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火锅底料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4597发布日期:2023-04-29 23:48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备火锅底料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火锅底料制备,具体为一种用于制备火锅底料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1、火锅中用于充当锅内调味的油料、汤料被统称为火锅底料,目前被广泛的应用到火锅以外的餐饮烹调中,比如串串香、冒菜、滋补汤锅等等,在火锅底料炒制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冷却处理,以便于后续的密封装袋工作。现有的火锅底料冷却一般是通过自然冷却来完成的,自然冷却速度慢、周期长,不利于生产进度的推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火锅底料自然冷却速度慢、周期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火锅底料的冷却装置,具备冷却速度快、周期短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备火锅底料的冷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固定连接有外筒,所述外筒内部同轴设有内筒,所述外筒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座,所述内筒顶端外侧与环形座相连接,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设有第一冷却铜管,所述第一冷却铜管为螺旋型设计,所述第一冷却铜管固定安装在外筒内壁上,所述第一冷却铜管外表面与内筒相接触;

3、所述底座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架,所述机架一侧的顶部设有进液接口,所述机架一侧的底部设有出液接口,所述第一冷却铜管分别与两端进液接口、出液接口相连接,所述机架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上方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一侧与机架相连接,所述隔板下方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为l型设计,所述安装板有两个且镜像设置,所述安装板一侧与机架相连接,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第二冷却铜管,所述第二冷却铜管分别与两侧安装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却铜管上固定安装有导热翅板。

4、优选的,所述底座一侧开设有多个透气槽,所述底座顶面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外筒通过第一固定槽与底座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固定槽内部安装有第一排热风扇。

5、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刹车轮。

6、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却铜管的进液口连接有第二进液管,所述第二进液管一端与出液接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却铜管的出液口连接有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出液管的一端贯穿隔板与储水箱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储水箱上方设有水泵箱体,所述水泵箱体一侧与机架相连接,所述水泵箱体内部安装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进液口连接有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一端与储水箱相连接,所述抽液泵的出液口连接有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一端与进液接口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机架一侧端口处设有检修板,所述检修板一侧底部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内部安装有第二排热风扇,所述第二排热风扇通过螺丝与机架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外筒一侧的顶部铰接有密封筒盖,所述密封筒盖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外筒另一侧的顶部设有与卡扣相对应的卡槽,所述卡扣位于卡槽内部。

10、优选的,所述储水箱一侧连接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一端贯穿至机架外部。

11、与现有火锅底料的冷却装置相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利用第一冷却铜管吸收火锅底料散出的热量,第一冷却铜管在吸收完热量后温度升高,再进入第二冷却铜管内,导热翅板会将水中的热量导出至机架内腔,再被第二排热风扇吹出至机架外部,降温后的水会再回到储水箱内,如此循环反复,实现了火锅底料的快速冷却,结构简单操作便捷。

13、2、通过设置环形座,方便对内筒进行拆卸、清洁和维护工作,同时外筒上的密封筒盖提高了密封效果和安全性能,防止火锅底料的香味在冷却过程中散失,避免灰尘落入污染火锅底料。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制备火锅底料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有外筒(2),所述外筒(2)内部同轴设有内筒(5),所述外筒(2)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座(4),所述内筒(5)顶端外侧与环形座(4)相连接,所述内筒(5)与外筒(2)之间设有第一冷却铜管(3),所述第一冷却铜管(3)为螺旋型设计,所述第一冷却铜管(3)固定安装在外筒(2)内壁上,所述第一冷却铜管(3)外表面与内筒(5)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火锅底料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侧开设有多个透气槽(8),所述底座(1)顶面开设有第一固定槽(6),所述外筒(2)通过第一固定槽(6)与底座(1)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固定槽(6)内部安装有第一排热风扇(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火锅底料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刹车轮(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火锅底料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铜管(23)的进液口连接有第二进液管(25),所述第二进液管(25)一端与出液接口(15)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却铜管(23)的出液口连接有第二出液管(26),所述第二出液管(26)的一端贯穿隔板(16)与储水箱(18)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火锅底料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8)上方设有水泵箱体(19),所述水泵箱体(19)一侧与机架(13)相连接,所述水泵箱体(19)内部安装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进液口连接有第一进液管(20),所述第一进液管(20)一端与储水箱(18)相连接,所述抽液泵的出液口连接有第一出液管(21),所述第一出液管(21)一端与进液接口(14)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火锅底料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3)一侧端口处设有检修板(27),所述检修板(27)一侧底部开设有第二固定槽(28),所述第二固定槽(28)内部安装有第二排热风扇(29),所述第二排热风扇(29)通过螺丝与机架(13)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火锅底料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一侧的顶部铰接有密封筒盖(9),所述密封筒盖(9)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扣(10),所述外筒(2)另一侧的顶部设有与卡扣(10)相对应的卡槽(11),所述卡扣(10)位于卡槽(11)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备火锅底料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8)一侧连接有注液管(17),所述注液管(17)一端贯穿至机架(13)外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火锅底料制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火锅底料的冷却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固定连接有外筒,所述外筒内部同轴设有内筒,所述外筒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环形座,所述内筒顶端外侧与环形座相连接,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设有第一冷却铜管,所述第一冷却铜管为螺旋型设计,所述第一冷却铜管固定安装在外筒内壁上,所述第一冷却铜管外表面与内筒相接触;所述底座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架。本技术在使用时,实现了火锅底料的快速冷却,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方便进行拆卸、清洁和维护工作,同时防止香味在冷却过程中散失,避免灰尘污染火锅底料。

技术研发人员:陈冰汝,陈光银,刘振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顶味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