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60178发布日期:2023-06-04 16:3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空压机设备维修保养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1、空压机冷却器长时间使用后,空压机水冷却器中,水路中的钙、镁等重碳酸盐类物质会在其中形成水垢,使空压机进、排气温度升高,空气不能被冷却到预定的温度,导致设备整体温度偏高,出现高温跳机现象,使润滑油、设备主机寿命降低。

2、空压机冷油器(油冷却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油侧油介质流经冷油器管壳金属及铜管表面会形成油泥、油垢、积碳,严重时导致油垢结焦逐渐沉积在金属表面上,尤其在流速较低的死角区域内,这将导致换热器换热效率下降,严重影响设备换热效果,另外沉积物的存在还会引起垢下腐蚀。

3、针对水冷却器,现有水路清洗技术为将水冷却器拆除后,先使用直径小于冷却管路直径的粗铜棒进行通孔,然后使用配比后的清洗液注入冷却器管路进行浸泡,一般浸泡时间为24小时以上,浸泡完成后将清洗液放出,使用清水对管路进行反复冲洗,将管路内部冲洗干净后使用压缩空气对管路内进行吹扫。使用粗铜棒进行通孔时可能会出现因结垢严重导致铜管沙眼,变型;且浸泡时间较长,清洗效率较低;对于严重污垢采用浸泡方式无法有效清理,回装继续使用后将出现污垢聚集,导致设备再次堵塞。

4、针对油冷却器,现有油路清洗技术为将油冷却器油路内部灌注清洗剂,重复浸泡清理。这种方式清洗时间较长,且存在浸泡清理不完全的情况,将导致油垢重复堆积,设备堵塞或出现垢下腐蚀,换热器穿孔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能够通过第一清洗机构和第二清洗机构分别对空压机水冷却器和油冷却器进行循环式冲洗,对污垢表面进行冲刷,提高了清洗效果并可以缩短清洗时间,提高清洗效率,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清洗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液管、第一箱体、第一泵体以及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的第一进液口用于连通水冷却器的水路出口,所述第一出液管的第一出液口用于连通所述水冷却器的水路进口;以及第二清洗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进液管、第二箱体、第二泵体以及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进液管的第二进液口用于连通油冷却器的出口,所述第二出液管的第二出液口用于连通所述油冷却器的进口。

3、可选地,所述第一箱体的顶壁面设有第一注液口,所述第二箱体的顶壁面设有第二注液口,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设有正门和背门,所述第一箱体邻近所述正门设置,所述第二箱体邻近所述背门设置。

4、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输入和输出组件,所述输入和输出组件与所述第一泵体和所述第二泵体电连接,以用于显示和控制所述第一泵体和所述第二泵体的启停。

5、可选地,所述输入和输出组件设置在所述正门或所述背门上。

6、可选地,所述输入和输出组件包括第一启动开关、第二启动开关、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以及停止开关,所述第一启动开关和所述第一指示灯均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泵体,所述第二启动开关和所述第二指示灯均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泵体,所述停止开关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泵体和所述第二泵体。

7、可选地,所述正门和所述背门均为双开门。

8、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箱体连通的第一排液管以及与所述第二箱体连通的第二排液管,所述第一排液管和所述第二排液管上各自设置有控制阀。

9、可选地,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一出液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上且各自通过软管与所述水冷却器连通;和/或,所述第二进液口和所述第二出液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上且各自通过软管与所述油冷却器连通。

10、可选地,所述第一泵体和/或所述第二泵体构造为立式离心泵。

11、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滚轮。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公开提供的清洗装置,可以通过第一清洗机构对空压机的水冷却器进行清洗,向第一箱体倒入第一清洗液后,第一进液口与水冷却器的水路出口相连,第一出液口与水冷却器的进口相连,清洗装置与空压机的水冷却器的水路形成闭环流路,此时可通过第一泵体将第一清洗液在第一箱体与空压机的水冷却器之间循环流动,在第一清洗液流动的过程中达到对空压机的水冷却器的管道进行循环冲刷的目的,提高了对空压机水冷却器的清洗效果。同样的,该清洗装置也可以通过第二清洗机构对空压机的油冷却器进行清洗,向第二箱体倒入第二清洗液后,第二进液口与油冷却器的出口相连,第二出液口与油冷却器的进口相连,清洗装置与空压机的油冷却器的油路形成闭环流路,此时可通过第二泵体将第二清洗液在第二箱体与空压机的油冷却器之间循环流动,在第二清洗液流动的过程中达到对空压机的油冷却器的管道进行循环冲刷的目的,提高了对空压机油冷却器的清洗效果。

13、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的顶壁面设有第一注液口,所述第二箱体的顶壁面设有第二注液口,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壁分别设有正门和背门,所述第一箱体邻近所述正门设置,所述第二箱体邻近所述背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输入和输出组件,所述输入和输出组件与所述第一泵体和所述第二泵体电连接,以用于显示和控制所述第一泵体和所述第二泵体的启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和输出组件设置在所述正门或所述背门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和输出组件包括第一启动开关、第二启动开关、第一指示灯、第二指示灯以及停止开关,所述第一启动开关和所述第一指示灯均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泵体,所述第二启动开关和所述第二指示灯均电连接于所述第二泵体,所述停止开关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泵体和所述第二泵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门和所述背门均为双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箱体连通的第一排液管以及与所述第二箱体连通的第二排液管,所述第一排液管和所述第二排液管上各自设置有控制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一出液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上且各自通过软管与所述水冷却器连通;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体和/或所述第二泵体构造为立式离心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滚轮。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清洗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清洗机构,设于壳体内且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液管、第一箱体、第一泵体以及第一出液管,第一进液管的第一进液口用于连通水冷却器的水路出口,第一出液管的第一出液口用于连通水冷却器的水路进口;以及第二清洗机构,设于壳体内且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进液管、第二箱体、第二泵体以及第二出液管,第二进液管和第二进液口用于连通油冷却器的出口,第二出液管的第二出液口用于连通油冷却器的进口。该清洗装置能够通过第一清洗机构和第二清洗机构分别对水冷却器和油冷却器进行循环式冲洗,对污垢表面进行长时间的冲刷,提高了清洗效果并可以缩短清洗时间,提高了清洗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范俊宽,刘家欣,王瑞杰,梁振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