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79413发布日期:2023-06-28 13:5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吊顶新风机,具体涉及一种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1、吊顶新风机主要对于空调区域进行温度、湿度的处理及空气的净化,是中央空调系统的主要末端设备,其工作原理是从室外抽取新鲜空气,进行除尘、调湿、调温等处理,之后通过风机送到室内,并替换掉室内原有的浑浊空气。由于室外环境复杂,空气中含有各有微尘颗粒,且室内空气流通性差,微尘颗粒会不断积累,因此为保证送入室内的空气质量,吊顶新风机要搭配过滤设备。

2、现有的吊顶新风机一般会在全热交换器的两端入口搭配初效过滤板(或高效过滤板),以此来起到过滤微尘的作用,但是随着使用,过滤板的外侧会布满微尘颗粒,阻碍过滤板的通风效果,使风机的能耗增加,此外微尘积聚混合空气中的水分会发酵霉变,甚至会渗透过滤板,随通风进入室内,降低室内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装置,解决现有的吊顶新风机搭配初效过滤板(或高效过滤板),但是随着使用,过滤板的外侧会布满微尘颗粒,阻碍过滤板的通风效果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过滤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壳盖,所述机壳的一侧设置有户外进风管,所述机壳于户外进风管的同一侧设置有户外出风管,所述机壳远离户外进风管的一侧设置有室内进气管,所述机壳于室内进气管的同一侧设置有室内出气管,所述机壳的内侧靠近户外进风管的一侧设置有风机一,所述机壳的内侧靠近室内进气管的一侧设置有风机二,所述风机一与户外进风管相连通,所述风机二与室内进气管相连通,所述风机一与风机二之间设置有主控组件,所述主控组件与机壳固定连接,所述机壳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全热交换板,所述全热交换板与主控组件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隔板二,所述全热交换板靠近风机一和风机二的两侧均设置有高效过滤板,所述全热交换板靠近户外出风管和室内出气管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隔板一,所述密封隔板一与机壳固定连接,所述密封隔板一和密封隔板二配合全热交换板将机壳内分隔成四个单独的密封区域,所述户外进风管的外侧设置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内侧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内侧中部设置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远离户外进风管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侧面对称式固定连接有清理杆,所述清理杆靠近过滤装置的一侧中部均匀设置有纤维刷。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每天对过滤装置的表面进行清理,将过滤装置阻拦的微尘及时的清理出去,并进行收集,避免微尘聚集增加,覆盖在过滤装置上,影响通风效果,避免通风不佳引起能耗增加,有效避免微尘积聚混合空气中的水分发酵霉变,从而保证了室内的空气质量。

4、为了收集清理的微尘;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管的内侧设置有除尘口,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户外进风管和过滤装置之间,所述过滤管通过除尘口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集尘组件,所述集尘组件与机壳固定连接。

6、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集尘组件便于每天在清理微尘之后,直接将微尘进行收集起来。

7、为了稳定室外进气;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靠近吸尘管的一端插接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吸尘管插接。

9、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控制阀,可以避免室外空气分流进入集尘组件内,保证室外进气的稳定性。

10、为了促进微尘的清理;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纤维刷的两侧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与清理杆固定连接,所述刮板远离清理杆的一端均匀固定连接有橡胶头,所述橡胶头紧贴过滤装置的侧面。

12、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过滤装置表面是纤维过滤层,纤维过滤层一般有多层纤维组成,表面呈凹凸不平状,橡胶头高速摩擦纤维层会引起纤维层表面振动,促进微尘从过滤装置的纤维层脱落。

13、为了消毒杀菌;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控组件靠近全热交换板和风机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所述紫外线灯对着高效过滤板设置。

15、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室外管道长久使用会水分和灰尘滞留,长久以来会滋生细菌混合到经过的空气中,此外,虽然经过过滤装置的过滤,但是高效过滤板仍然因为部分更细的微尘颗粒和水分经过时残留,长久使用,会滋生细菌,紫外线灯可以直接对其进行杀菌。

16、为了便于观察高效过滤板;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全热交换板和高效过滤板的下侧设置有观察玻璃窗,所述观察玻璃窗的面积大于全热交换板。

18、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可以通过观察高效过滤板来判断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当两侧的高效过滤板表面均有明显的微尘积聚,代表过滤板装置出现问题,需要更换或者检修。

19、为了固定机壳;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壳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数量为四个,分别靠近机壳的上侧四角。

21、本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连接件,可以连接吊杆,固定机壳。

22、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技术特征:

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壳盖(2),所述机壳(1)的一侧设置有户外进风管(3),所述机壳(1)于户外进风管(3)的同一侧设置有户外出风管(6),所述机壳(1)远离户外进风管(3)的一侧设置有室内进气管(5),所述机壳(1)于室内进气管(5)的同一侧设置有室内出气管(4),所述机壳(1)的内侧靠近户外进风管(3)的一侧设置有风机一(15),所述机壳(1)的内侧靠近室内进气管(5)的一侧设置有风机二(16),所述风机一(15)与户外进风管(3)相连通,所述风机二(16)与室内进气管(5)相连通,所述风机一(15)与风机二(16)之间设置有主控组件(20),所述主控组件(20)与机壳(1)固定连接,所述机壳(1)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全热交换板(17),所述全热交换板(17)与主控组件(20)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隔板二(21),所述全热交换板(17)靠近风机一(15)和风机二(16)的两侧均设置有高效过滤板(18),所述全热交换板(17)靠近户外出风管(6)和室内出气管(4)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隔板一(19),所述密封隔板一(19)与机壳(1)固定连接,所述密封隔板一(19)和密封隔板二(21)配合全热交换板(17)将机壳(1)内分隔成四个单独的密封区域,所述户外进风管(3)的外侧设置有过滤管(7),所述过滤管(7)的内侧设置有过滤装置(8),所述过滤装置(8)的内侧中部设置有电动马达(81),所述电动马达(81)远离户外进风管(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头(82),所述连接头(82)的侧面对称式固定连接有清理杆(83),所述清理杆(83)靠近过滤装置(8)的一侧中部均匀设置有纤维刷(8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7)的内侧设置有除尘口(9),所述过滤装置(8)设置在户外进风管(3)和过滤装置(8)之间,所述过滤管(7)通过除尘口(9)连通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的另一端设置有吸尘管(12),所述吸尘管(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集尘组件(13),所述集尘组件(13)与机壳(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0)靠近吸尘管(12)的一端插接有控制阀(11),所述控制阀(11)与吸尘管(12)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刷(86)的两侧设置有刮板(84),所述刮板(84)与清理杆(83)固定连接,所述刮板(84)远离清理杆(83)的一端均匀固定连接有橡胶头(85),所述橡胶头(85)紧贴过滤装置(8)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组件(20)靠近全热交换板(17)和风机一(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紫外线灯(22),所述紫外线灯(22)对着高效过滤板(18)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热交换板(17)和高效过滤板(18)的下侧设置有观察玻璃窗(23),所述观察玻璃窗(23)的面积大于全热交换板(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4),所述连接件(14)的数量为四个,分别靠近机壳(1)的上侧四角。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吊顶新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包括机壳,机壳的上侧固定连接有壳盖,机壳的一侧设置有户外进风管,机壳于户外进风管的同一侧设置有户外出风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每天对过滤装置的表面进行清理,将过滤装置阻拦的微尘及时的清理出去,并进行收集,避免微尘聚集增加,覆盖在过滤装置上,影响通风效果,避免通风不佳引起能耗增加,有效避免微尘积聚混合空气中的水分发酵霉变,从而保证了室内的空气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尚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艾莱尔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