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33280发布日期:2023-06-29 15:16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熔炼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金属熔炼,尤其是涉及一种熔炼装置。


背景技术:

1、熔炼是将金属材料及其它辅助材料进行高温溶化后重新炼制成粗金属或金属富集物的过程,常用的加热方法包括燃料加热和电加热,随着社会对环保的越来越重视,电加热熔炼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2、相关技术中设计的熔炼设备多为熔炼炉,在熔炼炉的炉壁内设置电加热片,熔炼时通电启动电加热片,电加热片对熔炼炉进行升温加热,从而熔炼放置在炉内的金属。

3、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电加热片设置在熔炼炉的炉壁内,待熔炼的金属距离炉壁的距离有长有短,导致炉壁内的电加热片对熔炼炉内的金属加热不够均匀,熔炼过程中金属各部位的温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能导致熔炼后的成品不同部位之间差异较大,影响金属熔炼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小金属各部位熔炼时的温度差异,提升金属熔炼的品质,本申请提供一种熔炼装置。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熔炼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熔炼装置,包括电热片、电热棒和熔炼炉,所述熔炼炉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熔炼炉转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与驱动电机的转轴相连,所述底座设置有加热槽,所述电热片设置在加热槽内,所述底座设置有熔炼槽,所述熔炼槽内设置有若干加热柱,所述加热柱设置有加热层,所述电热棒设置在加热层内。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熔炼时,将待熔炼的金属放置在熔炼槽内,通电启动电热片和电热棒,电热片设置熔炼槽底部及四周,电热棒设置在熔炼槽内部,电热片加热待熔炼金属时,电热棒同时加热位于熔炼槽中心的金属,提升距离电热片较远的金属的温度,多个加热源同时进行加热,减少不同位置金属距离加热源之间的距离差,从而减小金属各部位熔炼时的温度差异,提升金属熔炼的品质;在熔炼的过程中可以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底座转动,因为惯性,加热柱和金属会存在一定的转速差,加热柱可以对熔炼中的金属起到一定的搅拌作用,加强熔炼中的金属之间的流动,进一步减小不同位置金属熔炼时的温度差异,提升金属熔炼的品质。

5、作为优选,所述熔炼槽内棱角均为圆角。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角降低清理金属残渣的难度,降低金属残渣残留在熔炼槽内的概率,降低熔炼品质受影响的可能性。

7、作为优选,所述加热槽内设置有若干定位杆,所述电热片设置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可适配套在定位杆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电热片时,将电热片上的定位孔适配套在加热槽内的定位杆上,提升电热片安装在加热槽内的稳定性,减少电热片在加热槽内意外移位导致熔炼时金属各部位受热不均的概率,降低熔炼品质受影响的可能性。

9、作为优选,所述底座设置有熔炼块,所述熔炼槽设置在熔炼块上,所述加热柱与熔炼块相连,所述熔炼块设置有若干组装块,所述底座设置有若干组装槽,所述组装块可适配插入组装槽内,所述熔炼块可与加热槽内的电热片贴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熔炼槽需要清洗或者电热片需要维修时,抬升熔炼块使得熔炼块上的组装块脱离底座的组装槽,分离熔炼块和底座,方便对熔炼块进行清洗,同时底座的加热槽外露,方便对电热片进行维修和更换。

11、作为优选,所述组装块贯穿设置有升降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孔用于与升降机器连接固定,提升熔炼块抬升的便利性,从而提升熔炼槽清洗及电热片维修更换的便利性。

13、作为优选,所述加热层与熔炼槽相通,所述熔炼块设置有与熔炼槽相通的加热孔,所述加热孔连通加热槽与加热层,所述电热棒适配插在加热孔内,所述电热片和电热棒相连。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离熔炼块和底座时,加热柱会随熔炼块一起抬升,使得加热层及电热棒外露,方便对电热棒进行维修和更换。

15、作为优选,所述电热片设置有连接螺杆,所述电热片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杆适配插在第一连接孔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抬升熔炼块使得电热棒和电热片外露后,当需要拆卸电热棒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时,拉动电热棒使得电热棒上的连接螺杆脱离电热片的第一连接孔即可,安装电热棒时将电热棒上的连接螺杆适配插入第一连接孔即可,操作简易便利。

17、作为优选,所述加热槽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杆适配穿过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杆适配插入第二连接孔并与第二连接孔螺纹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抬升熔炼块使得电热棒和电热片外露后,当需要拆卸电热棒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时,转动电热棒直到电热棒上的连接螺杆脱离第二连接孔,然后拉动电热棒使连接螺杆脱离第一连接孔即可,安装电热棒时,将连接螺杆穿过第一连接孔后插入第二连接孔并拧紧即可完成安装,操作简易便利,同时电热棒的连接螺杆螺纹连接在第二连接孔内,提升电热棒安装的稳定性,也提升电热片安装的稳定性,减小使用过程中电热棒和电热片意外移位导致待熔炼金属各部位温度差距过大的可能性,降低影响熔炼品质的概率。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设置熔炼炉、底座、驱动电机、加热柱、熔炼槽、加热槽、加热层、电热片和电热柱,电热片设置在底座的加热槽内,电热柱设置在加热柱的加热层内,当需要熔炼金属时,将金属投入熔炼炉,放置在熔炼槽内,通电启动电热片和电热柱对金属进行加热,电热柱加热远离电热片的金属,减小金属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度差,提升熔炼品质,金属部分熔化后,可以启动驱动电机带动底座转动,因为惯性,加热柱会对金属起到一定的搅拌作用,进一步减少金属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度差,提升熔炼品质;

21、2.通过设置熔炼块、组装块和组装槽,当需要清洗熔炼槽内的金属残渣或者维修电热片时,抬升熔炼块使得熔炼块上的组装块脱离底座的组装槽,就可以分离熔炼块和底座,方便对熔炼块上的熔炼槽进行清洗,同时底座上的加热槽和电热片外露,方便维护或者更换电热片;

22、3.通过设置定位杆、定位孔、连接螺杆、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安装电热片时,将电热片上的定位孔适配套在加热槽内的定位杆上,提升电热片固定在加热槽内的稳定性,安装电热棒时,将电热棒上的连接螺杆适配穿过电热片上的第一连接孔,再将连接螺杆适配插入加热槽上的第二连接孔内并拧紧,完成电热棒安装,提升电热棒和电热片固定的稳定性,减少电热棒和电热片意外移位导致待熔炼金属各部位温度差距过大的可能性,降低影响熔炼品质的概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熔炼装置,包括电热片(3)、电热棒(6)和熔炼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炉(1)设置有驱动电机(11),所述熔炼炉(1)转动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与驱动电机(11)的转轴相连,所述底座(2)设置有加热槽(21),所述电热片(3)设置在加热槽(21)内,所述底座(2)设置有熔炼槽(41),所述熔炼槽(41)内设置有若干加热柱(5),所述加热柱(5)设置有加热层(51),所述电热棒(6)设置在加热层(5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炼槽(41)内棱角均为圆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槽(21)内设置有若干定位杆(211),所述电热片(3)设置有若干定位孔(31),所述定位孔(31)可适配套在定位杆(2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设置有熔炼块(4),所述熔炼槽(41)设置在熔炼块(4)上,所述加热柱(5)与熔炼块(4)相连,所述熔炼块(4)设置有若干组装块(43),所述底座(2)设置有若干组装槽(22),所述组装块(43)可适配插入组装槽(22)内,所述熔炼块(4)可与加热槽(21)内的电热片(3)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熔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块(43)贯穿设置有升降孔(43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熔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51)与熔炼槽(41)相通,所述熔炼块(4)设置有与熔炼槽(41)相通的加热孔(42),所述加热孔(42)连通加热槽(21)与加热层(51),所述电热棒(6)适配插在加热孔(42)内,所述电热片(3)和电热棒(6)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熔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片(3)设置有连接螺杆(61),所述电热片(3)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2),所述连接螺杆(61)适配插在第一连接孔(3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熔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槽(21)设置有第二连接孔(212),所述连接螺杆(61)适配穿过第一连接孔(32),所述连接螺杆(61)适配插入第二连接孔(212)并与第二连接孔(212)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熔炼装置,涉及金属熔炼技术领域,其包括电热片、电热棒和熔炼炉,所述熔炼炉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熔炼炉转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与驱动电机的转轴相连,所述底座设置有加热槽,所述电热片设置在加热槽内,所述底座设置有熔炼槽,所述熔炼槽内设置有若干加热柱,所述加热柱设置有加热层,所述电热棒设置在加热层内。本申请具有减小金属各部位熔炼时的温度差异,提升金属熔炼的品质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东,高海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海力金属粉体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