压过滤管以及在增压过滤管上沿着靠近反应釜至远离反应釜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截止阀、导热油过滤器、第二增压泵、第一单向阀以及第二截止阀。

5、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低温油输送管上设置有第三增压泵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低温油输送管与换热器之间的第一加热输送管以及第一低温油输送管与电加热器的第二加热输送管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三调节阀。

6、优选的,所述的换热器与第二缓冲罐之间的第一加热输送管以及电加热器与第二缓冲罐之间的第二加热输送管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液体流量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二单向阀。

7、优选的,所述的高位油槽和第一缓冲罐之间通过第二低温油输送管,第二低温油输送管以及第一尾气输送管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五调节阀。

8、优选的,所述的增压过滤装置与第一缓冲罐之间的第一回油管路与循环管路通过第二回油管路相连通,第二回油管路与第一缓冲罐之间的第一回油管路上设置有第四调节阀,第二回油管路沿着第一回油管路至循环管路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六调节阀、第二液体流量传感器以及第四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与循环管路之间的第二回油管路上以及第二调节阀与第二缓冲罐之间的循环管路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三单向阀。

9、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0、首先,本实用新型利用尾气焚烧炉焚烧的苯酐工艺尾气作为部分热能加热导热油,加热后的导热油为苯酐生产系统中的反应釜供热,兼顾节能要求以及苯酐生产工艺需求。

11、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尾气输送管上安装有空气过滤器。尾气焚烧炉充分燃烧的尾气携带部分固态颗粒物通过空气过滤器进行过滤,进而降低了由于尾气携带颗粒物对对换热器的磨损。

12、最后,本实用新型第一尾气输送管上设置有气体流量传感器和第五温度传感器,便于反馈输送到换热器热源通道经尾气焚烧炉输送的尾气的温度参数和流量参数。

13、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方便,设计巧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易于推广使用的产品。



技术特征:

1.一种导热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位油槽(1),所述的高位油槽(1)的下方连通有第一缓冲罐(2)的进口端,第一缓冲罐(2)的出口端上依次连通有第一低温油输送管(3)和第二缓冲罐(4)进口端,第一低温油输送管(3)和第二缓冲罐(4)之间通过第一加热输送管(5)和第二加热输送管(6)相连通,第一加热输送管(5)上设置有电加热器(7),第二加热输送管(6)上设置有换热器(8)的冷源通道,换热器(8)热源通道的入口端上设置有第一尾气输送管(9),第二缓冲罐(4)出口端设置有高温油输送管(10),高温油输送管(10)上沿着靠近第二缓冲罐(4)至远离第二缓冲罐(4)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增压泵(11)和第一调节阀(12),第一增压泵(11)和第一调节阀(12)之间的高温油输送管(10)和第二缓冲罐(4)进口端通过循环管路(13)相连通,循环管路(13)上设置有第二调节阀(14),第二缓冲罐(4)上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尾气输送管(9)上设置有空气压缩机(16)和空气过滤器(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油输送管(10)的出口端上连通有反应釜(18)导热夹套的进口端,反应釜(18)的导热夹套的出口端和第一缓冲罐(2)的进口端通过第一回油管路(19)相连通,所述的第一回油管路(19)上设置有增压过滤装置,所述的增压过滤装置包括增压过滤管(20)以及在增压过滤管(20)上沿着靠近反应釜(18)至远离反应釜(18)方向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截止阀(21)、导热油过滤器(22)、第二增压泵(23)、第一单向阀(24)以及第二截止阀(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低温油输送管(3)上设置有第三增压泵(26)和第二温度传感器(27),第一低温油输送管(3)与换热器(8)之间的第一加热输送管(5)以及第一低温油输送管(3)与电加热器(7)的第二加热输送管(6)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三调节阀(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器(8)与第二缓冲罐(4)之间的第一加热输送管(5)以及电加热器(7)与第二缓冲罐(4)之间的第二加热输送管(6)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液体流量传感器(29)、第三温度传感器(30)以及第二单向阀(3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位油槽(1)和第一缓冲罐(2)之间通过第二低温油输送管(33),第二低温油输送管(33)以及第一尾气输送管(9)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五调节阀(34)。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热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过滤装置与第一缓冲罐(2)之间的第一回油管路(19)与循环管路(13)通过第二回油管路(35)相连通,第二回油管路(35)与第一缓冲罐(2)之间的第一回油管路(19)上设置有第四调节阀(36),第二回油管路(35)沿着第一回油管路(19)至循环管路(13)的方向依次设置有第六调节阀(37)、第二液体流量传感器(38)以及第四温度传感器(39),第四温度传感器(39)与循环管路(13)之间的第二回油管路(35)上以及第二调节阀(14)与第二缓冲罐(4)之间的循环管路(13)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三单向阀(4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热油供给装置,包括高位油槽,高位油槽的下方连通有第一缓冲罐,第一缓冲罐上依次连通有第一低温油输送管和第二缓冲罐,第一低温油输送管和第二缓冲罐之间通过第一加热输送管和第二加热输送管相连通,第一加热输送管上设有电加热器,第二加热输送管上设有换热器,换热器热源通道上设有第一尾气输送管,第二缓冲罐上设有高温油输送管,高温油输送管上设有第一增压泵和第一调节阀,高温油输送管和第二缓冲罐通过循环管路相连通,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二调节阀,第二缓冲罐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利用焚烧炉尾气作为导热油的部分热源向苯酐生产系统提供兼顾节能和工艺需求的稳定热源。本技术使用方便,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福,杨洋,王群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开封市瑞泓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