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9872发布日期:2023-08-09 21:0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风管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尤其涉及一种风管机。


背景技术:

1、空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空调分为壁挂式空调和柜式空调。其中,空调通常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安装在室内侧,而室外机安装在室外侧。

2、现有技术中的室内机安装其安装方式不同,分为立式室内机、壁挂式室内机和吊顶式室内机。其中,吊顶式室内机因其占用室内有效空间较小,被广泛的推广使用。常规技术中的吊顶式室内机(通常称之为风管机),一般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中的风机、换热器、接水盘和排水泵等部件。

3、其中,风机作为吊顶式室内机中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驱动室内空气循环进入到吊顶式室内机内。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 218154491 u公开了一种吊顶式室内机,其中风机通常包括电机、风扇和蜗壳等部件组成,蜗壳又分为上蜗壳和下蜗壳。电机需要额外通过钣金件制成的电机支架以满足安装要求,风机的零部件数量较多,导致整体组装效率降低。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提高组装效率和组装质量的技术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管机,通过减少风机组件的零部件数量,以提高风管机的组装效率。

2、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包括:

4、外壳,所述外壳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5、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用于对流经的气流换热形成换热气流;

6、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电机、风扇、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架和第一半腔体,所述第二安装件上设置有间隔部,所述间隔部的同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架和第二半腔体,所述间隔部上还设置有通风口和布线孔,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一安装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件上,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之间,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第一半腔体和所述第二半腔体之间所形成的蜗腔内,所述通风口与所述蜗腔连通;

7、其中,所述间隔部横向延伸并竖向布置在所述外壳中,所述间隔部将所述外壳间隔为进风腔体和换热腔体,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换热腔体中。

8、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件位于所述通风口底部边缘设置有弧形延伸部,所述弧形延伸部沿远离所述通风口方向弯曲延伸,所述弧形延伸部形成所述第二半腔体。

9、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半腔体的两端部分别形成第一进风缺口,所述弧形延伸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第二进风缺口;所述第一进风缺口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进风缺口扣合在一起形成吸风口,所述第一半腔体的下边缘与所述通风口边缘之间形成排风口。

10、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间隔部的边缘设置有翻边结构,所述翻边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

11、和/或,所述第一安装件上位于所述第一半腔体的外侧设置有卡接部,所述第二安装件上位于所述第二半腔体的外侧设置有卡接配合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配合部卡装在一起,所述第一固定架和所述第二固定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

12、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和所述第二弧形凹槽之间。

13、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限位环,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两端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的两端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槽;

14、和/或,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包边结构,所述第一包边结构贴靠在所述电机的对应端面上;

15、和/或,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包边结构,所述第二包边结构贴靠在所述电机的对应端面上。

16、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架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竖向相对布置,所述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弧形凹槽,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通风孔,所述支撑板与对应侧的所述蜗腔之间形成通风间隔。

17、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间隔部之间还设置有多个u型加强筋,多个所述u型加强筋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u型加强筋横向布置。

18、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背离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表面设置有多条并排布置的第一筋条,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背离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表面还设置有第二筋条,所述第二筋条横跨各条所述第一筋条并与所述第一筋条交错布置。

19、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筋条之间形成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被所述第二筋条间隔成左右分布的两个导风部,所述导风部配置成朝向对应侧的所述蜗腔导流气流。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将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上形成的固定架来安装电机,在实际组装过程中,将风扇与电机组装在一起后,便可以将风扇和电机装配在第一安装件与第二安装件之间,两个安装件拼装在一起将形成蜗腔,使得风扇将位于蜗腔中,而对于电机而言,通过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进行固定安装,进而无需额外增加电机支架独立进行装配,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减少风机组件的零部件,另一方面还可以进一步的简化风管机的整体组装过程,提高了组装效率和组装质量;

21、另外,由于在第二安装件上集成有间隔部,间隔部替代外壳中的隔板来分隔外壳的内部空间,进一步的节省了安装隔板的操作,更有利于提高组装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件位于所述通风口底部边缘设置有弧形延伸部,所述弧形延伸部沿远离所述通风口方向弯曲延伸,所述弧形延伸部形成所述第二半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腔体的两端部分别形成第一进风缺口,所述弧形延伸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第二进风缺口;所述第一进风缺口与对应的所述第二进风缺口扣合在一起形成吸风口,所述第一半腔体的下边缘与所述通风口边缘之间形成排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部的边缘设置有翻边结构,所述翻边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和所述第二弧形凹槽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限位环,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两端部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弧形凹槽的两端部设置有第二限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架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竖向相对布置,所述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弧形凹槽,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通风孔,所述支撑板与对应侧的所述蜗腔之间形成通风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间隔部之间还设置有多个u型加强筋,多个所述u型加强筋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u型加强筋横向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背离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表面设置有多条并排布置的第一筋条,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背离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的表面还设置有第二筋条,所述第二筋条横跨各条所述第一筋条并与所述第一筋条交错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筋条之间形成导流槽,所述导流槽被所述第二筋条间隔成左右分布的两个导风部,所述导风部配置成朝向对应侧的所述蜗腔导流气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管机,包括外壳,外壳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换热器用于对流经的气流换热形成换热气流;风机组件,风机组件包括电机、风扇、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第一安装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架和第一半腔体,第二安装件上设置有间隔部,间隔部的同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架和第二半腔体,间隔部上还设置有通风口和布线孔,风扇设置在电机的转轴上,第一安装件设置在第二安装件上,电机设置在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之间,风扇位于第一半腔体和第二半腔体之间所形成的蜗腔内,通风口与蜗腔连通。通过减少风机组件的零部件数量,以提高风管机的组装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徐坤,张文强,宋振兴,王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