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联产采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6159发布日期:2023-07-18 20:1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光伏发电联产采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联产采暖的,特别是涉及光伏发电联产采暖系统。


背景技术:

1、“光伏+电采暖”作为近几年热门的新型供暖模式,它的发展必将创造更多市场机遇和挑战,利用可再生能源供暖,是目前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和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目前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6724298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该设施包含光伏发电板、逆变器、开关、蓄热暖器,光伏发电板置于屋顶上,通过电线一与逆变器连接,逆变器通过电线二与室内的开关连接,开关通过电线三与室内的蓄热暖器连接;

2、但该设施使用中发现:其中光伏发电板不便于根据不同季节太阳光照角度进行调节,降低了光伏发电板对光能的转换率,并且光伏板产生的电能不便于储存,降低了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1、装在机房和光伏发电板上,清理装置用于对光伏发电板表面清理,蓄电池和逆变器分别安装在机房内侧壁上,蓄电池与逆变器电连接,逆变器与光伏发电板电连接,加热组件与蓄电池电连接,循环泵安装在机房内侧壁上,循环泵输入端与加热组件内连通,循环泵输出端与暖气连通,输水管输出端与加热组件内连通,输水管输入端与暖气连通;光伏发电板受到光照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光伏发电板产生的直流电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之后交流电通过蓄电池储存,通过蓄电池对加热组件进行供电,从而使加热组件将内部的水加热,通过打开循环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效降低了室内的采暖费用,提高使用便利性,通过调节装置对光伏发电板的倾斜角度调节,提高系统对电能的转换率的光伏发电联产采暖系统。

2、本实用新型的光伏发电联产采暖系统,包括机房和光伏发电板,机房顶端设置为斜面,光伏发电板角度倾斜安装在机房顶端;还包括调节装置、清理装置、蓄电池、逆变器、加热组件、循环泵和输水管,机房顶端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用于对光伏发电板的倾斜角度调节,清理装置安将加热组件内的热水抽取,抽取的热水输送至室内的暖气中,之后暖气中的水通过输水管回流至加热组件内部循环加热,白天采暖系统将光伏发电板产生的多余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部,晚上供暖系统可利用蓄电池储存的电能继续将水加热对室内供暖,有效降低了室内的采暖费用,提高使用便利性,通过调节装置对光伏发电板的倾斜角度调节,从而便于满足不同季节光照角度的使用,提高系统对电能的转换率。

3、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壳体、滑块、丝杠和电机,第一支架顶端与光伏发电板顶端左部连接,第一支架底端旋转安装在机房顶端,第二支架顶端旋转安装在光伏发电板底端右部,壳体安装在机房顶端,壳体顶端设置有滑槽,滑块左右滑动安装在滑槽上,第二支架底端与滑块顶端旋转连接,丝杠左右两端旋转安装在滑槽内侧壁上,电机安装在壳体右端,电机输出端与丝杠右端同心连接,并且滑块配合螺装在丝杠外侧壁上;打开电机带动丝杠旋转,丝杠旋转后驱动滑块向左或向右滑动,滑块滑动带动带动第二支架底部摆动,从而使第二支架支撑光伏发电板右部上下移动调节,提高光伏发电板倾斜角度调节的便利性,减少人员手动对光伏发电板调节的复杂程度,提高光伏发电板对不同季节光照能源转换率,提高采暖系统的使用便利。

4、优选的,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水箱、阀门、分流管和气泵,水箱安装在机房内侧壁上,水箱顶端设置有进水口,阀门连通设置在水箱底端,阀门输出端通过软管与分流管连通,分流管安装在光伏发电板右端,并且分流管左侧壁上设置有多组喷头,气泵安装在水箱外侧壁上,气泵输出端连通设置在水箱顶端;将水放入水箱内部,当需要对光伏发电板清理时,打开气泵对水箱内充气,气压将水箱内的水向外挤压输送,从而使水箱内的水通过阀门和软管输送至分流管内部,之后分流管将水通过多组喷头喷射在光伏发电板顶面上,由于光伏发电板的倾斜角度使水在光伏发电板上流动,水流动过程中将光伏发电板顶端灰尘冲洗,从而提高光伏发电板自动清理的便利性。

5、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保温套、内胆和电热机构,保温套安装在机房内侧壁上,内胆设置在保温套内部,循环泵输入端与内胆内连通,输水管输出端与内胆内连通;将水放入内胆内部,之后通过电热机构将水加热,循环泵将内胆内的热水抽取使用,使用后的热水通过输水管回流至内胆内部,通过设置保温套,提高内胆保温效果,减少热水的热量损失。

6、优选的,所述电热机构包括电热控制器和电热管,电热控制器安装在保温套外侧壁上,电热控制器与蓄电池电连接,电热管安装在电热控制器输出端上,电热管设置在内胆内部;通过蓄电池对电热控制器提供电力,使电热控制器对电热管加热,从而使电热管将内胆内的水加热。

7、优选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通设置在循环泵输出端上;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对循环泵排出的水温进行检测,从而提高采暖系统对室内暖气烘暖监测便利性,提高供暖的可靠性。

8、优选的,所述电热管设置为螺旋形状;增加电热管与内胆内的水接触面积,提高电热管对热水的加热效率。

9、优选的,所述逆变器与市政电源电连接;当蓄电池电量不足时,通过逆变器将市政电源转换后输送至蓄电池内部,提高供暖系统使用的便利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光伏发电板受到光照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光伏发电板产生的直流电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之后交流电通过蓄电池储存,通过蓄电池对加热组件进行供电,从而使加热组件将内部的水加热,通过打开循环泵将加热组件内的热水抽取,抽取的热水输送至室内的暖气中,之后暖气中的水通过输水管回流至加热组件内部循环加热,白天采暖系统将光伏发电板产生的多余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部,晚上供暖系统可利用蓄电池储存的电能继续将水加热对室内供暖,有效降低了室内的采暖费用,提高使用便利性,通过调节装置对光伏发电板的倾斜角度调节,从而便于满足不同季节光照角度的使用,提高系统对电能的转换率。



技术特征:

1.光伏发电联产采暖系统,包括机房(1)和光伏发电板(4),机房(1)顶端设置为斜面,光伏发电板(4)角度倾斜安装在机房(1)顶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装置、清理装置、蓄电池(2)、逆变器(3)、加热组件(5)、循环泵(6)和输水管(7),机房(1)顶端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用于对光伏发电板(4)的倾斜角度调节,清理装置安装在机房(1)和光伏发电板(4)上,清理装置用于对光伏发电板(4)表面清理,蓄电池(2)和逆变器(3)分别安装在机房(1)内侧壁上,蓄电池(2)与逆变器(3)电连接,逆变器(3)与光伏发电板(4)电连接,加热组件(5)与蓄电池(2)电连接,循环泵(6)安装在机房(1)内侧壁上,循环泵(6)输入端与加热组件(5)内连通,循环泵(6)输出端与暖气连通,输水管(7)输出端与加热组件(5)内连通,输水管(7)输入端与暖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联产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支架(8)、第二支架(9)、壳体(10)、滑块(11)、丝杠(12)和电机(13),第一支架(8)顶端与光伏发电板(4)顶端左部连接,第一支架(8)底端旋转安装在机房(1)顶端,第二支架(9)顶端旋转安装在光伏发电板(4)底端右部,壳体(10)安装在机房(1)顶端,壳体(10)顶端设置有滑槽,滑块(11)左右滑动安装在滑槽上,第二支架(9)底端与滑块(11)顶端旋转连接,丝杠(12)左右两端旋转安装在滑槽内侧壁上,电机(13)安装在壳体(10)右端,电机(13)输出端与丝杠(12)右端同心连接,并且滑块(11)配合螺装在丝杠(12)外侧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联产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水箱(14)、阀门(15)、分流管(16)和气泵(17),水箱(14)安装在机房(1)内侧壁上,水箱(14)顶端设置有进水口,阀门(15)连通设置在水箱(14)底端,阀门(15)输出端通过软管与分流管(16)连通,分流管(16)安装在光伏发电板(4)右端,并且分流管(16)左侧壁上设置有多组喷头,气泵(17)安装在水箱(14)外侧壁上,气泵(17)输出端连通设置在水箱(14)顶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联产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5)包括保温套(18)、内胆(19)和电热机构,保温套(18)安装在机房(1)内侧壁上,内胆(19)设置在保温套(18)内部,循环泵(6)输入端与内胆(19)内连通,输水管(7)输出端与内胆(19)内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发电联产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机构包括电热控制器(20)和电热管(21),电热控制器(20)安装在保温套(18)外侧壁上,电热控制器(20)与蓄电池(2)电连接,电热管(21)安装在电热控制器(20)输出端上,电热管(21)设置在内胆(19)内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联产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2),温度传感器(22)连通设置在循环泵(6)输出端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发电联产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21)设置为螺旋形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联产采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光伏发电联产采暖系统,其有效降低了室内的采暖费用,提高使用便利性,通过调节装置对光伏发电板的倾斜角度调节,提高系统对电能的转换率;包括机房和光伏发电板,机房顶端设置为斜面,光伏发电板角度倾斜安装在机房顶端;还包括调节装置、清理装置、蓄电池、逆变器、加热组件、循环泵和输水管,机房顶端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用于对光伏发电板的倾斜角度调节,清理装置安装在机房和光伏发电板上,清理装置用于对光伏发电板表面清理,蓄电池和逆变器分别安装在机房内侧壁上,蓄电池与逆变器电连接,逆变器与光伏发电板电连接,加热组件与蓄电池电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郑炎,潘凤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葫芦岛市连山区澳巨源清洁燃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